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岛》记者 周昊 广州报道
11月7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启幕,多年未在官方活动正式露面演讲的京东集团创始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在演讲中,刘强东不仅回顾了京东进军物流领域的初衷,还对未来物流配送场景有着新的期许。
刘强东透露,明年4月京东将建设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站。“上面起降无人机,下面是无人配送小车,里面直接由机器人装载货物。”他表示,京东将跟大量机器人企业合作,希望最后50米会由社区的机器人到社区门口,从无人车上把包裹拿过来,解决小区配送物流的最后一步。
刘强东还称,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来快递配送也不需要人参与,机器人通过授权后可自动打开用户大门送货。未来也会有大量新的服务产业的机会,如人文、艺术、旅游以及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以旅游为例,未来5年时间全球旅游市场可能会有10倍的增长,这些领域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在回顾过往时,刘强东表示,京东入局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彼时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大幅高于发达国家,其中最核心原因是货物的无组织流动,即搬运次数太多。
2006年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超过18%,而在当时,欧美国家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整个国家GDP的比值只有6%~8%,日本的这一比重甚至只有不到6%,如此高企的社会化物流成本会导致国家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低效的物流也蚕食了大量的企业利润。
而自京东进入物流行业以来,一直通过“把商品放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减少搬运次数和搬运距离”来降低这一成本。
刘强东表示,2024年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是14.1%,假如能把这一比重进一步降低到只有6%,这意味着一年之内将为企业节省出数万亿元的净利润,企业利润的增加可以推动技术的进步,人才的培育,也可以让员工得到更好的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
刘强东坚信,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未来5年内整个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能降到10%以内,“也就是未来5年的进度可能会超过过去10年,甚至15年的进度。”
2007年,京东开始自建物流体系,以仓储和配送为核心,逐步建立全国性物流网络,截至2025年6月底,京东物流全国仓库总数已超3600个,拥有一线员工超66万人,京东物流也是唯一一个为包括快递员、全职骑手在内所有一线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
202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并从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编辑 | 方俊杰
终审 | 苏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