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精灵一号与星愿的销量差异,揭示了电动小车市场“豪华小众车”与“全民刚需车”的双轨竞争逻辑。
从产业宏观视角看,星愿凭借“全域下沉+规模化”策略形成压倒性优势。
9月,星愿全国销量达50545辆,是Smart精灵一号(2082辆)的24.3倍;销售领先城市数量为18个,而smart仅在上海1城领先。
近6个月销量趋势更凸显差距:星愿从4月35368辆持续攀升至9月50545辆,增长稳健;Smart精灵一号长期在几百辆区间徘徊,9月仅2082辆,增长乏力。
这种差距源于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根本不同:
星愿瞄准“全民新能源代步车”,通过极致成本控制和深度渠道下沉,覆盖三四线及新一线城市刚需用户;
Smart精灵一号主打“豪华纯电小车”,聚焦注重品牌格调与设计质感的都市精英,受众天然小众。
区域与用户微观视角分析显示,星愿销量深度契合下沉市场刚需。
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全面爆发:郑州单月销量2553辆(领先2489辆)、成都718辆(领先566辆),用户以三四线家庭、新一线通勤族为主,核心需求是“低价、大空间、好看”的实用代步工具。
Smart精灵一号,仅在上海以138辆对18辆小幅领先,用户多为追求“品牌独特性+豪华设计感”的都市精英,消费场景偏向“城市潮玩+格调表达”。
区域市场中,星愿在华东(22288辆)、华中(10233辆)等人口密集区销量断层领先,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充分释放;Smart精灵一号仅华东有1126辆销量,且集中于上海等核心城市,产品未适配下沉市场普适需求。
省份维度,星愿在河南(8103辆)、山东(7572辆)等人口大省表现强劲;Smart精灵一号TOP10省份最高仅386辆(江苏),用户集中于省内核心城市。
对星愿这类下沉路线品牌,成功关键在于“极致成本控制+深度渠道下沉”:通过简化配置、优化供应链打透价格,再以“县乡村”三级渠道触达末端用户,形成“销量-成本-口碑”正向循环。
对Smart精灵一号这类小众豪华品牌,破局路径在于“细分领域极致化+圈层营销精准化”:需强化“豪华小型纯电”标签,在设计语言、智能配置上打造差异化壁垒,通过社交平台精准触达都市精英,构建“小众但忠诚”用户群体。
当前新能源市场已进入“下沉决胜+小众突围”新阶段:星愿代表的大众路线凭规模化优势占据主流,Smart精灵一号代表的小众路线需在细分领域凿穿壁垒。
品牌需据自身基因明确选择——走大众路线则All in下沉与规模,走小众路线则死磕差异化与圈层,骑墙策略将在市场分化中加速出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