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机场“医护人员绿色通道”引发热议!不知道最近怎么火起来了。
![]()
许多网友也纷纷表示:谁在谁遭殃。
![]()
为致敬医护工作者,早在2023年1月10日起,杭州机场开辟“医护人员”优先通道,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乘机体验。医护人员可凭医护卡或相关工作证件在杭州机场享受优先值机、安检及登机服务,切身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尊重和回馈。
然而网上话锋一转,那些“被告人通道”,“法庭和监护的通道”,“断头台的通道”,“吊销执业证通道”等等调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医护兄弟们的委屈和不甘。
有时候在想,救人了会不会违法?万一救不活是不是就成了家属追责的靶子,有的同行总结很扎心,轻症用不着,重症救不了,去了只能当背锅侠,这种担忧的本质,对急救责任边界的模糊、职业保护机制的焦虑,怕善意救助反遭追责。
虽然说有好人法,但是医护人员的顾虑不是没有,走了优先通道,你的信息已被锁定,如果飞机上有突发病情,可能会被道德绑架,不去?送上舆论,没有医者仁心,去了没救活,被讹上.......
这样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有一次广西一医生出于救死扶伤的本能,在高铁上救助患病乘客后,被列车员索要医师证,还被要求写情况说明书、签字画押并对医生的车票和身份证拍照存案。
最让人寒心的是,列车乘务人员在一旁默默拿手机录完了全程。医生温暖的救治之举,竟沦为列车方自证清白的「证据镜头」!?
评论区里,很多医务工作人员分享了自己惨痛的经历。
![]()
![]()
还有网友说:自己正在参与急救,却被孩子的爸爸一脚给踹开,很委屈。
有网友推测到,这可能是为了甩锅?
![]()
一个网友表示:我很冷漠,脱了白大褂,他人生死与我无关,只和阎王有关。
![]()
![]()
这些话可真扎心,却又是血淋淋的现实。
民法典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另外,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未被批准行医的场所行医属非法行医。但下列情况不属于非法行医:
1、随急救车出诊或随采血车出车采血;
2、对病人实施现场急救;
3、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家庭病床、卫生支农、出诊、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
如此多的条款,如此多的法律,尽管在一定程度能够对医生起到保障作用,但并不能消除他们的顾虑,很多医生面对需要紧急救助的患者,还是会犹豫不决。
医疗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当专业不对口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医生不能把自己当医生,应该当普通人。如果不懂,可以不去救,绝不能乱救
好人法这纸"免罪金牌"本应驱散顾虑,可现实中医疗纠纷高额赔偿的案例,仍让医护人员如履薄冰。而机场绿色通道的价值,正在于用制度层面的认可,对冲这种职业焦虑。它不仅是登机流程的便捷,更是社会对医护专业素养的公开肯定,是在信任脆弱地带搭建的"尊严桥梁"。
当然,通道的推行需避免"特权化"误解,应明确优先仅限合理场景。但公众更需看到,当医护人员在航班延误时能通过绿色通道及时到岗,当他们因职业暴露急需就医时能快速通行,这些便利最终会转化为更高效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不是对公平的破坏,而是对医护群体默默奉献的温情回应。
在医患信任重建的路上,我们既需要"好人法"筑牢法律底线,也需要这样的通道传递社会温度,让医护人员敢救、愿救,更能在需要时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尊严与暖意。
最后问题来了,公共场所的医护优先通道,你敢走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