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1354字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肺癌早筛新突破:
基因甲基化检测为健康护航
重视早期筛查,守护生命健康
肺癌是全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由于早期肺癌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生存率低。然而,肺癌并非不可防不可治,关键在于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且完全切除的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10年生存率均为100%。
新冠疫情后,很多人经CT检查发现有肺部小结节,令人担忧不已。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早诊早治是防治肺癌的关键。如何鉴别结节良恶性,为健康加码呢?
什么是肺癌基因甲基化?
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表观遗传调控的改变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贯穿于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或分泌过程中会释放自身DNA进入血液循环,这些DNA片段具有一定肿瘤基因变异特征(包括突变、重排、拷贝数异常、甲基化等),称为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外周血中ctDNA即可获悉肿瘤相关基因变异信息。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相比,该检测具有更早期、更无创、更精准等优点。研究发现,SHOX2、RASSF1A、PTGER4三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在肺癌患者体内显著升高,因此可作为肺癌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哪些人群建议早期筛查肺癌?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界定为: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
①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
②环境或职业暴露(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
③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④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
⑤既往恶性肿瘤史;
⑥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h/d,至少10年)
⑦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对于具有肺癌危险因素的更年轻个体,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个体意愿确定是否进行肺癌检查。
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而早诊断又是重中之重。
肺癌基因甲基化项目检测优势
1.准确全面:良好的区分恶性和良性肺病,灵敏度87%,特异性98%,远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4]。不同分型分期均有较高检出率,可以纵向评估肿瘤进展。
2.安全简便:非侵入性检查,无创伤无辐射暴露;仅需抽取外周血,无需检测前特殊准备,无需空腹。
3.早期诊断:较影像学手段更早发现肺癌,I期肺癌诊断敏感性可达80%以上,II期肺癌可达90%以上[3]。
4.疗效评估:动态监测DNA甲基化水平,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手术的疗效反应[5]。
5. 复发监测:可应用于MRD 监测,较好的识别术后高复发风险人群[6]。
1.检测前无需空腹,也无需特殊准备。
2.如有近期输血史,建议间隔一个月后再进行检测。
3. 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肺癌建议:
1.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 戒烟及避免二手烟暴露
3. 保持饮食均衡,宜摄入多种新鲜蔬菜和水果
4. 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
5. 尽量远离空气污染的环境
6. 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
让筛查先行,让健康更进一步!
肺癌早筛,生命之盾,守护健康每一刻!
来源:安医大一附院检验科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