艺术家简介
![]()
涂少辉
斋号牵星阁。以宋元花鸟与综合材料语言为基,兼习天文摄影,构建星空天文艺术美学。高校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获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作品展进京作品,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等,入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学术提名,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水墨年鉴,学院新方阵等。
星空天文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新疆美术馆、张家港市美术馆、厦门美术馆、中山市美术馆、苏州尹山湖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中国画天文题材理论研究》立项2025年省社科研究课题,出版有《星空画研究》、《探薇--涂少辉工笔花鸟画作品集》等著作。
涂少辉的星空题材创作将工笔画的精致与宇宙的浩瀚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既根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艺术语言,引领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传统与当代的复杂关系。
而在这片浩瀚的宇宙图景中,飞鸟形象以其独特的象征意蕴,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天地与人文的重要视觉符号。这些翩然穿越星空的灵翼,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更寄托着艺术家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
![]()
《羲和逐日》 绢本综合 160×230cm 2024
![]()
《百鸟朝凤》 绢本设色 230×140cm 2023
飞鸟母题的象征性演进
飞鸟,作为涂少辉艺术创作中贯穿始终的核心母题,不仅是其艺术语汇的基石,更在星空这一宏大剧场中,演进为承载古今之思、连接天人之际的深邃象征。在他的笔下,这一传统意象完成了从花鸟情趣到宇宙哲思的升华。
飞鸟的意象在涂少辉的艺术中绝非静止不变。从早期对宋元花鸟画语汇的潜心研究,到将飞鸟置于无垠星空的重新诠释,这一母题经历了深刻的意义扩容。凤凰百鸟既延续了古人对天地宇宙之思,又注入了当代对自然生灵的礼赞。这种双重性使得飞鸟成为连接遥远传统与当下的灵动载体。
![]()
《如影随形-秋分》 绢本综合 80×160cm 2019
![]()
《如影随形-夏至》 绢本综合 80×160cm 2019
![]()
《历像星辰-月相》 绢本综合 80×160cm 2019
在星空下,飞鸟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哲学意涵。它们翩然穿越星系,连接起天地、古今、人与自然,成为艺术家思考时间、生命与存在等永恒命题的视觉媒介。通过飞鸟的视角,涂少辉引导观者思考个体生命在无垠宇宙中的位置,人类如何重新建立与自然、与传统的精神联系。
飞鸟母题的自然演进,构成了从传统绘画向现代表达转型的桥梁。通过这一传统意象的转化,涂少辉既维系着"飞鸟相与还"的古典诗意,更构建起自己特有的绘画逻辑:既回望历史,与人文传统脉络相连;又着眼未来,在未知世界中探寻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最终飞鸟超越了单纯的图像符号,成为融合科学认知与艺术想象、历史文脉与当代精神的综合性表达。它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又焕发出面向宇宙、探索未知的现代意识,实现了从传统花鸟画向当代星空绘画的美学升华。
![]()
《N鸟朝凤》 绢本设色 200×130cm 2010
![]()
《相濡以沫 No.1》 绢本设色 160×80cm 2010
![]()
《扰动 No.003》 布面丙烯、油画棒 80×60cm 2024
![]()
《扰动 No.005》 布面丙烯、油画棒 80×60cm 2024
![]()
《百鸟争鸣》 绢本综合 77×41cm
媒介实验与时空维度的拓展
涂少辉的艺术探索不仅体现在题材和主题上,更表现在对艺术媒介的大胆实验。
他不满足于水墨的平面表达,而是尝试将水墨与装置相结合,赋予作品以时间性的意涵。通过激光、香炉等多元媒介的引入,他将二维平面的表现空间拓展到蕴含时间性的四维时空场域。这种跨界实验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对绘画的认知,也使水墨表达获得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在他的装置性作品中,平面图像上的多维空间“造境”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沉思,最终融入艺术家构建的星空意境之中。
![]()
《壁玉礼天-二十八星宿》 绢本综合 165×205cm 2020
![]()
《黑洞猜想-1》 绢本综合 57×87×15cm 2015
![]()
《静默如初 - 引力波》 绢本综合 210×142×10cm 20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