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雅安11月7日电 (袁曼倪)11月7日,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雅安市天全县召开,标志着这项四川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受益最广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正式进入建设阶段。作为国家“两重”项目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它的启动将为成都平原经济区注入稳定“水动能”,对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动员大会现场。四川省水利厅供图
引大济岷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历经数十年论证推进,先后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国家级规划,今年10月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今天终于迎来建设启动的关键节点。
据悉,引大济岷工程从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取水,蜿蜒穿越至成都平原,构建起“一总两干”的输水格局——总干线133千米,南干线103千米,北干线25千米,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61千米,其中隧洞占比超58%(151千米),堪称“地下输水长城”。工程设计年引水量15.23亿立方米,取水口设计引水流量80立方米/秒,覆盖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内江、雅安、眉山、资阳共8市43县(市、区),受益人口3413万人,供水范围与成都平原经济区高度契合。工程总投资575亿元,总工期96个月,建成后将成为四川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核心组成。
引大济岷工程并非简单的“输水工程”,而是集民生保障、生态修复、经济赋能于一体的战略载体,其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四川水资源配置格局。
![]()
施工现场。四川省水利厅供图
工程建成后,将与都江堰供水工程形成双水源水网体系,结束成都平原“单水源依赖”历史,新增灌溉面积1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1万亩,为“天府粮仓”筑牢灌溉保障网。
工程连通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推动成渝地区生态廊道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调蓄能力,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同时,工程还将有效改变成都、德阳等8市43县(市、区)水资源短缺的发展瓶颈,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提供稳定水源,预计可支撑区域GDP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
引大济岷工程的建设启动,是四川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随着工程逐步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全国水网布局,推动“千河之省”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持久动力,让更多群众共享水利工程带来的民生福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