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气温已跌破冰点。11月6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供电段苇河供电车间工长宋超,带领5名青年职工组成打冰小队,进入杜草隧道,开启了今冬的“破冰行动”。
杜草隧道是滨绥铁路线上的重要通道,也是中欧班列的必经之路。隧道内架设的接触网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它如同电力机车的“动力之源”,通过架设在轨道上方的线路持续为机车输送电能。然而,受山体渗水和低温影响,隧道顶部渗水易凝结冰凌。一旦冰凌过长、坠落或接触带电设备,极易引发接触网短路、跳闸等问题,不仅会导致供电中断,甚至可能直接危及行车安全。尤其在当前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冰凌反复形成与消融,如同潜伏的“隐形炸弹”,除冰工作刻不容缓。
“一福,猜猜咱们今天能开出几个‘隐藏款’?”出发前,宋工长一边整理工具,一边用“开盲盒”来形容即将开始的工作。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隧道内每天在何处结冰、结多少冰,完全无法预料。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未知,让每一次深入隧道巡视打冰,都像在拆一份充满悬念的“盲盒”,也让这群年轻人在挑战中更加坚定了守护安全的决心。
上午8时30分,队员们手持十几斤的打冰杆,深入昏暗的隧道。他们时而弓步前探,发力顶除高处的冰凌,时而侧身挥杆,精准击碎侧壁的冰挂。在金属与冰层清脆的碰撞声中,一片片隐患被逐一清除。他们凭借经验与细致,不放过任何一处易结冰点位。每当发现垂悬的冰凌,就如同找到“隐藏款”般,既谨慎又迅速地予以清除,确保每一处接触网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
上午9时30分,历时一小时的除冰作业结束。“这一上午就拆了七个‘隐藏款’,值了!”宋工长的话语里带着疲惫,更透着满足。冰凌被尽数清除,隐患化为乌有。稍作休整后,他们将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隧道除冰工作中,为守护钢铁动脉冬季运输安全畅通筑牢最坚实的屏障。(王廉龙 记者 石启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