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这所外语院校让学生享受与985、211高校同等优质教学资源

0
分享至



在2025年10月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市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与音乐学院学子不负众望,在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强手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佳绩,充分彰显了学校校师范教育的卓越育人成效。


构建“专业培养+通识大讲堂+微专业+英才班”复合体系;依托29个专业的“数智化”和“国际化”改革,开设7个系列通识大讲堂选修课、6个微专业和2个“英才班”,引进50余名企业家进课堂,让3000余名学生享受与985、211高校同等优质教学资源,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作为一所外语院校,多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响应国家关于“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要求,积极实施“新文科背景下,三融三通多域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累累硕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弦炟 摄

倡导“国际化”办学特色

从办学伊始,学校就倡导“国际化”为办学特色。2013年,提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2018年,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后,面对新文科新业态的挑战,学校所有专业,践行“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推进“国际化、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融三通多域协同”模式打破了单一专业教育的传统:“三融”是从单一专业向三个融合方向转变:“专业+外语、专业+数字、专业+项目”;“三通”是打通三个模块课程: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专业壁垒,形成理论实践、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多域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


落实关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的要求,把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作为履行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和使命。

落实教育部关于“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的要求,推进贤达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服务上海“都市工业”世界级转向,增强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和互动,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三融三通多域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高尚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落实,促进了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了产教协同培养国际化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让学生胸怀雄心抱负

从2013年起,学校连续十二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落实国家质量标准,在29个专业领域,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具体包括:在专业教育方面,实现从传统单一专业教育,向“专业+外语”、“专业+信息技术”、“专业+项目实践”的“三融”教育转变;


构建既符合国家专业类质量标准、且贯通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课程的“通识+专业+实践”的“三通”课程体系”;参与改革的所有专业围绕学校的总体要求,以多元化举措,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52个“外语+”、“数字+”专业方向课程群(国际化27个,数字化25个)。改革学生的知识结构、建构复合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胸怀“用语言连接世界,用数字技术拓展边界,以能力改变世界”的雄心抱负。

创新教学模式,把“国际化、数字化、项目化”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针对“外语+专业”,开设国际化课程113门;实施信息技术+专业,开设数字化课程153门;针对“项目+实践”,开设实践类课程266门,涵盖 367个项目;构建了“国际导向、数字赋能、文理交叉、理实融合”的多元课程体系。

聚焦“多域协同”,拓展教学疆域。建构“多域协同”产教融合高教命运共同体,这是应用技术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理论与实践协同,指所有课程教学方案都实现了“理论+实践”的内容架构;课上与课下协同,即充分利用实践育人平台——“新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生活动“六大社区”,开辟“教学实践周”,打造课程、活动和项目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协同机制;校内与校外协同,体现在校领导带头与上海市域内如虹口区和崇明区政府、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产业学院和实验班项目,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国内与国外协同,由学院董事长牵头,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68所知名院校的创建合作办学机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国内轻国际的现状。

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加法”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赋能、智能对接和应用驱动。

打造“实验班+实践周+项目化”教学,让校企合作成为专业建设内生动力。开设“三个实验班”,建设3个现代产业学院,开展182个项目制成果展和22个校际交流项目,形成知识、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的系统培养。

开拓“社会见习+专业实践+企业实习+国外实践”多元实践路径。通过 “加法” 创新,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积累跨界经验,缩短职场适应周期,解决复杂问题、跨文化协作等能力显著提升,形成 “有思想、懂技术、强应用” 的能力品质,体现学校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获得上海市教委毕业论文工作“2021-2024”持续进步奖;近三年来,共有664名学生赴海外知名院校留学续硕,如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大学生设计的作品被多家公司采用;2024年,学生在各类大赛总计获奖700项,其中国际级76项,国家级510项,省部级190项。学校荣获全国、市表彰达10余次;“忆峥嵘岁月颂时代华章”实践团队获得国家级重点团队,“井冈情、中国梦”团队获得“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了报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融三通多域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学校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阐释,也是办学思想的创新总结。其代表学校对“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体系建构及人才培养“国际赋能、智能对接、应用驱动”的探索。展望未来,贤达学院将持续坚持特色办学,为上海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贤达方案”,让每个学生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双重变奏中,成长为多才多艺的高质量人才。为中华复兴大业和服务上海“都市工业世界级转型”贡献贤达力量和责任担当。

原标题:《上海这所外语院校让学生享受与985、211高校同等优质教学资源》

栏目编辑:赵菊玲 文字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梁中贤 陈娴 程媛媛 刘灵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903文章数 7577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