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清史,常见一个路数,跟吴三桂挨得近的,人和事都不顺,吴三桂一闭眼,他那一圈旧人哭不出来,过几年,朝里一个没起过兵的清朝一品,牌面够大,也给带下水了,全家押到黑龙江看雪,起因不复杂,收了吴家的孙女做小妾,这桩风月,落到皇帝眼里就不是风月了,牵着政治的筋。
![]()
蔡家的线头,从明末乱局往回扯,崇祯那会儿捉襟见肘,军饷常年不到位,打仗要自带干粮,祖大寿投顺那天,蔡士英跟着过去,嘴上不好听,活路却稳一点,彼时后金抛条件,地有,俸有,家口安顿,兵马也给,你说这道题怎么选,骂名有,命也在,清初安抚汉臣的章法摆着,投得早,规矩守,蔡士英收尾算体面,这笔账算在儿孙头上。
![]()
到蔡毓荣,书气重,骨子里是降将之后,背上那道印,抹不掉,人前有人提一句你家根子在前朝,他自己往上顶,官一路起,做过兵部侍郎,外放镇着湖南湖北四川几大片地,三藩风起浪高,他正当打。
![]()
三藩这事,不是一句叛乱能盖,全是旧账挤在一处,尚可喜提撤藩要回去养老,朝里欢喜,耿精忠跟着表态,桌上只剩吴三桂那副牌,权都往他那边堆,吴三桂心里边打算盘,嘴上举反清复明的旗子,心里拎着自己那条路,消息进京,奏报的人是蔡毓荣,前线来了一封信,劝他转向。
![]()
话里提旧情,提明人身份,蔡毓荣不回,他清楚,皇帝眼睛盯着,动一寸都算数,他报敌情,守城池,调兵,后方纷纷议论,说他守不住,说他两面,风声乱,换个人坐龙椅,刀可能就落下,康熙没拎刀,回了八个字,朕信卿,勿疑,这一句把人从刀口拽回来,蔡毓荣更紧,练兵守险,几处重城没丢,线稳住,吴三桂病倒,局势散了,康熙下诏奖功,社稷中流砥柱这样的字眼压上去,光景亮了一阵。
![]()
风一换向,人就站不稳,朝里外戚气势起,佟国维说话有分量,目光盯着功臣,功太多,天平就轻,弹章上来,指着蔡毓荣,说大罪,理由很直,吴三桂的孙女在他屋里,朝野发愣,吴家那一脉。
![]()
在政治上的意思清楚,抄家的时候连小的都带走过来,现在落在蔡家,等于把火种留着,这话往台面上一放,刀口就对准了,往下查,确有其事,蔡毓荣给的说法,是见她孤苦,收留,心里没别的主意,这样的话摆在礼法和军国大计前面,名字换了,叫包藏遗孽,他又偏是平藩的功臣,这个碰撞,皇帝的面子放哪,查得更紧,案子坐实,革职,押解,黑龙江的路。
![]()
康熙处置人,有他那套分寸,不动斩首,让你冷透,杀不杀算得明白,杀了心寒,不杀也要让人记着规矩,他选放逐,黑龙江是政治的冷屋,地冻天寒,给养不多,去了等于把寿数往前推,留条线,后面下赦,许回,还乡时人已病重,没几年收尾,外面看着像宽,实际上把戒尺立住,让所有人心里有杆秆。
![]()
帝王顾虑,不止在刀兵,更多在功臣心里那点自由气,蔡毓荣没贪没挟,手里也没编新网,他的失当,在于把功当成护身,皇帝要的忠,是天职,不是筹码,忠得久了,坐在那儿的也会想拴绳,鹰飞得再高,线头得攥在手心,三藩平定过去,朝里对功臣的安排一拨接一拨,有的外放,有的致仕,有的悄悄退下去,蔡家的遭遇,是去功臣化的一个点。
![]()
从蔡家结局看那段年景,表面安稳,底下力道紧,雍正乾隆的手法,延着这条线走,制度强调秩序,恩典给到,收回也快,吴家的那位孙女,在纸面上是亲属,在桌面上是符号,试忠心的试纸。
![]()
蔡毓荣的麻烦,是那个阶段许多立过功的人共有的局,风不大,寒意在,档案里留一句,后赦归,卒于家,这类短句,意思全在外面,皇帝记得你,朝廷不再提你,押送那年,蔡家老仆说我们没有罪,押解军官回头丢下一句,你有功,就是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