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军大哥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最后的十年里,我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临走前,他执意要把老房子留给我,但我始终没有接受。
张大哥其实有个女儿在国外,虽然不常回来,但我总觉得这房子该留给她,后来他女儿把房子卖掉,带着钱出国了,这个房子这个钱留给我,我也会难受一辈子,这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说起我们的缘分,要追溯到他在我们村插队的岁月,整整五年光阴,有两年他都住在我家里,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年若不是他伸出援手,我父亲那场大病可能就熬不过去了,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
记得那是一九七〇年,我刚满六岁,那天村里格外热闹,一下子来了五十多个城里知青,老乡们好奇得不得了,早早聚在村口等候,我跟着哥哥姐姐也跑去凑热闹。
我爹是生产一队队长,天没亮就驾着马车去接人,直到中午才把知青接回来,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最吸引我们这些孩子的,是知青胸前戴着的大红花,我忍不住跑上前,眼巴巴地望着,张建军大哥看见,笑着把他的大红花摘下来别在我胸前,其他孩子见了也嚷嚷着要,最后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朵。
那天开会分配知青,我家分到五个人,其中还有个女知青,张大哥被安排在我家住,其他人分散住在社员家里。
我爹娘给他准备了新被褥,我吵着要和他一起睡,大人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张大哥也没反对,就这样成了我的室友。
他来的时候带了两个大箱子,一个装衣服,另一个满满都是书,他还送了我一本漫画书,那是我人生第一本课外书。
刚来时,娘怕他吃不惯农村饭,特意用家里仅有的白面给他单独做饭,吃了几天,他过意不去,坚持要和我们吃一样的。
张大哥特别勤快,每天早起帮家里干活,还要参加集体劳动,他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都要看书,有空了就教我们兄妹识字念书,他总说,多读书,将来才有出息。
两年相处下来,我们早就像一家人了,后来他要搬去知青点,我哭得不行,好在知青点离得不远,他答应经常回来看我。
一九七四年春节,他又在我家过年,那年粮食丰收,年夜饭特别丰盛,谁知刚过完元宵节,爹就病倒了,县医院说要动手术,张大哥知道后立刻送来一笔钱,解了燃眉之急。
爹的手术很成功,出院时需要补充营养,张大哥又买了营养品和鸡,给爹炖汤补身子,没等我们好好谢他,他就招工回城了。
临走时,他送了我一支钢笔,把所有的书都留给我们,爹让哥哥写借条,他拦着不让,爹红着眼圈说,这份恩情,咱家不能忘。
回城后他当了工人,一直和我们保持联系,恢复高考后,他连考两年都没考上,我们兄妹三人却在他的资助下,都考上了大学。
我大学毕业后,正好分到他在的城市,我们经常走动,像亲人一样,他婚后有个女儿,可惜妻子早逝,女儿后来定居国外。
晚年他身体不好,我就把他接来同住,十年照料,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他临走前非要给我房子,我始终没点头,要不是当年他伸出援手,我们兄妹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如今站在老屋前,我仿佛还能看见那个戴着大红花的年轻身影,看见煤油灯下他教我认字时的专注神情,这一生,能遇见张大哥,是我的福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