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山东烟台 70 岁保洁员李培盛的人生被一条视频彻底改变。在此之前,他每天穿着灰色保洁服、脚踩破洞解放鞋,往返于 28 层大楼的垃圾站和 9 平方米的地下室出租屋,月租仅 150 元的房间里没有书桌,他就坐在马扎上把本子放在腿上演算。而这天之后,同事见了他会主动称赞,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纷纷来电问候,这一切都源于那个装着他半生心血的绿色茶叶盒。
![]()
视频里,李培盛捧着用胶带缠了又拆的茶叶盒,里面装满数学演算手稿,盒身贴着他亲手写的 “放下!放下!”“放下就是快乐”,可这份坚持了半个世纪的数学热爱,他终究没能放下。今年 9 月,他将手稿交给曾帮他运东西的大楼职员小张,希望自己离世后这些心血能 “传下去”。小张和朋友因缺乏数学领域人脉,决定借助网络力量,11 月 1 日发布的视频很快冲上热搜,吸引超 2000 万人观看。
![]()
有不少数学专业人士指出,李培盛在视频中展示的研究并不新颖,水平略高于高中数学课本。有网友疑惑,既然李培盛能掌握通用数学名词、研究高于高中课本的内容,说明他有看书学习的能力,身处烟台这样的城市,去书店就能了解数学前沿,为何会一直在重复已有研究?
![]()
其实背后是多重现实因素的限制。李培盛出生于农村,只读到高中,恢复高考两次落榜后便以保洁为业,生活的重心始终是谋生。他的学习资源仅限于留存的老版数学课本,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更不懂如何检索专业文献,书店里的前沿数学书籍对没有专业基础的他而言如同天书。
加上老伴一直反对,认为 “这不能当饭吃”,他只能偷偷研究,既没有交流对象,也得不到专业指导,曾手写论文寄给两家数学期刊,均无回音。对他来说,数学研究是纯粹的内心寄托,而非追求学术突破,他甚至多次在梦中获得解题灵感,醒来后立刻记录证明。
![]()
有人说 “他和第一个证明定理的人一样伟大,这份纯粹的热爱无关成就”,也有人理性表示 “当做爱好特别好,让生命有了意义,不用执着于是否有成果,多思考还能健康长寿”。还有人谈到天赋与兴趣的关系 “喜欢的人很多,但有所建树需要天赋,老先生的坚持本身就很珍贵”。针对信息获取的疑问,有网友留言 “老一辈人不懂网络检索,专业书籍也不是看看就能懂,不能用我们的认知要求他”,也有人感慨 “生活已经耗去他太多精力,能坚持半个世纪太不容易”。
李培盛的故事打动人心的核心,是在平凡生活中坚守热爱的力量。专家指出,大众不必用学术成就的标准衡量他,对普通人而言,能找到让自己沉浸半生的兴趣,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物质匮乏、缺乏支持的环境下,他依然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这种精神比研究成果更有价值。
不同时代的人面临不同的信息壁垒,老一辈自学缺乏渠道和方法,不能简单认为 “去书店就能解决”,专业知识的获取需要阶梯式积累,对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前沿书籍难以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激励了更多人关注基础学科,正如他所说,希望年轻人能像他一样热爱数学、物理这些学科,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这个 70 岁保洁员的数学梦,无关名利,无关成就,却戳中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快节奏的当下,很多人忙着追逐实用的目标,却忘了纯粹热爱带来的力量。李培盛用半个世纪证明,生活或许平凡甚至困顿,但内心的热爱可以照亮岁月。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坚持都要换来结果,那种沉浸其中的快乐、为目标全力以赴的执着,本身就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而对于旁观者而言,这份坚持也让我们反思,在评判他人时,是否过多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闪耀的人性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