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印尼,最近在巴以问题上的操作,直接让国际社会看傻了眼。
要知道,从苏加诺时代起,印尼就把声援巴勒斯坦当成外交底线,和以色列硬是几十年没建过正式外交关系,立场硬得像块铁板。
![]()
但现在,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一句话,就把这维持了几十年的惯例给打破了。
说起来,普拉博沃的动作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2025年5月,他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见面时就透过口风,说“两国方案才是中东能长久和平的唯一路子”。
当时大家还没太当回事,觉得可能就是随口一提的外交辞令。
![]()
没想到到了9月的联合国大会,他直接公开喊话:要是以色列认可巴勒斯坦国,印尼立马就认可以色列,还会支持它的安全保障。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主动说,印尼已经准备好往加沙派维和部队,参与国际止战行动。
这种转变放在印尼身上真的挺让人意外。
以前印尼政府提起以色列,基本都是谴责它的军事行动,一门心思站在巴勒斯坦这边。
![]()
现在倒好,不仅不只是单纯谴责,还主动要当“调停者”,甚至愿意和以色列建交,这外交思路简直是180度大转弯。
打破数十年铁律,普拉博沃的外交“急转弯”
普拉博沃这波操作,可不是孤立的一个动作。
2025年10月,他带着印尼参加了土耳其、沙特等七国的外长会,一起推动加沙停火和巴勒斯坦自主治理。
![]()
没过多久,又联合埃及、约旦等15个国家,谴责以色列扩展约旦河西岸主权的法案,说这不符合国际法。
一边对以色列释放建交信号,一边还在谴责它的单边行动,这种“又拉又打”的操作,看着矛盾其实挺有门道。
印尼以前的外交更像是“单向输出立场”,只站在巴勒斯坦这边发声。
现在变成了“务实介入”,既要表态又要动手解决问题,这种转变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印尼不想只做区域大国的野心。
![]()
作为东南亚的大国,印尼这些年早就不满足于只在自己家门口有影响力了。
它想在全球治理中说话更有分量,想在全球南方国家里当领头羊。
而巴以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表态,无疑是最快吸引国际目光的方式。
![]()
如此看来,普拉博沃的一系列动作,更像是一套组合拳,每一招都冲着提升国际地位去的。
一边守底线一边谋发展,印尼的平衡术玩得溜
普拉博沃敢这么干,肯定不是脑子一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国内的民意可不能得罪。
印尼国内不少人都坚决反对和以色列接触,主流的伊斯兰组织态度也很明确,要是真不顾一切和以色列建交,国内舆论估计得炸。
![]()
所以他设了个前提:必须以色列先认可巴勒斯坦国。
这个条件看着简单,其实特别精妙。
既守住了印尼支持巴勒斯坦的传统立场,没触动国内的敏感神经,又给和以色列的潜在接触留了口子。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外长8月就说过,不会允许两国方案实施。
![]()
这么一来,印尼的表态就变成了安全牌,既显得灵活,又不用真的马上承担建交的压力。
面对国内的反对声音,普拉博沃也有自己的办法,他没想着一步到位,而是搞“阶段式接触”。
先从情报共享、防务合作、经贸这些务实的领域入手,那些容易引发争议的象征性事情,比如展示以色列国旗、以色列运动员参赛之类的“红线”,一概不碰。
这种低调推进的方式,既能为以后的外交突破铺路,又不会短期内引发国内反弹,不得不说,这平衡术玩得是真高明。
![]()
而且印尼的主张,还和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不谋而合。
大家都想摒弃强者逻辑,捍卫多边秩序,这种外部契合,也给印尼的外交转型添了不少助力。
更何况,现在国际社会支持“两国方案”的声音越来越大,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西方国家都陆续认可了巴勒斯坦国,印尼这时候表态,刚好能顺势融入国际主流阵营。
机遇和风险并存,这场转型没那么简单
当然了,印尼这么做,也不是只靠情怀,背后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
![]()
以色列在科技、防务领域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而印尼一直想提升自己的实力,要是能和以色列开展合作,就能拿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对它巩固区域安全主导权帮助很大。
同时,和西方世界搞好关系,也能让印尼拿到更多援助,拓展经贸合作的空间。
对于一个想谋求发展的新兴大国来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来想,印尼这波操作应该是稳赚不赔,但后来发现,风险其实也不小。
![]()
加沙的停火协议执行起来特别难,以色列时不时就违反停火,还阻碍人道主义援助。
万一局势再次升级,印尼这种“中立”的姿态,很可能会引发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
而且以色列国内现在也不太平,虐囚丑闻引发了政治分裂,它的对外政策到底会怎么变,谁也说不准。
这就给印尼的布局增加了不少变数,说不定前面铺的路,后面就因为以色列的政策变动而白费。
![]()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穆斯林世界内部对和以色列接触的看法也不一样。
印尼作为穆斯林大国,这么做可能会影响它在伊斯兰国家中的传统公信力。
搞不好会出现两边不讨好的情况,既没拿到和以色列合作的实际好处,又丢了在穆斯林世界的原有地位。
毫无疑问,普拉博沃的这步棋走得相当冒险,但也看得出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试探,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
从参与七国外长会,到联大承诺派维和部队,再到有条件认可以色列,这一系列动作串起来,形成了完整的外交逻辑。
说到底,印尼就是想以巴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务实中立”的姿态提升国际话语权,进而拿到更多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合作机遇。
这种想法符合印尼作为新兴大国的发展诉求,也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趋势。
普拉博沃对以色列的“软化”态度,绝非一时兴起。
![]()
它既保留了印尼支持巴勒斯坦的外交根基,又为拓展国际合作打开了窗口。
虽然面临着国内民意、地区局势等多重挑战,但只要印尼能把握好平衡的尺度,这场外交转型说不定真能成为它提升国际地位的关键一步。
而对于全球来说,印尼的尝试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复杂的国际争端中,不一定非要非黑即白,务实中立的介入,说不定能为和平解决问题带来新的可能。
![]()
毕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战略布局,最终能让世界人民远离战争、实现大团结,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国际政治就像一盘大棋,印尼这步棋能不能走活,还得看后续的局势发展。
但至少现在来看,它已经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至于最终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咱们就慢慢观察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