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女老师乳腺癌喝土蜂蜜水,8个月后转移,医生:治疗期间疏忽了3点

0
分享至

43岁的张莉在陕西宝鸡一所小学教语文,她带低年级班,平时要备课、批作业、给家长回消息,一天下来常坐在讲台边的板凳上不怎么动。为了显得精神,她习惯用紧身内衣把身形束得很挺,夏天也不愿换宽松款,久了胸口总觉得勒得发紧。学校食堂时间固定,她经常为了批作业错过饭点,只能在办公室用饼干、面包对付一下,油脂糖分高,却不太吃蔬菜。回家后也懒得做饭,多是泡面就咸菜,长期作息不固定,情绪压着也不太说。她一直觉得自己身体算结实,这些习惯并不算什么,就这么拖着过了好几年。



2018年6月3日,张莉坐在桌前批语文卷子,已经连着低头写了快两个小时,肩背有些僵硬。她伸手想活动一下肩膀,右手刚抬到胸前,突然感觉右侧乳房深处有一个地方被点住一样,很轻,却固定不动。她用指腹试着按了按,能摸到一个小小的硬点,大小大概和黄豆差不多,压下去时有轻微的酸胀感,像是组织里面绷着一根筋。她没放在心上,继续低头批卷。可一下午的批改过程中,这个地方始终有一股拉扯感,抬手写字时都会出现短暂的钝钝紧一下,像是在提醒她那里有东西。她不去碰就不明显,可只要手臂一往前伸,那种埋在深处的酸胀就会慢慢浮上来,让她不由得把肩抬得更紧,动作放得更小。她只好换了个坐姿,把背挺得更直了些。

6月19日张莉有早课,她在黑板上写板书,手臂向上举着。写到一半,那个地方突然像被向外扯了一下,疼得很直接,她的手顿时停在半空。疼痛沿着乳房外上缘往腋下牵,让她整条手臂都抬不稳。她试着深吸气,胸腔却张不开,呼吸一下子变浅。她把手臂慢慢放下,手掌按在衣服外面,能感觉到那个硬块比之前更大、更实,按上去没有滑动感,像是嵌进了肉里。她继续上课,但右侧身体微微僵着,黑板字越来越小,写得很慢。下课后去洗手间换衣服,她发现右侧乳房靠近硬块的位置皮肤轻微发红,摸的时候带着热感和轻微的灼痛。她愣了几秒,只能把衣服重新穿好。

她回到办公室,正要端起水杯时,硬块处突然传来明显的撕扯疼,疼得她手一松,杯子直接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这次不是酸胀,而是往深处扎进去一样,伴随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从乳房向胸口扩散。她本能地弯下腰,右手死死按住胸侧,呼吸变成短促的小口吸气每吸一次都会触动疼痛,让她不敢大幅喘气。紧接着,她感觉那里开始跳动似的胀痛,像是内部在一点点撑开,疼得她脸色发白,额头冒出细汗。她试图站直身体,但腿发软,人慢慢沿着椅子滑坐下去,手还维持着按压姿势。同事赶紧扶住她,发现她肩背僵硬,已经无法自己站起。同事立刻拨了急救,她被抱着送上车。



入院后,乳腺彩超显示右乳外上象限有一块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大小约为3.2cm×2.5cm,内部回声杂乱,可见散在血流信号,周围组织结构受牵拉。钼靶X线片中同一区域呈现致密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乳头轻微向病灶方向牵引。进一步行乳腺MRI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强化不均,呈“晕环样”改变,提示肿瘤细胞向周边浸润的特征,腋窝Ⅰ区可见一枚形态改变的淋巴结。随后进行了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细胞呈巢状及索状排列,核异型明显,激素受体检测提示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HER2阴性。结合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最终诊断为右乳浸润性乳腺癌Ⅱ期。

得知病理结果时,张莉整个人愣在椅子上,指尖都有些发抖。她反复问医生是不是检查弄错了,明明只是隐隐作痛,怎么会是癌。医生把影像和病理递到她面前,告诉她:“这个类型属于激素受体阳性型,恶性程度并不算高,很多患者在规范治疗后可以长期生存。他解释她长期久坐、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体重波动,加上内分泌紊乱,这些都可能在慢慢累积风险。医生建议尽快进行改良根治术,切除病灶并清扫相关淋巴,再配合后续的内分泌治疗,控制复发风险。张莉握着化验单的手微微发白,但在听到“预后还可以”那几个字时,神情稍稍松动了一点,点了点头,说想尽快安排手术。

手术安排在一周后进行,手术历时约两个多小时,医生切除了患侧乳腺及相关区域的哨兵淋巴结,术中冰冻病理未提示明显转移,出血量不大,手术顺利完成。醒来后她的右侧胸前包着绷带,依旧有些发胀和牵拉感,但呼吸平稳,意识清楚。术后第三天,她在护士的搀扶下开始做轻柔的上肢伸展,避免肩部活动受限。出院前,主刀医生再次叮嘱她:后续需要长期口服内分泌药物,定期复查乳腺影像和肝肾功能;尽量避免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与外用产品;饮食清淡,保持体重稳定;每周保持规律的中等强度活动。张莉一边听一边点头,把所有要点都记在本子上。医生告诉她,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复发风险是可控的。

回家以后,张莉的生活节奏彻底慢了下来。学校那边同事帮她把课都接过去,她暂时不用上讲台了。每天早上她会先在小区里慢慢走二十分钟,让肩膀和手臂带着轻轻活动开。回家后吃一碗清粥,配点蒸南瓜、青菜和鸡胸肉,油放得很少,盐也控制着。中午不再凑合外卖,她提前炖好汤,清淡但有点味道。下午按时服内分泌药,吃完会用小本子记上时间,生怕有错漏。以前她批卷到深夜,现在晚上九点准时关灯睡觉,手机不再带到床上。洗澡时会小心避开术区,擦上医生允许的保湿乳,动作慢而细。虽然身体还是偶尔有牵着痛,她也会停一会儿再动,不再硬撑了。

没多久,老家那边的亲戚听说她做了手术,心疼她身体虚,就托人带来两大罐家里山上自酿的土蜂蜜,说是纯天然、不掺糖,老人家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让她每天喝点补补身子。张莉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亲戚反复说这就是养人的老方子,比买的营养品可靠。她上网查,看到不少人说蜂蜜能润肠、改善睡眠、调节免疫,还能让情绪放松。她想着自己手术后体力下降,晚上也容易惊醒,就开始每天早晚一杯温水冲蜂蜜。坚持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脸色慢慢好起来,睡觉也比以前沉了些,便更加笃定地持续喝下去。

术后三个月,张莉按约回到医院复查。抽血后报告出来,肿瘤标志物CEA为3.1 ng/mL(术前4.9),CA15-3为21.4 U/mL(术前28),都落在了良好控制范围内。彩超提示术区切缘清晰,腋窝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局部未见可疑复发灶。医生查看数据后点了点头,说恢复情况比预期要稳,内分泌药物耐受也不错,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血脂略偏高但在可控区间。张莉听着,心里总算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回家的路上,她特意在小超市买了几根胡萝卜和菠菜,想着继续坚持住就能胜利。然而她并不知道,真正的危险,并不是在手术后立刻出现的。



2019年2月18日是周六,张莉在家准备第二天要用的教案。她坐得有点久,便站起身去厨房烧水喝。然而在拧开水壶的那一刻,她突然感觉胸口闷了一下,不是心口,而是更深更靠里,好像肺的位置有一点被压住。她以为是坐太久了,抬手揉了揉胸前。正要呼口气,喉咙深处突然冒出一阵干咳,咳得很急,像喉咙里有什么要被赶出来一样。她扶着台面,弯腰咳了好几下,胸腔随之发紧、发酸,咳完后呼吸变得艰难,胸口像塞了一块湿棉花。她按了按胸口,脸色有些苍白,但很快直起身来继续烧水,只当是季节变换引起的咳嗽。喝完蜂蜜水后,胸口的那股紧感仍旧存在,她却没再继续深想。

3月1日的晚自习,她在教室里批改学生作业。刚翻开下一叠时,那种胸口发紧突然再次出现,比上次更明显,像整口气卡在肺的中间出不来。她下意识轻咳几声,可越咳越厉害,胸腔跟着一下一下往里抽。咳到中途,她感觉右侧背部也跟着刺着疼,疼得她不得不把身体微微前倾,手支在桌面上。她的呼吸开始变浅,喉咙里有湿湿的黏意,像有什么东西要涌上来。她抬手捂住嘴,再咳出一口时,小片血丝混在痰里,颜色鲜得刺眼。她愣了两秒,胸口随着继续的呼吸出现持续的钝痛,肩膀也不由自主地耸着。

她想站起来去办公室休息,可刚一抬头,耳边嗡地一声,视线开始变窄,四周像被罩了一层灰雾,胸腔里的那股压迫感越缩越紧,像空气被抽走,肺根本吸不进气。她张着嘴拼命呼吸,喉咙却只能发出短促的嘶声,呼吸每一下都带着疼。她的手指开始发抖、发冷,握不住桌沿,接着脚下一软,整个人慢慢往地面滑,侧倒在地上她的脸色在几秒内转得惨白,唇边泛出淡青色,眼睛睁着却已经无法聚焦。她试图再咳一下,却只咳出更浓更深的血丝,胸口随着每一次呼吸剧烈起伏,最终连起伏也变得越来越弱。学生们慌了,有人冲出教室,有人扶住她的肩,找来的老师立即呼叫了救护车,将她紧急送往医院。



张莉在急诊入院后,先行胸部CT,影像显示双肺下叶散在多发结节影,最大一枚位于右肺后基底段,约2.6cm×2.2cm,边缘呈毛刺状,周围伴轻度胸膜反应及少量胸腔积液;部分小结节呈磨玻璃样密度,血供信号较丰富。随后行PET-CT,见右侧胸膜下结节代谢活跃,SUV明显升高,同时第八胸椎及右侧肩胛内侧缘可见代谢异常灶,提示可能存在远端播散。同步复查肿瘤标志物,CEA升至82.7 ng/mL(术后曾稳定在3.1),CA15-3升至165 U/mL(术后曾为21.4),提示体内肿瘤活性显著增强。结合既往乳腺癌病史、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液指标变化,最终确诊为乳腺癌肺转移并伴骨转移进展。

医生立即向家属说明病情,随即为张莉安排住院,启动转移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先使用静脉化疗联合内分泌抑制,并加上控制骨痛的药物。治疗第一周,张莉出现明显恶心、呕吐、乏力,血象快速下降,白细胞计数降至2.3×10⁹/L,只能暂停继续化疗并改为升白和支持治疗。但呼吸状况仍持续恶化,胸片提示胸腔积液增多,她呼吸急促,平躺时胸口像被压住一样,夜里咳嗽常伴血丝,喉间带腥甜味。为了缓解气促,医生给予高流量湿化氧和镇痛方案,但效果有限。

入院第十日,张莉呼吸困难显著加重,血氧降至80%以下,意识开始模糊,呼吸呈短促浅快,胸廓起伏紊乱。抢救团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升压、补液和胸按,但心率越来越乱,血压逐步下滑。在持续抢救四十余分钟后,心电监护逐渐呈直线。张莉最终因乳腺癌肺转移并发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于下午3点42分宣告临床死亡,终年44岁。

张莉去世的消息传出的那一刻,家属几乎难以接受。她丈夫整个人像被抽掉力气一样往下坐,双手捂着脸。他的嗓子发干,却还是嘶哑着喊出来:“她不是好好的吗?指标不是一直正常吗?为什么说转移就转移了?我们到底哪里做错了?”



她妹妹眼睛哭得通红,手里还攥着张莉的复查单,纸角都被揉皱了:“你们不是说手术干净、恢复良好、复发风险低吗?她天天吃药、天天锻炼,连调料都按你们要求换成清淡的,她有一点没配合过吗?”家属越说越激动,情绪濒临崩溃。有人开始砸着病房门,声音发抖:“她才44岁啊,她那么怕复发,每天记着你们的话一句不敢忘,到底是什么害了她?”

医生安抚完家属情绪后回到办公室,心里同样沉重。他重新调出张莉术后到这次入院之间的所有随访记录,从彩超、肿瘤标志物到内分泌指标,一张张对照着看。手术切缘干净、腋窝淋巴未见转移、CEA和CA15-3长期保持在理想区间,甚至连术区皮瓣恢复都算标准范本。康复期间,她按要求长期口服内分泌药物,剂量规律,没有间断记录。饮食建议、运动计划、情绪管理,她都做得近乎教科书般标准。医生缓慢翻页,越看心里越发不安。按理说,这样的病例,复发和转移的概率本不该如此迅速和凶猛。

医生最初的直觉是:是不是没按时吃药?或者私下里有不良饮食、作息紊乱、情绪波动这些干扰因素。他再次约见家属,耐心询问张莉术后这两年的生活细节。家属说得很肯定:张莉几乎把医生的叮嘱变成了日常准则。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出门散步三十分钟,午后做上肢拉伸,睡前做呼吸放松训练;三餐清淡,主食粗粮为主,肉类只选清蒸鱼或白煮鸡胸,油盐严格控制;不碰任何补品,不尝试偏方;药按时服用,从未漏过一粒。甚至连超市购物,她都要反复查看配料表,怕误摄入雌激素类添加成分。



医生一边听,一边回想先前复查报告中那些稳定得近乎理想化的指标。他意识到,张莉并不是依从性差的患者,恰恰相反,她是那种严格执行每一条医嘱、比大多数患者都自律的人。这样的生活管理,可以说几乎无可挑剔。

医生继续往生活细节里追问,问到有没有额外的保健品、偏方、补剂时,张莉的丈夫忽然停了一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声音有些发涩地说:“她这段时间每天早上都会用温水冲一杯土蜂蜜水,说是对胃好、润喉、提高免疫力。是我亲戚寄来的,山里自己养的蜂,纯的那种。”

医生抬眼看了他一眼,继续询问:“喝了多久?每天多少量?”得知她坚持了一年多,医生沉默几秒,点点头,说:“蜂蜜里确实可能带有一定的植物激素和活性成分,长期大量摄入会对内分泌有影响,尤其是你爱人这种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类型,理论上是存在风险的。”

丈夫抓紧了裤缝,声音发抖:“那是不是……就是它害的?”医生轻轻摇了摇头:“以你们这种用量,就算是有影响,但也远远不至于单独引发癌细胞复发和大范围转移。”

医生反复翻看记录,依旧无法在治疗或生活管理中找到解释。他越想越不踏实,干脆将病例整理好,带着影像、随访记录和家属提供的生活细节,去找科室主任会诊。主任看完资料,眉头同样微微锁紧,轻声道:“单纯蜂蜜水不该带来这么剧烈的进展。除非……”话没说完,他抬眼看向张莉的丈夫,示意他把细节说得更具体些。



主任问得很细:“每天怎么冲?是温水还是热水?蜂蜜从哪取?有没有过滤?瓶子开封多久?有没有混其他东西?”张莉的丈夫一开始答得很随意,可说着说着,突然自己也怔住了。主任的眼神在那一瞬明显一紧,没有继续追问,只缓缓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一口气:“问题,就出在这个细节上。”

他低声叹息:“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蜂蜜虽不是发物或禁品,张莉的作息无可挑剔,饮食也很清淡,但她在喝蜂蜜水的同时还忽视了3个关键细节,这3点在临床上也很常见,很多乳腺癌术后患者也和张莉一样,以为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够了,却不知道这3个被人视为无伤大雅的小动作,会让病情悄然积聚,结果让肿瘤细胞在体内被激活、卷土重来啊……”

每天喝的蜂蜜水本身问题不大,关键是张莉使用的是“土蜂蜜”,没有经过过滤和成分检测。土蜂蜜中混入大量来源不明的野花花粉,而某些野生植物花粉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进入体内后会参与受体竞争。张莉本身属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类型,癌细胞对激素信号反应极敏感。长期每日摄入,虽然量不大,但持续刺激足以改变体内激素微环境,使原本处于“休眠”或被抑制的残存癌细胞重新进入活跃增殖状态。这种过程往往悄无声息,不会在短期复查指标中体现,一旦形成新的转移灶便呈快速进展。

张莉习惯用刚煮开后稍微放凉的热水冲蜂蜜,方便溶解,但蜂蜜中天然酶类和活性化合物在高温下会发生改变。有研究显示,部分土蜂蜜在高温条件下会促进糖类和蛋白类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过氧化产物及具有促炎作用的小分子代谢物。这类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使正常组织处于慢性微炎症状态,削弱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对一般人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对术后依靠免疫监控来抑制肿瘤复发的患者来说,这种持续刺激会直接降低免疫防御阈值,让肿瘤细胞获得可乘之机。

张莉将土蜂蜜长期储存在厨房台面上,瓶口开封后未冷藏保存,也没有定期更换或检查质量。土蜂蜜易吸潮发酵,尤其是在温度波动较大的环境中,微生物群落会发生变化,滋生酵母菌和耐糖型细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乙醛等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会进一步改变体内的酸碱平衡和代谢环境,同时促使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黏附、侵袭和转移的条件。对于原本术后肿瘤已被部分清除但仍存在微小残留灶的患者,这样的微环境变化足以让癌细胞重新获得生长优势,从而出现肺和骨的快速转移。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08):609-680.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19.08.009.
  2.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68-674.
  3. 万崇华,张冬梅,汤学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05):298-300.

(《陕西一女老师乳腺癌喝土蜂蜜水,8个月后肺转移走了,医生:治疗期间疏忽了3点》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7 12:23:43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锅子篮球
2025-11-07 21:24:45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全城探秘
2025-11-04 16:33:03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07 11:53:07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07 09:54:54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07 21:30:45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晨枫老苑
2025-11-06 10:40:47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叶飞飞情感屋
2025-11-07 18:54:15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数据宝
2025-11-07 20:04:04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青烟小先生
2025-11-07 21:22:05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Kerry哲学
2025-11-07 11:14:56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刀锋体育
2025-11-07 10:08:57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游民星空
2025-11-07 11:10:10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23:18:07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7 00:19:08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2025-11-07 22:52:49
刘哥谈体育
刘哥谈体育
分享三国小视频
313文章数 61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10月25日推广

旅游要闻

遇见五台山:从自然奇景到佛国古刹,每一步都是心动

亲子要闻

爸爸运动的时候顺带把九月龄宝宝的感统训练一起做了!

教育要闻

集团化办学大动作,北京这个区将打造“四纵十三横”体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