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我一天最多写一篇文章,除非福建舰官宣入列,刚写完朱大帅上岸,结果朋友们的信息一个接一个轰炸过来,看来今天必须加班了,而且看相关报道,有些此前从未被官方证实过的消息,这次也石锤了。
2025年11月5日,现代世界海军的历史将以这一天为分界,写出全然不同的两截!我们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作战序列!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二能够完成八万吨级大型航空母舰建造全流程的国家、世界上唯二具备弹射起飞阻拦降落型大甲板航空母舰全部子系统自研能力的国家。
如果考虑到大洋彼岸的对手用时十多年也没法儿让第二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出海航行试验,我们甚至可以在不远的未来把“唯二”变成“唯一”!
![]()
福建舰正式入列
好了,抒情点到为止,大家可以一边好吃好喝庆祝,一边来看我给大家奉上的福建舰入列细节干货解析,就当是下酒菜了。
首先,新华社的报道原文直接证实了福建舰设计过程中的方案变动。
大家此前应该都有所耳闻,坊间传言,蒸汽弹射先行开展、马伟明院士的电磁弹射后来才通过“实机竞标”说服众人,福建舰还因为这个停工了一年等新方案。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地说,这事儿的确发生过,新华社报道里特别指出,“亲自决策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足以见到这个决定多么重要,正是有这份胆魄和自信,我们才能完成率先电磁弹射回收第五代舰载战斗机的弯道超车。
其次,根据目前央视新闻等账号发布的“高清”画面,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此前从未被证实过的重要信息,或者说对军迷们有意外之喜。
比如,在第一个的全景镜头中,我们能看到斜角甲板直升机起飞位上停放了2架带短翼的直-20,我当时看的时候还没太在意,毕竟此前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直-20J也带短翼嘛,但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个给了特写——这两架中靠前的那架是大家心心念念的专业反潜型直-20F!它终于服役了!
![]()
直-20F出现在全景镜头里
![]()
直-20F特写
大家可以从上面这个特写镜头里看到它“下巴”上那个圆盘形状的反潜直升机标志性的搜索雷达整流罩,以及侧面突出的气泡形观察窗,以及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直-20F是对直-9C/D/F的全面升级。
它右侧短翼上挂载了2枚鹰击-9轻型反舰导弹,左侧肯定也有这个能力,比起此前直-9系列因为吨位太小所以没法儿兼顾多用途载荷和航程的窘迫,10吨级的直-20F让我们海军的航空反潜能力直接跃升了一个台阶。
而且大家还要注意一点,当年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时,甲板上是少不了直-8系列大型直升机的,但是福建舰的这个全景里的确没有出现直-8或者直-18。
原因也很简单,直-18警戒直升机的位置被正儿八经的固定翼空警600预警机替代了,直-18F反潜直升机的位置被体积更小、适装性更好的直-20F替代了。
这显然会让福建舰的舰载机联队编成更加“专机专用”,也能容纳更多的舰载机,达到战斗力的双重提升。
![]()
再看一遍全景,舰首两个起飞位分别停着歼-35和歼-15T,三号起飞位前停着空警600,后面还有一架歼-15DT电子战机,舰岛前方也停着一架空警600
暂时有点遗憾的是,目前放出的官方画面还不够多,画质也比较一般,不过昨天军迷之眼账号说他们参加了这个入列仪式的摄影工作,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之后说不定会有高清画质的专题片放出。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福建舰首次出海的时候,当年人民海军可是毫不吝啬地放出了4K高清,所以我们稍安勿躁,继续等待,有任何新的信息我都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深度解读。
对了,综合各方报道来看,福建舰大概是2016年动工的,从动工到服役,只用了区区九年时间,虽然比六万吨的山东舰多用了三年,但如果考虑到电磁弹射方案的修改和此前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可以说我们的航母建造技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突破,能以更高的效率完成高难度大吨位的航母建造。
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目前已经有相当部分舰体模块入坞组装成型的下一艘航母大概什么时候能够下水了。
至于大洋彼岸——不用我多说了吧?CVN-79肯尼迪号航空母舰2015年就动工,到现在还在船厂里泡着没出过海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