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有些国际风波,看似一则新闻,其实背后牵扯着大国博弈。2025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成了中美新一轮交锋的舞台,美国公开指责中国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所谓“军民两用”组件,要求中国立刻叫停。
中国代表的现场回应,既干脆又坚定。这场风波,究竟是怎么卷起来的?本期,我们一起拆解这场国际舆论战的来龙去脉。
![]()
利益碰撞
2025年11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例会原本聚焦也门局势,却因美国代表的一番发言,气氛骤然紧张。美国代表手中摆着一叠资料,言辞激烈地指控中国企业向胡塞武装间接输送了“军民两用”零部件——比如通讯芯片、导航模块、无人机部件等。
这些组件本身在市场上流通,但美国将它们定性为“武器计划”关键物资,理由是胡塞武装手里出现了“中国制造”。
![]()
美国代表要求中国政府“立即停止相关出口”,将也门当前的部分混乱归因于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没有回避,现场直接回应,强调中国一贯严控出口,尤其是军民两用物项的审批与监管,有完整的法律和管理机制。
孙磊还反问美方:拿出完整证据了吗?流向胡塞的整个链条能说清楚吗?中国正常经贸活动凭什么被贴上“间接支持恐怖组织”的标签?
![]()
这场唇枪舌战,很快成为全球媒体追逐的焦点。美方的话语里带着明显的“甩锅”意味,中方则针锋相对,表明立场:贸易不能被随意政治化,正常合作不能被简单扣帽子。
“军民两用”争议
所谓“军民两用”,指的是既可用于民用,也有可能被改装为军事用途的物品。以无人机为例,民用领域它是航拍工具、物流利器,军事领域则可能成为侦察或打击平台。
通讯芯片、导航模块等,更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基础元器件。这些物品广泛流通,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全程追溯每一颗芯片的最终去向。
![]()
美国将此类组件与胡塞武装的行动挂钩,把供应链的“起点”指向中国,却未公布完整证据。美国财政部今年9月已对几家中国企业实施了相关制裁,但具体指控内容大多停留在“流向可疑国家或地区”,并未披露详细证据链。
美国媒体也承认,胡塞武装获取武器装备的渠道极为复杂,全球灰色市场、第三方中转、甚至境内自制,都有可能。
![]()
换句话说,全球化时代,单靠“产地标签”就认定责任,既不现实,也不公平。美国自己是全球最大军火出口国,自身的武器多次出现在中东战场,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对比之下,美国在安理会对中国的指责显得格外刺耳,双重标准的做法引发多国代表共鸣。
外部干预与人道危机交织
多年以来,也门局势始终处于动荡之境。胡塞武装与政府军、沙特联军等多方势力频繁交锋,彼此之间反复进行着激烈的拉锯战,使得当地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
从2015年内战爆发至今,外部势力不断介入,地区格局日益复杂。美国偕同其盟友,打着“保护红海航道安全”的幌子,多次对胡塞武装目标发起空袭。
此等行径名为护航,实则暗藏私利,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这些军事行动大多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直接引发了中方的强烈质疑。
![]()
中国代表在安理会上明确指出,美方的军事打击行为已经严重违反国际法,属于非法使用武力。过去五年中,美国及盟友支持的空袭行动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引发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
数据表明,逾四分之三的也门民众亟待人道主义援助。在这片土地上,数百万儿童深陷营养不良的困境,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心不已。持续的冲突和频繁的制裁,让药品、食品等基础援助物资流通受阻,普通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
![]()
在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普遍呼吁,制裁应有底线,不能伤害平民,任何措施都应保障人道主义原则。中国代表郑重强调,积极推动和平谈判、全力促使政治进程恢复,乃是解决也门问题的根本之策。唯有如此,方能为也门带来持久和平与稳定。
红海地缘
红海地处特殊地理位置,堪称全球航运的关键枢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脉络,每年逾10%的全球贸易皆取道于此,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胡塞武装近年来在红海附近的军事存在,让多国如坐针毡。
![]()
西方媒体频繁报道“胡塞武装袭击商船”、“威胁航道安全”,甚至有以色列媒体渲染“中国与胡塞合作”,目的是为中国商船争取便利。这类言论虽无权威证实,但在欧美媒体传播甚广。
美国于红海维持军事存在,背后蕴含着传统意义上对能源利益的追逐以及深远的战略谋划。这一举措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其长期以来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
![]()
但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经贸、科技、基础设施等合作日益密切,中方影响力逐渐上升,美国担忧自身主导地位受挑战。于是每当中东局势生变,“中国责任论”就会被推上热搜。从伊朗核问题到叙利亚重建,再到胡塞武装,都能看到这种舆论操作的影子。
于中国而言,中东堪称“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其在这一宏大倡议布局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意义非凡。
![]()
中国企业在也门、沙特等国参与大量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出口通信设备、民用电子产品。正常贸易活动,却屡屡被西方政客和媒体“污名化”,核心原因仍旧在于大国博弈和利益碰撞。
甩锅与反击
美国于安理会上发起的指责,绝非孤立个例。此般行径背后,或暗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与战略意图,反映出国际政治舞台上暗流涌动的博弈态势。
![]()
过去一年,美国财政部、国务院、国防部等多部门多次发布与中国有关的“军民两用物项”警告,并联合盟友推动针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控升级。美方惯用的做法,是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简化为“源头归责”,一旦有问题物资流向敏感地区,就把责任推给中国。
中国代表的反击同样直接:一方面,强调自家出口管制体系健全,任何涉嫌违规的行为都会查处;另一方面,呼吁不要把正常经贸活动政治化,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不合美国口味”,就将其全部贸易活动打成“非法”。
![]()
国际社会对此并非无动于衷。多国代表在本次安理会会议上都表达了类似观点:也门冲突的本质在于内战与外部干预,单靠制裁和指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制裁如果不加区分,极有可能阻断人道援助,加剧百姓疾苦。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装自身也在持续“军工能力本地化”,多渠道获得武器装备。全球灰色市场、第三方倒手、以及战场缴获,都是武装团体装备来源的重要部分。美国简单将所有线索指向中国,未免有失公允。
![]()
也门问题的国际“棋盘”
也门冲突,表面看是胡塞武装与政府军的对抗,背后却是沙特、伊朗、美国、以色列、阿联酋、甚至俄罗斯多方势力的角逐。中国的出现,让这一“棋盘”变得更加复杂。国际舆论场上,一旦有风吹草动,往往会被包装成中美新一轮较量。
美国仍妄图在中东事务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时移世易,当下中东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正日益深化,美国的如意算盘恐难顺遂。中国反复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也门危机,反对单边制裁和外部干预,强调人道主义保护。
![]()
相较而言,美国更热衷于借助军事打击之强硬手段与舆论压力之无形力量,对局势进行塑造,以此达成其战略目的与利益诉求。
据联合国数据表明,连绵不绝的战乱,使也门沦为全球最为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区之一,无数生命在战火中挣扎,和平的曙光遥不可及。最新统计,超2200万人口需要人道援助,制裁和冲突已让基础生活物资严重短缺。
![]()
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将商业合作政治化、把经贸往“武器化”方向引导的做法,都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把矛头都指向中国,不仅无法缓解也门危机,还可能让局势滑向更大的对抗。
结语
安理会这场“口水仗”,表面是关于出口、制裁的争论,实质是大国在全球治理和地区稳定上的新一轮较量。美国甩锅的做法难以让各方信服,中国的坚持也不仅是为自身辩护,更是对国际秩序的坚守。
参考资料:中方代表:中国在军品出口上一向谨慎负责
2025-11-06 09:34·环球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