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网报道,11月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一则公告让持续半年多的中美关税博弈迎来阶段性转折。公告明确自11月10日13时01分起,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仅保留10%税率,这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点绝非偶然——恰好与美方对华承诺生效时刻完全同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用最硬核的行动兑现了中美会晤共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场盼来的“休战”似乎是如愿以偿的成果,但翻看美方近期的操作,所谓的“共识”更像一场单方面的自我感动。
谁都清楚,中方这份公告背后藏着足够的审慎。中美会晤结束多日,双方始终保持克制,反倒是美方先一步宣布履约后,中方才跟进发布通报。不是不信守承诺,而是特朗普政府的“变脸史”实在太过丰富,8年前特朗普1.0时期的反复无常让中方吃足了苦头,如今8年后再度交锋,中方多留个心眼再正常不过。毕竟全球范围内,能把“出尔反尔”玩成常规操作的,也就只有美国一家。有趣的是,美方前脚刚宣布履约,后脚就放话要监督中方执行情况,这种以己度人的小心思,活脱脱暴露了自身的不自信。
![]()
更讽刺的是,这边中方还没正式启动关税调整,美国财长贝森特就迫不及待对华撂狠话。11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抛出的问题直指要害——贝森特扬言若中方继续限制稀土出口,美方将加征100%关税。这番威胁来得猝不及防,距离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共识才过去几天,美方就忘了刚说过的“对话合作”,重拾威胁施压的老套路。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看似平静,实则暗藏锋芒:“对话和合作是正确途径,威胁和施压无助于问题解决”,潜台词再明确不过——能谈拢的前提是平等尊重,真要打,美方未必占优。
贝森特之所以死咬稀土不放,核心原因在于这玩意儿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更是军工领域的“关键命脉”。手机、新能源车离不开它,美国的先进战斗机、精确制导武器更是缺了它就玩不转。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优势是客观事实,但所谓“中方阻止稀土出口”纯属偷换概念。中方从未禁止稀土出口,只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目的再明确不过——防止稀土流入军工领域成为战争帮凶。印度企业曾伪造30份承诺书,将民用稀土转卖给美国军工的前车之鉴,正是中方加强管控的直接原因。而且中方在出台管制措施前,早已通过双边机制向美方充分通报,做到了仁至义尽。
![]()
美方的双标在稀土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自己手握3000多项对华出口管制清单,从半导体芯片到军工软件层层封锁,却对中方900多项合规管制指手画脚。贝森特口中“中国不是可靠合作伙伴”的论调,更像是贼喊捉贼。回顾中美经贸博弈的历程,每次都是美方先挑起争端,每次都是美方迫切要求谈判,每次达成共识后又总想搞点小动作。此前10月美方也曾威胁加征关税,结果直接导致美股一天蒸发2万亿美元,连CNBC都忍不住吐槽这种威胁毫无意义。
中方此次官宣关税调整,既是履约,也是一次立场鲜明的表态。保留10%的关税税率,意味着“休战”不是妥协,更不是放弃底线,而是给中美经贸关系一个缓冲期。“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从来都不是空话,过去几年的博弈已经证明,中方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任何挑衅。而对特朗普政府来说,真正该担心的不是中方是否履约,而是自己能不能撑完这一年的“休战期”。毕竟特朗普政府的秉性众所周知,好了伤疤忘了痛是常态,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会不会再找个借口撕毁共识。
![]()
这场中美关税“休战”,本质上是中方用诚信给美方上的一堂课。中方言出必行,精确到分钟的履约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美方出尔反尔,贝森特的威胁言论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国际交往的基石是契约精神,美方若始终抱着“一卡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皮”的心态,即便暂时达成共识,也难以维系长期稳定的经贸关系。现在球已经踢到了美方这边,是珍惜来之不易的缓冲期,还是继续挥霍信用,美方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而中方早已做好两手准备,谈则互利共赢,打则奉陪到底,这份从容与底气,恰恰是实力和诚信赋予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