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青羊区人民政府
近日,四川省工商联发布了“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报告显示,百强民企营收总额达1.74万亿元,入围门槛提升至39.45亿元,净利润总额超5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42家企业上榜格外醒目,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其中通威集团有限公司荣登榜首。
整体看,企业的角逐彰显出川企发展的强劲韧性。
“成都军团”真的好猛
成都军团的表现固然亮眼,但百强席位的角逐,最终体现在头部企业的实力比拼上。从最新发布的十强名单来看,竞争格局已然生变:通威集团首次登顶,其亚集团跃居次席,新希望则位列第三,一场围绕行业龙头地位的洗牌正在上演。
![]()
![]()
榜单显示,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前10位的分别为: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蓝润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四川德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图片来源:文轩图库
相较于2024年榜单,今年上榜民企排名出现较大变化。通威集团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新希望集团今年改由旗下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参评,排名居第三位。
其亚集团去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03.59亿元,较上年增加378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五位提升至今年的第二位。
在勾勒出四川民企“百强军团”的头部座次之后,本次发布会的视野进一步深化,聚焦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除了综合实力的比拼,企业在细分赛道与创新动能上的表现同样至关重要。为此,四川省工商联同期揭晓了三份极具指向性的专项榜单。
在“2025四川企业100强”榜单中,成都共有64家企业上榜,通威集团同样以约2413.8亿元营收,首次登顶该榜榜首。
据《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今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以202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门槛,榜单入围门槛为39.45亿元,较上年提升近2亿元;营业收入总额1.74万亿元,61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净利润总额达520.4亿元,有43家企业净利润提升,12家企业净利润规模突破10亿元。
此外,省工商联当天还发布了2025四川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5四川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2025四川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三个榜单。
其中,制造业民企前5强分别为: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蓝润集团有限公司。
![]()
![]()
服务业民企前5强分别为:成都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成都蛟龙港、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
2025四川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榜单前5位的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渠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上述榜单,不仅是一张企业实力的“英雄榜”,也是一幅观测四川经济结构与动能演变的“活力图”。
透过榜单上名次的更迭、营收的涨落、企业的进退,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四川民营经济正在经历的变革。传统老牌企业的创新与突围,医药产业的分化,芯片及高新企业的突起,正开启一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迁”的叙事。
四川作为战略的大后方,是国民经济循环与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支撑。
发展前景在于从传统备份基地,升级为引领内需、驱动创新的战略枢纽,在新发展格局中,大后方正从产业承接地蜕变为新的增长极。
不过当前,成都“单极”的格局在展现强大发展效能的同时,也为全省的均衡协调发展带来了新考题。
从地区分布看,“成都军团”以42家的数量占据百强近乎半壁江山,其作为全省经济“主引擎”的地位相当稳健。
这种资源高度集聚,体现出市场的经济规律。然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也暗藏着四川区域不协调发展的现状。
榜单前十强中,绝大多数企业总部仍集中于成都及其周边经济圈,川东北、川西北等区域的代表性持续偏弱。
如何激活“多点多极”支撑格局,进一步实现区域平衡显得尤为关键,未来,需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链协同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向省内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流动,培育新的增长极,或是四川新的发展方向。
区域的均衡发展,最终需要坚实的产业根基来承载。头部企业排名的更迭,映照出四川产业经济经历的结构性变化。
本次榜单最引人注目的是,通威集团及其亚集团的升维表现,绝非简单的名次轮替,而是四川产业动能转换的新动态。
通威(光伏)、其亚(铝基材料与新能源)和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的强势崛起,共同指向一个明确的趋势:以绿色、科技为特征的新兴制造业,正取代传统产业,成为驱动四川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新希望虽因申报方式调整排名变化,但传统农业、钢铁等产业依然是四川经济的重要拼图。
这种产业格局,展现了四川较为雄厚的产业家底和转型韧性。
未来将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新突破、新兴产业加速扩张、创新向前的并行赛道。
本次同发布“研发投入100家”榜单中,仔细观察研发投入前五强——通威、科伦药业、百利天恒、渠心科技、倍特药业,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大主力阵营:以通威为代表的、通过研发驱动降本增效的高端制造业,和以科伦、百利天恒为代表的、追求技术突破的生物医药产业。
这揭示了四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前瞻性的布局与厚积薄发。研发投入关乎未来生存的话语权。谁能掌握核心科技,谁就能在价值链的分配中占据有利位置。
不过当冷静审视本次数据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百强企业营收总额高达1.74万亿元,但净利润总额为520.4亿元,整体净利润率不高,这一数字反映出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盈利挑战。
要如何走出“大而不强”的困境,是当前的新问题。
通过上述的榜单,我们看到了四川TOP级企业向上的力量,站在今天新的发展节点,四川民营企业若能紧握科技创新的时代红利,把握住时机,必将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版图中打拼出新的“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