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如中国早前预判的那样,局势正朝着预料中的方向发展。
2. 日本与韩国,这两个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矛盾的邻邦,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最终还是迈出了联合的关键一步。尽管两国之间积怨已久,但在外部战略压力面前,地缘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搁置分歧。
3. 然而,就在李在明刚刚表示将于明年访问日本之际,高市早苗随即做出挑衅性举动,令整个东亚外交格局再度陷入紧张——此刻,韩国必须做出明确抉择。
![]()
4. 2025年10月底,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时任韩国总统李在明与刚上任数日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媒体镜头前握手言欢、笑容满面,仿佛真有“破冰”之意。可短短几小时内,一场本应缓和关系的会晤,却因后续事件迅速演变为地区风波的导火索。
![]()
5. 实际上,日韩之间的关系始终建立在复杂的双重基础上:地理相近、产业互补,尤其在半导体、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深度交织,彼此供应链难以割裂;但一旦触及历史问题,诸如殖民统治、战时劳工赔偿、独岛(竹岛)主权争议等敏感议题,情绪立刻升温,对抗态势随之浮现。
6. 这些年来的互动模式几乎形成了一种周期性规律——时而缓和,时而紧绷,从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与互信。

7. 回顾近年走势,文在寅执政时期坚持要求日本政府对二战期间强征劳工作出正式道歉与直接赔偿,立场强硬,导致双边关系一度跌至谷底,高层沟通机制近乎瘫痪。
8. 而尹锡悦上台后彻底转向,宣布由韩国政府设立基金代为赔付受害者,实质上为日本卸下了政治包袱。此举虽缓解了外交僵局,却被大量韩国民众批评为牺牲民族尊严换取现实利益,背离了正义诉求。
![]()
9. 李在明早年担任国会议员期间,以敢于直言著称,尤其在日本历史修正主义言论出现时,总是第一时间发声批判,被视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反日派”政治人物之一。
10. 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他也曾借助这一形象争取民意支持,外界普遍预期他若当选将延续强硬路线,甚至可能重启历史争端议题。
11. 可令人意外的是,自其就任以来,在劳工赔偿问题上始终保持沉默,既未重提追责,也未推进新的解决方案,态度模糊不清,引发国内外广泛猜测。
12. 相比之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则是政坛典型的右翼代表人物。她不仅是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更是长期活跃于保守势力核心圈层,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公开表达对日本殖民扩张行为的美化倾向,与此前倡导“亚洲和解”的温和路线截然不同。
![]()
13. 她的当选之初便引起韩国社会高度警惕,舆论普遍担忧日韩关系或将重回冷对抗状态。
14. 此次APEC峰会前,外界原本预计两人见面最多维持表面礼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因历史问题爆发言语冲突。未曾想到,李在明竟在公开场合称赞高市早苗“能力出众、视野开阔”,并强调双方“拥有高度一致的战略认知”。
![]()
15.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主动提出计划于2026年访问奈良县——高市早苗的政治故乡,并提议建立常态化“高层互访机制”。后者欣然接受,现场气氛热烈,宛如盟友重聚。
16.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美日韩三方同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华盛顿亟需东亚两大盟友协同行动,才能有效遏制所谓“区域挑战者”的影响力扩张。
17. 若日韩持续内耗,则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部署将大打折扣,基地共享、情报互通、联合作战等构想也将成为空谈。
![]()
18. 因此,今年以来,美国频繁出面协调,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三边联合军演,并召开多轮高级别安全对话,目的就是促成日韩军事协作常态化。
![]()
19. 而日韩各自也有现实考量:日本意图借美国纵容之机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加速迈向“正常国家”。去年已将防卫开支提升至GDP的2%,未来还计划引进远程打击武器、扩建海外军事据点,野心昭然若揭。
20. 韩国方面则面临来自朝鲜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仅2025年下半年,平壤就进行了十余次弹道导弹试射,部分型号具备打击本土全境的能力。李在明迫切需要美方提供延伸威慑保障,不敢轻易挑战美国意志。
21. 同时,经济层面的压力也不容忽视:美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盟友的负担转嫁力度,无论是驻军费用分摊比例,还是钢铁铝产品关税安排,均向日韩施加了巨大压力。即便曾经的亲密盟友,在特朗普时代也曾遭遇单边制裁。
22. 当前拜登政府虽强调“盟友优先”,但仍持续敦促日韩承担更多防务成本。在此背景下,暂时搁置历史纷争、优先深化经贸与安全合作,成为双方看似无奈却又务实的选择。
![]()
23. 李在明提出的“分歧管理、合作先行”策略,本质上即是希望通过功能领域合作积累互信,逐步淡化政治对立。换言之,“先做生意,旧账往后放”。
24. 外界一度认为这次峰会标志着日韩关系迎来新一轮“暖春”,不料变故突生——高市早苗旋即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瞬间打破所有幻想。
25. 就在与李在明会谈结束的次日,即10月31日,她在APEC会议期间秘密会见了台湾地区前副行政院长林信义。
![]()
26. 不止如此,她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合影,并公然将林信义称为“总统府资政”,这一称谓明显带有政治意味,严重违背国际共识。
![]()
27. 根据APEC明确规定,台湾只能以“中国台北”的名义作为经济体参与,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操作或官方往来。高市早苗此举无疑是在试探红线边缘跳舞,客观上为“台独”分裂势力提供了非法背书。
![]()
28.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前一天,她还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晤,郑重承诺将继续恪守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精神,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
29. 结果不到24小时,便公然违背承诺,言行相悖之剧烈令人咋舌。所谓“外交失误”的说法难以服众,实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测试。
30. 毕竟,高市早苗早在竞选期间就多次赴台交流,主张强化“日台非官方关系”,只是当时为避免影响组阁进程而有所收敛。此次选择在多边场合高调亮相,显然是有意为之,意在探知北京的真实反应底线。
![]()
31. 然而她低估了中方的决断力。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罕见地点名批评高市早苗,明确指出其行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向‘台独’分子释放危险信号”,并宣布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
32. 在中国外交语境中,直接点名现任外国领导人极为少见,通常只用于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此次措辞之严厉,足见事态已触及核心利益红线。
33. 而最尴尬的角色,无疑是李在明。
![]()
34. 他刚刚与高市早苗共同营造出“兄弟同心”的友好氛围,转眼对方就做出严重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如今他不仅颜面尽失,更陷入两难困境:若继续推进对日合作,无异于默认甚至间接支持错误言行,必将招致中方不满;可若立即划清界限,则等于否定自己刚刚达成的外交成果,国内政治信誉也将受损。
![]()
35. 必须认清的是,中国是韩国无可替代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高达3682亿美元,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量近四分之一。
36. 在关键技术领域,韩国对中国依赖程度极高:半导体对华出口占比达30%至60%,其中三星位于西安的NAND闪存工厂贡献全球产能的40%;镓、锗等关键稀有金属一旦被中方实施出口管制,韩国芯片生产线将面临全面停摆风险。
![]()
37. 此外,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面板、动力电池所需的核心原材料,超过80%来自中国供应;造船业虽为韩国传统优势产业,但船用钢材、阀门、电缆等关键部件仍严重依赖中国厂商,替代方案将导致成本上升至少10%以上。
38. 一旦中韩关系恶化,韩国经济体系将承受巨大冲击,绝非短期可化解。
39. 反之,若彻底中断与日本的合作,同样代价高昂:不仅辜负美国战略期待,使其在印太布局中失去支点地位;同时也会削弱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的三方协同能力,国家安全屏障将出现缺口。
![]()
40. 更重要的是,当前日韩走近本就是基于外部压力下的权宜结合,缺乏深层互信基础。所谓的“团结”,不过是面对共同威胁时的被动抱团,而非出于真诚和解意愿。
![]()
41. 这类基于短期利益构建的关系本就脆弱不堪,极易因个别突发事件而瓦解。高市早苗此次踩线之举,恰似一把利刃,直插这层薄如蝉翼的信任根基,使整座合作大厦摇摇欲坠。
42. 据悉,韩国总统办公室目前对相关提问一律回应为“正在密切观察事态发展”,拒绝作出实质性表态,显示出内部决策层的犹豫与混乱。
![]()
43. 而现实局势已然清晰:高市早苗敢于冒险触碰红线,说明其背后有政治算计支撑;中方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后续必将采取一系列外交、经济乃至技术层面的反制措施。
44. 李在明眼下唯有重新评估三方关系的平衡点,在不得罪中国的前提下,尽可能维系与日本的有限合作,同时避免被卷入更大的地缘漩涡。
45. 若处理不当,轻则执政支持率暴跌,重则错失区域经济整合机遇。毕竟当今东亚区域合作框架,如RCEP、供应链重构、绿色能源转型等重大议程,离开中国的参与根本无法推进。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高市早苗执意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中方坚决反对、强烈抗议
光明网——李在明与高市早苗举行首次会晤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