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届IXDC2025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人机共生: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新范式”为主题,汇聚微软、罗技、阿里云、华为、字节跳动等全球顶尖企业的思想领袖与实践者,通过多场主旨演讲、案例分享与互动研讨,全面拆解AI驱动下设计行业的变革路径、技术应用与未来图景。其中,IBM首席应用人工智能设计官Christopher Noessel带来了“运用AI工具者,皆应视作深度思考者”的主题演讲,以其十年专注AI系统设计的研究积淀,深度剖析用户认知与AI过度依赖的关联,成为大会“人机共生”主题在AI设计伦理与实践领域的重要诠释。
![]()
“AI设计的核心,不是追求技术的炫技,而是平衡工具效能与用户认知特性,让智能系统真正服务于人而非替代人” —— Christopher Noessel《AI系统设计:心理学视角下的过度依赖规避》
![]()
“我是Christopher Noessel,深耕AI系统设计与研究已近十年”,演讲者开篇介绍道。作为2017年《设计主动型技术:为人类服务的人工智能》一书的作者,他早于行业热点前便聚焦智能体设计领域。此次演讲中,他围绕AI设计的核心风险与用户认知规律展开,通过实证研究揭示认知需求与过度依赖的关联,为AI系统设计提供可落地的实践指南。如今,随着AI在各领域的深度渗透,如何规避过度依赖与技能退化风险,成为行业待解决的关键命题,而他的研究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心理学层面的答案。
Christopher Noessel结合“核心概念-实证研究-设计启示”三大板块展开讲解:其一,解析AI设计的两大核心风险与认知需求人格特质,搭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二,详细阐述针对100名IBM员工的实证研究设计、流程与关键数据;其三,提炼“默认设计立场”等核心结论,给出可直接应用的AI系统设计建议。
![]()
关于AI设计风险与认知特质,Christopher Noessel明确了两大核心概念:一是过度依赖与技能退化,二是认知需求特质。他特别强调,社会既需要深度思考的政策制定者,也需要快速决策的急诊医生,AI设计需尊重这种认知多样性,而非统一化适配。为验证认知风格与AI过度依赖的关系,Christopher Noessel团队开展了针对性实证研究。
Christopher Noessel同时指出,当前认知动态软件虽因用户接受度低暂不适合推行,但可能随时代与文化变迁逐渐被认可。未来需扩大样本量、覆盖多元文化背景,开展更多专业研究以完善相关理论。此外,他的新书《设计助手技术:让人工智能使我们更聪明》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由Rosenfeld Media出版,为AI设计提供更系统的实践指引。
这场演讲深度契合IXDC2025大会“人机共生”的核心主题,让在场从业者深刻认识到:AI系统设计已从“功能实现”转向“人机协同的风险管控”,而尊重用户认知规律、规避过度依赖,成为未来AI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从业者而言,掌握“以深度思考者为默认设计对象”的原则,将AI推荐设为主动选择模式,是平衡系统效能与用户自主性的关键路径。
![]()
IXDC2025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以“人机共生: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新范式”为主题,汇聚来自微软、罗技、阿里云、华为、字节跳动、IBM、Adobe、百度、小米、Canva、滴滴出行、快手、荣耀、360、京东、阿里巴巴、平安银行、网商银行、小鹏汽车、宝马、Gensler、太平洋保险、飞书、零一万物、灵心巧手、银河通用机器人、影智科技等全球顶尖思想与实践者,分享全球设计、科技、商业的前沿体验趋势、理论、方法、案例与实践,引领体验设计行业发展。
![]()
图源|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设计 | 赵 磊
编排 | 李亦然
终审 | 苏 菁
点这里,学习更多设计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