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 52 岁,以前是小区里出了名的 “热心肠”,每天早上会去跳广场舞,周末还会约上老姐妹去公园散步,给孙子做小点心更是她最开心的事。可最近两个多月,大家发现王阿姨像变了个人。
广场舞队伍里没了她的身影,老姐妹喊她散步,她总说 “没力气,不想去”,孙子吵着要吃她做的小饼干,她也只是摇摇头说 “改天吧”。一开始家人以为她是前段时间帮女儿带孩子累着了,让她多歇几天,可慢慢发现不对劲 —— 王阿姨连买菜都觉得麻烦,经常坐在沙发上发呆,问她怎么了,她也只是说 “没什么,就是心情不好”。
![]()
女儿不放心,陪王阿姨去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了解情况后提醒,王阿姨这些表现,可能是抑郁的早期信号。生活里,很多人会把这种情绪波动当成 “心情不好”“累了”,但其实有 3 种心理表现,要是持续一段时间,千万别不当回事。
第一种表现:对喜欢的事突然 “提不起劲”
以前能让自己开心的事,突然就没了兴趣 —— 爱追剧的人,打开视频软件翻来翻去,最后关掉说 “没意思”;喜欢养花的人,看着花盆里的草长高了,也懒得去修剪。甚至连吃以前最爱吃的东西,都觉得 “没以前好吃了”。
医生解释,这不是 “矫情”,也不是故意不想做,而是心里像少了 “开心的开关”,就算做了以前喜欢的事,也感受不到那种愉悦的劲儿。就像原本充满电的玩具,突然没了电,不是玩具坏了,是 “能量” 跟不上了。
医生提醒:如果这种 “提不起劲” 的状态连续超过两周,哪怕只是以前很简单的快乐(比如听首歌、晒晒太阳)都没感觉,一定要多留意,别觉得 “过几天就好”。
![]()
第二种表现:总觉得 “心里累”,歇着也缓不过来
不是干了重活那种 “身体累”,而是早上醒来就觉得没精神,哪怕躺一整天,还是觉得 “心里沉得慌,没力气”。比如以前早上 7 点就能起床收拾家务,现在能躺到 9 点,起来后连穿衣服都觉得麻烦;朋友约着出去,明明没做什么事,却觉得 “好累,想赶紧回家躺着”。
王阿姨就有这样的感受,她跟医生说:“我也没干什么活,可就是觉得累,不是身上累,是心里累,像揣了块石头。” 医生说,这是情绪上的 “耗竭”,就像手机明明还有电,却总是卡顿、开不了应用,心里的 “能量电池” 空了,光靠 “歇着” 很难补回来。
医生提醒:如果这种 “心里累” 持续超过一周,还影响了正常吃饭、睡觉,别硬扛着,跟家人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找医生聊一聊,别觉得 “忍忍就过去了”。
![]()
第三种表现:老往坏处想,越想越钻牛角尖
比如孩子放学晚了 10 分钟,就忍不住想 “是不是路上出事儿了”;工作上犯了个小错,就觉得 “领导肯定觉得我没用,要开除我了”。甚至看到天气不好,都能联想到 “今天肯定要倒霉”,越想越焦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很多人会说 “这就是想太多”,但医生解释,这不是 “小心眼”,而是情绪像被按下了 “负面按钮”,看事情只能看到不好的一面,自己也控制不住。就像戴了一副黑色的眼镜,看什么都是暗的,不是世界变了,是自己的 “情绪滤镜” 出了问题。
医生提醒:如果经常这样 “钻牛角尖”,想完之后还会心慌、胸闷,甚至影响睡眠,别不当回事,这可能是情绪在提醒你 “需要调整了”,早点关注,就能早点把 “负面滤镜” 摘下来。
![]()
最后医生强调,抑郁不是 “矫情”,也不是 “想开点就好”,它就像身体会感冒一样,情绪也会有 “不舒服” 的时候。早期的这些心理表现,就是情绪在 “打招呼”,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 比如跟家人聊聊天、去公园走一走,或者找专业的人说说心里话,大多都能慢慢好起来。别等这些 “小信号” 变成 “大麻烦”,才想起重视,关心自己的情绪,和关心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