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乌为何四年从未失控?美俄欧暗中设"博弈红线",边界被精确拿捏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一边是美国重启核试验讨论引发全球紧张,俄罗斯随即推进核试验准备工作作为回应,另一边是乌克兰持续请求美方提供 “战斧” 巡航导弹,计划打击俄境内能源设施,而美欧最新对俄制裁刚落地不久。



事实上,这场打了三年多的战争,没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滑向核大战或大国直接对抗,核心原因在于美俄欧之间形成了一套心照不宣的 “默认规则”, 不是白纸黑字的协议,而是靠军事动作和外交信号撑起来的。

总的来说,核武器可能是现代战争中最大的话题。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他们都深知核力量既是底牌,也是禁区。一旦踩过界,谁都输不起。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核态度很明确:核武器是最后手段,但它不会放弃威慑的机会。从2023年起,俄罗斯逐步加强核武部署,比如在白俄罗斯布置战术核武器,并多次进行军事演习展示最新的核技术。



从侧面看,普京的用意不是单纯求战,而是站在心理层面让敌人“有所畏惧”。这一点不光对乌克兰有用,对于背后大力援助乌克兰的美欧来说同样奏效。

当然,美国不会坐以待毙。尽管极力避免与俄罗斯直接摩擦,美国在核博弈中也采取了一些主动动作,比如在2025年重新提出核试验计划的可能性,尽管官方澄清不会爆炸,但这一提议已经足够让局势加温。俄罗斯对此迅速回应,指令国内多部门开展核试验准备工作,这种相互“比划”的动作虽然击中了紧张神经,但始终没有真正触动引爆战争的开关。



如果说核武器是一场心理战,那么它的规则的确残忍:不能用,但必须不断表现出“可以用”的架势。双方通过这种试探和威胁,将局势压在红线前,让冲突保持一种“可控的慌张感”。对核武器的戒惧,成了维持战争不升级的重要因素。

相比核筹码的巨大威慑力,乌克兰和西方在传统武器援助上的“踩线行为”则显得复杂却直观。这是一场关于“可以用什么,不可以用什么”的持续拉锯战。

一开始,西方国家明确限制乌克兰对俄罗斯边境的直接打击。比如,虽然英国和法国率先提供远程导弹,但美国始终对是否援助类似“战斧”巡航导弹保持谨慎。



然而,随着战场形势变化,红线开始逐步松动。西方逐渐允许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一些军事设施、能源设施进行打击,比如在2024年北约对乌克兰突袭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持默认态度,再到2025年,乌克兰不断轰炸俄罗斯炼油设施,西方也未明确反对。

但红线仍然存在。比如核设施就是一座不可触碰的堡垒。2024年,乌克兰无人机曾尝试袭击俄罗斯的核导弹预警设施,结果西方立刻撇清关系,声称无人机设备完全是乌克兰自产,并重申不可刺激俄罗斯的核神经。可以发现,西方国家的援助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策略:保证乌克兰能打仗,但不让援助成为推动战争升级的“燃料”。



这种武器博弈反映了一种深刻的矛盾心理:既要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又不能让乌克兰的行动冒犯俄罗斯最敏感的边界。这套隐性规则,事实上是为了避免冲突失控,而这种控制正是美俄欧之间的默契产物。

在这场战争中,尽管“大国竞争”的氛围异常紧张,但一条重要的底线始终未曾动摇:绝不直接参战。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欧各国,似乎都心照不宣地躲避这种“亲自下场”的风险。



俄罗斯这边,早在战争初期,主力部队就基本避免直接上场,而由雇佣兵集团打头阵。尽管雇佣兵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内外争议,但其背后隐藏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既能坚持战争,又能避免在国际层面极端化局势。此外,俄罗斯还通过广泛使用无人机、远程打击等方式减少自己军人的实际参战风险。

西方国家也采取了“远端控制”的姿态。他们提供情报支持、军事顾问,以及针对乌克兰军队的系统化培训,但避免让“北约士兵”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甚至在政治表态上,美欧领导人间的言辞也极力避免暗示可能派兵进入乌克兰。毕竟,一旦出现大国直接军事接触,战争的性质和规模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种操作是一种典型的大国“隔空斗法”,尽管让战争延宕不止,却避免了冲突全面升级。

美俄欧之间这套“隐形的规则”虽暂时有效,但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侥幸和利益算计的临时产物,并不是一套能够持久保障和平的机制。它没有法律约束力,也没有全球共识的支撑,全靠各方对于“风险不可控”的敬畏心理来维系。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博弈格局并非牢不可破。像核试验的争议、武器扩援的不断升级,以及战争的不确定转折点都可能随时打破目前这种微妙的平衡。比如,美国国内一旦出现更强烈的支持乌克兰的诉求,或俄罗斯的某次反应过度,都可能摧毁这套未明言的游戏规则。

当前的稳定也许让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它并不足以乐观到让人相信和平就在眼前。规则的缝隙和潜在的失控点随时可能让这一切功亏一篑。

所以说,俄乌战争并未升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不是因为人性格外光辉,而是因为大国间对于后果的深刻畏惧。隐藏的规则维系了暂时的秩序,但从长远来看,没有哪条“潜规则”能够代替公开、明确且全面的和平协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孙起鹏任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孙起鹏任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大象新闻
2025-11-20 11:22:03
5个影后集体爆猛料,导演慌了,却把我看爽了!

5个影后集体爆猛料,导演慌了,却把我看爽了!

妈咪OK
2025-11-19 17:54:04
申家为何敢全家性命,押在一个“没人性”的律师?

申家为何敢全家性命,押在一个“没人性”的律师?

奇葩游戏酱
2025-11-19 01:11:16
刚刚发布!辽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刚刚发布!辽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鲁中晨报
2025-11-20 21:24:07
加拿大前奥运选手成跨国大毒枭!身高193厘米,被FBI列入“十大通缉犯”

加拿大前奥运选手成跨国大毒枭!身高193厘米,被FBI列入“十大通缉犯”

红星新闻
2025-11-20 17:03:18
东北一男子穿睡衣取外卖,不幸被锁在零下10℃的室外,在车库中苦等一小时

东北一男子穿睡衣取外卖,不幸被锁在零下10℃的室外,在车库中苦等一小时

观威海
2025-11-20 09:10:04
俞敏洪回应“内部信”争议:所乘邮轮舱位价在20-25万之间,没有花148万,计划明年带10名左右优秀员工游南极

俞敏洪回应“内部信”争议:所乘邮轮舱位价在20-25万之间,没有花148万,计划明年带10名左右优秀员工游南极

极目新闻
2025-11-20 10:49:05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见识中国收拾日本的手段,李在明改了仨字:日本必须比中国矮一头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2:15:03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台媒:柯文哲已低调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党内人士称其“不太会插手党务”

台媒:柯文哲已低调回民众党中央党部办公,党内人士称其“不太会插手党务”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9:39:50
悲催!一幼师哭诉称花了几十万学费读了大专本科,现在月薪2000元

悲催!一幼师哭诉称花了几十万学费读了大专本科,现在月薪2000元

火山诗话
2025-11-21 07:03:43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中美俄难得意见一致,宁可日本从地球上消失,也坚决不允许它拥核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1:14:04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文史旺旺旺
2025-10-28 21:01:09
热搜爆了!胡彦斌和易梦玲拥吻,疑似恋情曝光

热搜爆了!胡彦斌和易梦玲拥吻,疑似恋情曝光

鲁中晨报
2025-11-20 09:06:03
领导最想裁掉的,不是“上班迟到,下班失联”的人,而是经常讲这 5 句话的人

领导最想裁掉的,不是“上班迟到,下班失联”的人,而是经常讲这 5 句话的人

互联网思维
2025-11-18 23:35:16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8 13:21:59
分析:活塞队会孤注一掷进行交易以巩固总冠军争夺者的地位吗?

分析:活塞队会孤注一掷进行交易以巩固总冠军争夺者的地位吗?

好火子
2025-11-21 04:12:06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法老不说教
2025-11-19 15:02:39
曝卡塞米罗与曼联周薪分歧,差太多恐离队!阿莫林想留却无法做主

曝卡塞米罗与曼联周薪分歧,差太多恐离队!阿莫林想留却无法做主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21 07:17:57
2025-11-21 07:36:49
南宗历史 incentive-icons
南宗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3617文章数 4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艺术要闻

Vijender Sharma:印度当代著名画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