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此前的军改中,我军将第二军医大学更名调整为海军军医大学、将第三军医大学更名调整为陆军军医大学、将第四军医大学更名调整为空军军医大学,三者的规格级别都是副军级,分别隶属海军、陆军、空军领导管理。而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一部分网友感到疑惑不解:解放军既然有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那怎么没有第一军医大学的番号呢?其实,在我军历史上是有第一军医大学的番号的,但是从2004年8月开始第一军医大学就彻底退出了国防历史舞台。那么,接下来小圣就为大家展开介绍一下大致情况。
纵观我军军事院校的发展历史,曾先后将3所医科院校命名为第一军医大学,但无一例外都退出了现役,这也使得“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这个番号显得非常特殊,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传奇色彩。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军第一次命名“第一军医大学”是在1951年7月,即天津第一军医大学
新中国成立之际,解放军已经掌握了7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坐落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这六大行政区,具体名单是位于沈阳的东北军区中国医科大学、位于长春的长春医科大学、位于西安的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位于天津的华北军区华北医科大学、位于上海的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位于南昌的华中军区华中医学院、以及先于南京,后迁重庆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到了1950年2月,中央军委研究决定对7所军队高等医学院校进行调整,既要兼顾军队医疗事业的发展建设、同时也要适当支援地方医疗事业的充实提高。在此方针下,东北军区中国医科大学被确定移交地方(这样我军在东北地区保留一所长春医科大学就足够了),而华北军区华北医科大学、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长春医科大学则是分别改为隶属于军委的天津军医大学、上海军医大学、长春军医大学,直接归总后勤部卫生部领导管理,规格级别均为正师级。
从1951年7月9日开始,上述这三所军医大学依次改为第一军医大学(位于天津)、第二军医大学(位于上海)、第三军医大学(位于长春),至于其余3所医学院校则是统一称作“军医学院”。不过,到了195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军队建制并改名为华东军区军医学院,如此一来军队医科院校的数量又重新回到了7所,这也为之后组建7所军医大学打下了基础。
1952年7月25日,我军发布了《关于部队医务学校整编决定》,确定军队保留七所军医大学,随后按序号排列之方式统一了学校名称。在此过程中,第一军医大学(天津)、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三军医大学(长春)保持不变,新增了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第五军医大学(南京)、第六军医大学(南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同样直属总后勤部卫生部,规格是正师级。
![]()
我军第二次组建“第一军医大学”发生在1954年4月,为便于区分,称作长春第一军医大学
1954年4月7日,根据中央军委做出的关于合并优化军医大学设置的相关决定,原第一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第一军医大学(位于长春),原第四军医大学、第五军医大学合并重组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位于西安),原第六军医大学、第七军医大学则是合并调整为新的第七军医大学(位于重庆),至于第二军医大学维持现状不变、继续在上海招生办学。而新的第四军医大学、新的第七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便是如今空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的前身了。从1955年上半年起,这4所军医大学升格为军级单位。
![]()
1958年6月,第一军医大学退出现役移交地方,如今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1954年构建的4所军医大学的格局实际上也没能维持太长时间,便于1958年6月因为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地方定名为长春医学院(后于1959年6月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再于1978年恢复校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而被打破。2000年,大学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白求恩口腔医学院8个学院,拥有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口腔医院4所附属医院。
![]()
我军第三次组建“第一军医大学”发生在1975年7月,为了便于区分,称作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伴随着1958年6月第一军医大学移交给了地方,军队于是只保留着三所军医大学,即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和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直到1962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重新回到军队编制序列,并明确由总后勤部领导管理、执行军级权限,这样以来,军队医科院校的数量又恢复为4所。此处简单介绍一下齐齐哈尔医学院:该学院原是隶属沈阳军区的第十一军医学校(组建于1954年5月,原为解放军第十一军医中学),后于1958年7月退出现役整体移交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办学。随后,第十一军医学校又与第216医院合并组建为齐齐哈尔医学院。
1966年10月,解放军齐齐哈尔医学院正式改称解放军军医学院,并于1969年10月迁至广州,改由广州军区领导。
1969年8月29日,根据医科院校调换校址的决定,三所军医大学互换了校址,具体安排是第二军医大学由上海迁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校址、第四军医大学由西安迁到重庆第七军医大学校址、第七军医大学由重庆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校址。直到1975年7月,三所军医大学才重新回到了各自的校址。
1975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统一军队各大单位番号序列,其中也包括军队医科院校。于是,解放军军医学院得以从广州军区转隶总后勤部更名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同时第七军医大学则是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重庆)。也正因如此,我军从1975年7月开始同时坐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所军医大学,均归总后勤部领导、为军级单位,而且这一格局保持了近30年时间。
![]()
2004年8月,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退出现役整体移交广东省
2004年8月,第一军医大学(广州)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广州和顺德两个校区,拥有直属附属医院8家、合作共建医院9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占13家。南方医科大学实力雄厚,不仅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医科高校、系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连读)的8所高校之一。
军改中的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分别转隶各军种整合组建为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规格级别为副军级,三所军医大学各自下辖有相应的附属医院、特色医学中心或其他部队医院。
综上所述,我军历史上曾先后三次组建第一军医大学,校址分别位于天津、长春、广州,但无一例外均移交给了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