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的深夜,有人刷到一场直播:昏暗的车内,一名女子被两名男子粗暴拖拽上车,嘴里塞着布条,眼神惊恐。画面外传来嘶吼:“施老七!拿钱赎人!不然就卖到缅北摘器官!”紧接着,另一名主播连麦回应,语气阴狠:“你等着,明天线下见。”
评论区炸了。有人截图报警,有人转发提醒亲友,更有人边看边发抖,仿佛下一秒就要亲眼见证一场真实绑架。
可这出“大戏”,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那对“绑匪”和“人质”是演员,所谓的“施老七”和“小桃子”是同伙。四个人凑一块儿,自导自演了一场“绑架连麦”,只为涨粉、引流、带货。他们以为自己在演戏,没想到演着演着,真进了派出所。
这不是孤例。今年2月,长沙有人扮成“科技公司前女黑客”,说怀才不遇,直播卖课,结果身份全是编的;10月,甘肃一对主播靠“暴力讨债”“砸店冲突”吸睛,卖劣质货,被全网封杀;更早前,还有人拍“外卖员下跪”“家暴妻子”,只为博眼球,把公众情绪当燃料烧。
最离谱的是,广西一家公司三个月拍了71条“顾客辱骂骑手”视频,播放破亿。网友义愤填膺,结果发现骑手是演员,顾客是托儿,连垃圾桶都是道具组特意摆的。
这些“剧情”越来越像新闻,情绪越来越极端,剧本越来越狠。它们精准踩中我们的愤怒、同情、恐惧——然后,悄悄把我们变成流量的养料。
我们以为在围观现实,其实只是别人剧本里的观众。
可问题是,当眼泪是假的,痛苦是演的,连“正义”都成了表演,我们还敢信什么?
那些真正被家暴的人,谁还会信?那些真在挣扎的农民,还能被看见吗?当善意一次次被消费,下一次,我们还会伸手吗?
这一次,四个人被拘了。法律说了话:网络不是片场,不能想演就演。
![]()
但比惩罚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学会“穿帮”。
刷到极端画面时,别急着转发,先问一句:这像不像戏?有没有标注“演绎”?当事人后续在哪?
真正的苦难,往往沉默。而哗众取宠的,总爱加滤镜、打追光、配BGM。
下次再看到“震惊”“速看”“不转不是中国人”的直播,不妨慢一拍。
你少点一次赞,可能就帮一个真实的故事,留了一点被听见的机会。
毕竟,生活已经够难了,别再让它,输给一场表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