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开行情软件,有机硅板块又双叒叕暴涨了。东岳硅材那个20cm的涨停板晃得我眼睛疼,朋友圈里晒单的、哀嚎的、装死的众生相,活脱脱一部A股浮世绘。这场景让我想起上周在陆家嘴某券商策略会上,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的老股民拉着我问:"老师,都说牛市来了,我怎么越炒越亏?"
一、4000点上的"鬼打墙"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那天,我特意去营业部转了转。大厅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氛围——有人盯着红彤彤的大盘指数傻笑,更多人对着绿油油的持仓列表骂娘。这让我想起2020年那波行情,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数据不会骗人:4月7日到10月30日,指数涨了19.6%,但只有40%的个股跑赢大盘。更讽刺的是,4200只上涨个股中,4000多只振幅超过30%。这就好比参加马拉松,裁判吹哨后才发现其他选手都骑着共享单车——你吭哧吭哧跑半天,连车尾灯都看不见。
![]()
化工股的狂欢更是个黑色幽默。黄磷涨7%、氯化亚砜涨19%、环氧氯丙烷飙40%,这些数字在研报里金光闪闪,落到散户账户上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广发证券那帮分析师说得头头是道,可没人告诉你这些涨价消息传到散户耳朵里时,机构早就布局完毕等着收割了。
二、焦虑制造机的运行原理
我认识个老韭菜,每天开盘前要焚香沐浴,收盘后必看《易经》解盘。有次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看这个MACD金叉,标准的青龙出水!"结果第二天该股直接来了个"潜龙勿用"——跌停。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投资方式,在散户圈子里比比皆是。涨了怕踏空,跌了怕套牢,赚了怕回吐,亏了怕深套。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老太太,每个方向都是红灯。
![]()
去年我用量化系统扫描过两组经典案例:
股票A:中阳线突破,技术派高呼"主升浪",但量化数据显示机构库存持续消失
股票B:温吞水走势,论坛里骂声一片,但机构库存却稳如老狗
结果如何?股票A之后跌去30%,股票B三个月慢牛上涨45%。这就像赌场里玩21点,庄家的底牌早就被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只有散户还在靠猜。
三、撕开K线图的皇帝新衣
很多人以为我在复旦读金融时学的都是什么高深理论,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行为金融学课上那个实验——给两组人看同样的走势图,只是坐标轴刻度不同,结果80%的人做出了相反判断。这特么哪是技术分析?根本是视觉欺骗!
![]()
现在的量化系统早就实现了交易行为分离。就像法医能通过伤口判断凶器,我们通过订单流能识别机构动作。某次我跟踪到某化工股出现典型的"钓鱼单"模式——在买一挂大单制造支撑假象,实际在卖五悄悄出货。第二天该股果然跳水,论坛里一片"毫无征兆"的哀嚎。
![]()
四、给困在迷宫里的人一只手电筒
上周那个有机硅涨停潮,我的系统提前三天就捕捉到异常。不是靠什么内幕消息,而是监测到行业ETF出现持续的大单吃筹。这就像看到蚂蚁搬家知道要下雨——自然界最朴素的预警系统。
![]()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市场永远在进化,但人性弱点亘古不变。那些盯着分时图心跳加速的时刻,那些听着小道消息两眼放光的瞬间,都是庄家精心设计的捕兽夹。而量化数据的价值,就是给这些原始本能装上防火墙。
今天早上看到有机硅又创新高时,我突然想起《股票作手回忆录》里那句话:"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永远不会改变。"但我想补充半句——除非你开始用数据思考。
声明:本文所涉市场信息及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旨在分享交流投资方-。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案例演示,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金融市场风险莫测,请读者理性决策。若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再次强调:本人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组,所有以本人名义推荐个股或指导操作者均为诈骗行为。投资之路道阻且长,愿与诸位共同探索数据驱动的理性投资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