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通背拳第九代传人赵鸿刚,跑去沙特参加了世界扇耳光大赛,结果被人三巴掌扇晕在擂台上,差点给扇死。说实话小伊我也是这几天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这个事儿的,看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小伊自然也对这个赵鸿刚产生了兴趣,去找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视频。
我们今天就来深入扒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徒手拍弯扳手的“武术大师”,到了真擂台上,连三巴掌都扛不住?这背后到底捅破了多大的一个泡沫?

首先我想聊一个问题,很多人,尤其是网上那帮“传武吹”,天天把传统武术捧上天,张嘴闭嘴就是“内力”,闭嘴就是“杀人技”,这真的是太可笑了,说这个话的人,真的是一点都不懂。
你看看这次的主角,赵鸿刚。他是谁?他是“鸽武缘”陈阔的大弟子,祁家通背拳第九代传人,在参加比赛之前,这师徒俩在短视频平台上是顶流网红,吸粉无数。
他们天天在干嘛?表演!他们是“扳手圈的噩梦”,今天用掌拍弯一个扳手,明天再给它拍直了;要不就是拍碎砖头、砸爆西瓜等等。他们拍视频的台词一般都是:“这锥子一般人受不了”,“这力量杀进你骨子里”;说鸽武缘的掌力,300斤的壮汉都扛不住。
这套东西,你看着眼熟不?这就是传统武术大师们的标准套路,这根本不新鲜。你还记得那个隔空打人的闫芳大师吗?她要打只跟自己的粉丝打,一个能打十个,你还记得那个“闪电五连鞭”的马保国老师吗?

这套系统的核心功能,就不是为了格斗,而是为了表演,为了“人情世故比胜负更关键”。他们为什么坚决不打外人?因为马老师的前车之鉴太惨烈了,你一旦上台,你那点三脚猫功夫立马就暴露了。你这么脆败,谁还来交钱学啊?你的生意不就全完了吗?所以“过于强大、不便展示”就成了最体面的借口。
皇帝的新衣,被一巴掌扇没了
但是,赵鸿刚不一样,他是真去了,他真敢去参加这个比赛。
他参加的是个什么比赛?叫“PowerSlap”(耳光力量),是UFC总裁白大拿搞的职业赛事,这不是街头混混打架,这是个正规联盟,背后是UFC的资源和美国的转播商。
赵鸿刚的对手是谁?哈萨克斯坦的阿曼塔耶夫,人家是拥有15年职业拳击执教经验的专业人士。
然后,这场“武术大师”对“职业拳击手”的表演,就开始了。
说被KO都算好听的,那场面,简直就是“打到妈都不认识”。
![]()
第一回合:猜硬币,对手先手。阿曼塔耶夫站稳了,一巴掌过来,赵鸿刚的眉弓当场就打开了,血流如注。你看慢镜头回放,人家那发力模式,是标准的大摆拳姿势。下蹲、屈髋、拧腰、转肩,全身的力量从腿到腰再到手掌,是靠腰胯驱动的。
轮到赵鸿刚还击:你再看他的发力方式。他也有屈膝,但那是为了把架势拉开,他没有旋转身体,没有核心发力,基本上就是“甩了个鞭”,胳膊一抡就上去了,像“拍蚊子”,这就是他们吹嘘的“鞭劲儿”,这玩意儿听着响,抽得红,但那是表面伤害,根本形不成对大脑的震荡。

对手的“表演”:对手挨打的时候,还“战术性犯规”,缩脖子躲了,裁判判罚,让赵鸿刚补打,因为对手连续犯规,赵鸿刚整场比赛比对手多打了两巴掌,一共打了四巴掌。
结果呢?赵鸿刚四巴掌扇过去,对手的脸都没红,他那“能拍弯扳手”的通背拳,连人家的防都破不了。
第二回合:对手又是一巴掌,赵鸿刚的左眼直接肿得看不清了,对手用力太猛,甚至把自己的胳膊都打伤了。
第三回合(终局):对手因为右手受伤,换了左手。这时候最可笑的一幕发生了:赵鸿刚的师父鸽武缘,在场下居然说“好好好,这下赢定了”。他以为人家左手没劲儿!这暴露了他们对现代竞技的无知到了惊人的程度。人家职业选手,左手照样是标准的屈膝屈髋转体,啪!这一巴掌没打脸,是奔着下巴去的,这是格斗里的“致晕点”。
赵鸿刚当场“强制关机”,直挺挺倒地,昏迷了。

赛后的数据最打脸:数据显示,赵鸿刚三回合平均击打力度为287公斤,而对手达到了412公斤,在不允许闪避的规则下,这种力量差距被无限放大了。
赛后赵鸿刚报了平安,说没有脑震荡,只是颧骨有点骨裂,眼眶缝了5针。
戳破泡沫:“虚拟自豪”的破产
赵鸿刚输了,然后呢?网上那帮人就炸锅了,各种借口的花式大赏就开始了。
“犯规派”:说对方是“犯规崽”。什么缩脖子了、脚后跟离地了、偷偷切颈动脉了、利用规则了。
“有种派”:说“有种别扇耳光,放开打一架”;“功夫是杀人技,不是用来比赛的”;“有种让我们杀一个人试试”。
“不代表派”:说“赵鸿刚不能代表鸽武缘”;“鸽武缘不能代表通背拳”;“通背拳不代表传统武术”;“真正的宗师不会出场”。
这简直是可笑至极,为什么人类下围棋下不过AI,大家坦然接受;一到了传统武术这,就非要胡搅蛮缠呢?
![]()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这帮人有个“虚拟自豪公共账户”。
这个账户,是他们精神安慰的来源,这个账户只能存,不能取。你存一点自豪,说“老外的科技全靠抄《永乐大典》”;我存一点自豪,说“古希腊是伪造的”,存来存去,人人都觉得自己富可敌国。
然后赵鸿刚去比赛了,惨败。这就等于什么?等于你非要对这个“公共账户”搞一次现场审计,非要验资!你动了大家的核心资产了,这还不炸了锅?
所以你看,这看似是武术的事,其实是文化的事;看似是文化的事,其实是经济的事。说白了,就是你动了那么多人的“意念中的财富”,导致他们虚拟财富缩水了。
两个世界的对撞:巫术与科学
看懂了这一层,你才能明白,这不是一场比赛,这是一次系统对另一个系统的公开处刑。
第一套系统,是传统武术。它是前工业时代的农业世界产物。这个世界的特点,是一切都模糊,不可量化。什么叫“内力”?怎么用焦耳计算?什么叫“打通任督二脉”?用核磁共振能拍出来吗?都不能。
因为这套系统被发明出来,它的核心功能就不是格斗效率,而是“社会管理”。说人话,就是用一套玄之又玄的理论,构建一个“师徒-门派”的金字塔结构。在这个结构里,辈分和忠诚度,比你能不能打重要得多,它的战斗力,是包装,是营销故事,不是核心产品。
![]()
第二套系统,是现代搏击。它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产物,这个世界的特点,是一切都必须被量化,拳手一拳的力量有多少牛,他每天摄入多少卡路里,他的心率必须控制在什么区间,背后是一个由医生、营养师、数据分析师组成的团队,它剔除了一切模糊的东西,只有一个目标:在规则内,最高效地摧毁对手。
所以你明白了吗?让赵鸿刚去打耳光大赛,根本不是业余挑战专业,这是让一个靠烧香拜佛祈雨的部落巫师,去和气象局的计算机,比谁预测天气更准。
这不是比赛,这是两个时代的对撞,结果,早在撞击开始前,就已经写好了。
谁是赢家?谁是工具?
既然结果是注定的,为什么这场荒诞的戏还会上演?因为有利益。
我们用利益视角来解构一下所有玩家。
第一,主办方,白大拿和UFC。他们是精明的商人,白大拿把UFC那套“造神”、“获取流量”、“形成IP价值”的打法,重新玩了一遍,他需要开拓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怎么用最低的成本撬动这个市场?那就是制造话题。
还有什么比“现代格斗VS东方神秘武术”更有话题性的剧本吗?没有了。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符号,一个活的靶子。签下赵鸿刚,是白大拿推动这项赛事在国内一夜成名的关键一步,你看看抖音上的播放量,“赵红光ufc扇耳光大赛”的话题获得了6.2亿次播放,白大拿根本不在乎赵鸿刚的死活,他要的就是这个流量。
甚至,国内的格斗明星,比如张伟丽,跑去找鸽武缘“学艺”,你真以为是去学功夫吗?明眼人一看就是商业营销行为,但蠢货们看了真的会更自信。
![]()
第二,国内的传武圈子,以鸽武缘为首。鸽武缘这人很聪明,他才是“中华传武的顶级智慧”,他比马保国聪明,他研究明白了人性与心理学,他说自己“不会打,只会练”,专门收徒弟去比赛,他让徒弟去挨打,自己躲在后面。
这师徒俩对这个比赛的竞技水平和真实风险,无知到了惊人的程度。赵鸿刚赛前采访,说“扇巴掌大赛是我参加的最容易的项目了”,他完全不知道,这个比赛是会死人的,2021年,一个波兰选手就被击倒后脑出血死亡。医学界早就警告,这比赛极易造成脑震荡和脑损伤。
这师徒俩忙着拍引流视频,陷入“信息茧房”,他们是真的以为自己那套“拍扳手”的功夫能赢,他们为什么敢上?因为如果赢了,那简直就是名利双收,全世界都会来学通背拳,他的货不得卖疯了?。
结果呢?徒弟被打废了,师父鸽武缘火速改了签名,从“通臂拳传人”改成“信鸽爱好者”了,网上调侃说,鸽武缘被打成了“和平鸽”。
![]()
第三,赵鸿刚本人,他既是维护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他就像那个从小喝“神婆符水”长大的孩子,他每天拍铁砂袋,听着师父讲祖师爷的传说,他真诚地相信自己掌握了超凡的力量,他沉浸在这个集体幻觉里。
当外界的商业力量(UFC)给了这个幻觉一个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时,他根本无法拒绝,因为拒绝,就等于承认自己信了一辈子的东西,是假的。
所以你看,一个精明的商人,一群狂热的情绪消费者,和一个真诚的幻觉信仰者,三方合力,完美地把赵鸿刚这个工具人,送上了献祭台。
一记耳光,是打醒还是装睡?
这场闹剧,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一,立刻把你脑子里所有“不可量化”的东西,清理一遍。在你的工作中,有多少东西是凭“感觉”、凭“故事”、凭“我觉得”来判断的?所有不能被数据衡量的东西,都是脆弱的,它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像赵鸿刚的颧骨一样,不堪一击,这个时代,正在无情地淘汰那些活在模糊世界里的人。
第二,警惕任何把你当成“符号”的吹捧。当一群人莫名其妙地把你捧得很高,说你是“民族的希望”时,你一定要小心,你很可能正在成为一个工具人,他们不是爱你,他们只是需要你这个符号去实现他们的目的。
第三,也是我最想说的,重新定义“传统”。赵鸿刚的勇气值得佩服吗?当然!他敢上台,敢去实战,就比市面上99%只吹不打的“大师”强多了,他的眼神,直到被KO,都没有丝毫畏惧。
![]()
但是,光有胆子不顶用,马保国老师当初也有胆子,竞技体育,首先是专业精神。
赵鸿刚的惨败是好事,它戳破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嘴犟没用。
传统武术的精华是什么?是它背后那种自律、专注的哲学思想,是它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这是它的艺术价值。它的糟粕是什么?就是那套无法实战的格斗幻觉。
搞不过,就做成艺术,做成“非遗”,持续发光发热,不好吗?毛笔早就不用来写字了,书法老师不还过得挺好吗?何必非要拼“实用”和“杀人”呢?
这一记耳光,是在警告所有人:实力不是吹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规则不是用来抱怨的,是用来掌握的。
想要战胜对手,先碎掉自己那一点可怜的虚荣心吧。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