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公司寻找下一波增长浪潮之际,摩根士丹利认为,答案可能隐藏在一个多数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的领域:机器人。该行行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机器人技术,特别是具身智能,代表着苹果未被充分赏识的下一个增长引擎,这一机遇最终有望贡献高达其当前股价25%的价值。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 Woodring团队的预测,仅人形机器人一个品类,就有可能在2040年为苹果带来1330亿美元的年收入,这相当于苹果当前收入基础的近三分之一。这一预测基于苹果在该市场占据9%份额的“中性情景”,分析师认为,这部分业务折算到今天的每股价值约为22美元。
在更乐观的“最大情景”下,若苹果能复制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占据22%的机器人市场份额,那么到2040年的相关收入将接近3000亿美元,为当前股价贡献约65美元的价值。这一评估正值市场对苹果iPhone业务增长放缓、亟需新故事的普遍关切之际,而机器人业务的潜力为投资者描绘了新的想象空间。
一系列迹象表明其正在加速布局。据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在2027年推出一款桌面机器人,其组织架构调整也将机器人部门从AI团队转移至硬件工程部门,这被视为从研发试验转向产品执行的关键信号。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正凭借其垂直整合、庞大用户基础和数据采集能力,为进入这个万亿级市场悄然奠定基础。
千亿级收入潜力,最高或贡献65美元股价
对于一家日均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而言,任何新业务都必须足够庞大才能“改变游戏规则”,而机器人市场正是如此。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对苹果机器人业务的长期财务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其核心观点是,这是一个足以驱动苹果未来估值的重要板块。
报告测算显示,苹果机器人业务的潜力巨大,但具体价值取决于其市场渗透能力。在三种情景假设中:
- 中性情景:到2040年,苹果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9%的份额(其中家用市场占45%,商用市场占7%),将产生1330亿美元收入。折现至今,这部分业务对应的每股价值为22美元。摩根士丹利已将这一估值纳入其新的苹果牛市目标价403美元中。
- 最大情景:若苹果能达到22%的市场份额(类似于其当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则可创造近3000亿美元的收入,对应每股价值高达64美元。
- 最小情景:即便仅获得4%的市场份额,也能带来约580亿美元的收入,对应每股价值为6美元。
这些预测的背后,是摩根士丹利对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乐观判断,预计到2040年其年收入将达到1.2万亿美元,并在2050年超过4.7万亿美元,远超当前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生态、数据与制造能力构筑护城河
在竞争激烈的机器人市场,苹果并非先行者,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早已纷纷入局。然而,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构成了其赢得市场的坚实壁垒。
首先,苹果拥有全球领先的垂直整合生态系统,涵盖硬件、软件、服务和自研芯片。这种能力使其能够打造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这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其次,其庞大的设备安装基础(超过23亿台活跃设备)和超过14亿的iPhone用户,不仅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更是无与伦比的数据采集网络。
特别是在视觉数据方面,Apple Vision Pro和近期发布的EgoDex数据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灵巧操作第一视角视频数据集)凸显了苹果在训练机器人模型方面的独特优势。报告还指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方面积累的经验,例如其回收机器人Daisy和合作伙伴富士康,为其未来机器人的量产奠定了基础。此外,即使是已终止的“Project Titan”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其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发遗产,也为苹果的机器人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积累。
![]()
从组织架构到专利招聘,机器人项目正从研发走向落地
尽管苹果在公开场合对机器人计划三缄其口,但一系列幕后行动表明,该项目正从“纸上谈兵”加速走向落地。摩根士丹利列举了投资者应关注的几个关键“路标”:
如何将机器人变现,多路径挖掘增长潜力
- 组织架构调整:据报道,苹果已将其机器人部门从AI主管John Giannandrea的团队,转移至硬件工程主管John Ternus旗下。此举被解读为苹果机器人战略从前期探索转向产品化和商业化执行的重要信号。
- 媒体报道与产品路线图:报道中披露,苹果正开发一款桌面型机器人手臂,预计将于2027年发布。同时,苹果也在探索用于制造的商用机械臂和类似亚马逊Astro的移动机器人,并预计将与比亚迪合作进行组装。
- 专利与招聘活动增长:数据显示,苹果与机器人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稳步上升,同时,其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工程师的招聘岗位也在增加。这表明苹果正在为新产品开发积极储备技术和人才。
- 加速的学术研究:2025年以来,苹果密集发布了多篇机器人相关的研究论文,涵盖运动规划、增强现实数据采集等领域,反映其研发活动正在提速。
摩根士丹利认为,苹果将采用其成熟的“硬件+服务”模式来推动机器人业务的商业化,最初可能聚焦于智能家居,并逐步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在产品层面,最直接的切入点是与现有生态系统深度融合的非人形家用机器人,例如报道中提及的桌面机器人。这类设备可以成为家庭的中枢,整合娱乐、安防和通讯功能。长远来看,苹果可能开发功能更全面的家用乃至商用人形机器人,进军规模更庞大的全球劳动力市场。
在服务层面,新硬件的推出将为苹果的服务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点。报告预见了多种可能性:
- AI订阅服务:一个实体机器人将成为展示AI能力升级后的Siri的最佳平台,并可能催生独立的AI功能订阅费。
- iCloud存储:智能家居和机器人产生的大量数据将推动用户对iCloud存储服务的需求。
- AppleCare+:可移动的机器人设备天然存在磨损和维修需求,这将为AppleCare+服务开辟一个新的产品类别。
- 软件授权:凭借Vision Pro等设备在视觉数据采集上的优势,苹果有机会打造领先的视觉-语言-行为(VLA)模型,并通过软件授权或订阅模式将其提供给其他机器人制造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