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京基本上还处在完成地铁二期规划的阶段(不含S2、S4、S5),整体进度按照最初计划慢了一些,毕竟现在都2025年年底了,当时规划的不少线路还没有完成,有些可能要等到2027年。
![]()
虽然这些年南京明显强化了过江交通的配置,但还是能够看出来,江南江北发展的不均衡感。含在建的线路,江北的地铁密度明显低于江南。
以最核心的沿江区域来说,3号线与4/13号线之间,规划有一条18号线,10号线与S3号线之间有一条17号线。
![]()
18号线的作用不言而喻,最开始他的名字就是穿心快线或市域快线,所以站少,速度快是其最大的特征。另外他的核心功能是串联北站、南站和机场,大大提高南京纵向通行的效率。
![]()
不过当下而言,南京地铁真正的短板,不在南北方向上,其实更多是东西方向上。
![]()
比如河西中部,以及江宁核心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南北向轨交线路都非常丰富。河西中部有9号线、1号线、2号线、7号线。东西向虽然也有,但这个空档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兴隆大街站到梦都大街站,直线距离可能就1.5km,但是如果采用地铁出行,需要花费22分钟以上。
![]()
同样的情况还有江宁,南北向很丰富,有S1、3、1、5,但东西向只有一条5号线,还是在边缘折过来的。
![]()
比如从3号线的天元西路站到1号线的百家湖站,其实很近,直线距离也就1公里多点,但是如果坐地铁,得先到南站兜一圈,25分钟,还没走路快。可见这些区域是有必要尽早强化东西向轨道交通的。
而且我们在看江宁的线路,现有除了5号线,几乎都要经过南站,这使得江宁朋友进出城的动作,很大概率会与外地旅客的行程出现交叉,尤其是节假日。说实话人太多,太挤,不管是1号线还是3号线,日客流量都是第一梯队的。
所以江宁到河西,虽然可以通过1号线转10号线实现,但乘坐体验并不是太好,这也算是江宁的烦恼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就规划了地铁17号线,这条线路还是很有亮点的。
![]()
首先他进一步增加了过江地铁线路的密度,其次它是一条东西向的线路,解决了河西中部缺少东西换乘廊道的问题。同时在江宁核心位置也增加了东西换乘的功能,可完成3号线、1号线、12号线(规划)、5号线、13号线(规划)之间的换乘,非常方便。
并且17号线的走向很讲究,对于南京南部几乎所有的重点产业区都实现了的覆盖,比如江北研创园,河西新城科技园、雨花软件园、百家湖硅巷等。
这将极大的提升这些板块中的资源和人才的互动调配效率,很关键。另外这条线避开了南京南站。没错,17号线并不直接接入南站,在花神庙站与1号线有换乘点,直接在南站西侧南下过秦淮新河,然后向东横扫江宁百家湖和东山。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做到与跨市出行人口的分割,起到更多服务本地就业人口的目的。毕竟游客到南站后,大多会直接走1号线和3号线进城游玩。
![]()
江北研创园这个区域目前是江北打造的非常成功的一个片区,类似于河西的新城科技园。规格极高,硬件配置极好,年轻人也很多,欣欣向荣,一片大好之际,要趁热打铁。江北好不容易整出这么个地方,要有更大力度的扶持,17号线的接入就是非常好的方式。
总之17号线在产业层面,对于南京南部极为重要,打通了集成电路、互联网、软件、汽车等几大重点产业集群的互联通道,效率提升极为明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