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已至,寒意渐浓。对于冠心病,尤其是放过冠脉支架的朋友来说,冬天无疑是一个需要严阵以待的“关卡”。为什么寒冷会威胁心脏健康?冠心病患者又该如何科学保暖?这份护心攻略请一定收好!
![]()
一、寒冷为何会“伤心”?读懂身体的预警
1、血管“热胀冷缩”,心脏负担加重
人体血管对温度非常敏感。遇冷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脏负荷。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极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血液变“粘稠”,血栓风险增高
冬季人们出汗减少、饮水不足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尤其对冠脉支架患者来说,支架内血栓是需要重点预防的风险。目前,市面上投入应用的新一代“愈合导向”心脏支架,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快速愈合,有效降低远期血栓风险。
3、呼吸道感染“雪上加霜”
冬季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期。感染会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使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尤为危险。
![]()
二、全方位保暖攻略:护心在于细节
1、穿衣“洋葱法”,重点护好三处
● 穿着:内层柔软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避免因出汗后受凉。
● 重点部位:头部、颈部、脚部是热量主要散发区,外出务必戴好帽子、围巾,穿保暖鞋袜。
2、室内温湿适宜,通风是关键
● 空调温度建议18-20℃,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以免出入时血管经历“过山车”般的剧烈收缩与扩张。
● 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40%-60%,定期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3、出行择时,避开“魔鬼时段”
● 清晨通常是气温最低、血管最脆弱的时段。建议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进行户外活动。
● 大风降温天气尽量非必要不外出,若必须外出,请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饮食温热补水,记住“三低一高”
● 多喝温水:晨起和睡前都可喝一小杯温水,有效稀释血液。全天饮水不少于1.5升。
● 食物温热:避免生冷饮食,多选择温热的粥、汤。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桂圆等温性食物。
● 原则: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因冬季进补不当而增加心脏负担。
![]()
三、特别关注:冠脉支架患者的“生命线”
1、坚持用药,是安全的基石
●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而新一代“愈合导向”心脏支架的独特设计,使术后双抗治疗时间缩短至1个月,在一个月后,即可将两种抗血小板药调整为一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潜在出血风险。
● 定期监测血压,如有波动及时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方案。
2、识别心梗信号,抓住黄金120分钟
若出现以下症状,立即拨打120:
● 持续性胸痛: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且伴有大汗、恶心。
● 不典型疼痛:莫名的牙痛、喉咙发紧、左肩背疼痛、上腹痛。
● 严重不适: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虚弱感、晕厥。
![]()
四、科学运动:宜缓不宜急,宜暖不宜寒
1、优选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瑜伽、室内慢走、健身操等。
2、充分热身:运动前热身10-15分钟,避免心脏负荷骤增。
3、温和适度: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热、不疲劳为宜。
![]()
结语
寒冬是对心脏的一次考验,但科学的防护就是最坚固的“护心甲”。如今,随着国产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心的选择。希望每位冠心病朋友都能掌握这些知识,藏阳守心,安稳过冬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