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李欢 周丽娜
前言: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以全域建设社区应急服务站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基层应急管理“武汉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已全覆盖建成社区应急服务站1505个,累计处置安全隐患22万余起,参与处置各类初期险情2.8万余次。社区应急服务站正成为风险巡查、隐患报送的“前沿哨所”,也成为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第一响应单元”。
2025年,武汉启动20个社区应急服务“标杆站”建设,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围绕“四种能力标准”和“五类保障标准”,武汉市在不新增编制、不追加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机制与资源整合实现效能提升,探索形成四种特色建设模式。本期,《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重点介绍“应消一体”建设模式。
![]()
江夏区美加社区应急服务站:“应消一体”建设模式
“就在今年11月初,巡查人员发现一处垃圾桶冒烟,通过对讲机一呼叫,信息同步传到了社区应急服务站、消防救援站和四大板块值班室,险情很快被化解。”近日,江夏区美加社区副主任舒帮建介绍,随着社区应急服务“标杆站”建成,社区初步实现了“快速响应、打早打小”的目标。
“应消一体”提升基层专业能力
美加社区地处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庙山产业园,常住人口约2.7万人,社区内高端住宅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交错分布。为优化管理效能,社区以江夏大道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区域,进一步细化为居民区、学校、企业、商圈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涵盖7个小区、3所院校、3个工业园区及1个商圈。
![]()
![]()
“我们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将四大板块的应急力量统筹起来,目前社区应急服务站共配备174名应急人员。”江夏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试点“应消一体”融合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力量的专业能力。
![]()
消防救援站、应急服务站一体化办公
![]()
应急救援装备共享
记者在麻雀湖消防救援站看到,社区应急服务站值班人员与消防员一同值守,应急装备也实现共享,消防救援站内还专门设置了社区应急值班室。美加社区应急服务站站长舒帮建表示,在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指导下,四大板块应急力量统一配备了专业对讲机,并建立了安全隐患巡查工作群,坚持“每日一报”: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
![]()
“除了办公融合、人员集中调度和装备共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坚持‘应消一体’实体化运行,联合开展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治。”江夏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多种方式践行“应消一体”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消一体”是基层应急管理与消防救援力量整合的创新机制,旨在通过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等方式,全面提升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能力。目前,武汉市各区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以多种方式推进“应消一体”落地。
第一种实践模式是“实现物理融合”。社区应急服务站与辖区小型消防站合署办公,实现办公场地、训练设施和应急装备的深度共享。汉阳区徐湾社区、江夏区美加社区、东西湖区文家湾社区、蔡甸区星光社区等一批“标杆站”,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一套场地、两支队伍、协同作战”的高效处置格局。
![]()
汉阳区徐湾社区应急服务站
以汉阳区徐湾社区为例,作为一个典型的还建小区,该社区组建了7人的应急队伍和8人的志愿者队伍,依托政府财政投入,配备了9大类共141套常备装备,并与辖区微型消防站合署办公,实现了场地、设施与装备的全面共享。同时,社区应急队员还与消防员共同参与日常值班值守,进一步增强应急响应合力。
第二种实践模式是“建立联动机制”。借助对讲机等通讯手段,与辖区小型消防站保持实时联络,将消防专业力量全面纳入社区应急体系,并定期开展联合训练、拉动演练、巡逻排查与事件处置。
![]()
洪山区马湖社区应急服务站
洪山区马湖社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其应急服务站在原微型消防站基础上完成升级,社区应急服务站与微型消防站“合二为一”,并与小型消防站建立起高效畅通的通信机制。江夏区青龙山社区、育才社区,武汉经开区小军山社区、凤凰苑社区等标杆站,也通过这一方式显著提升了与消防站的协同作战能力。
![]()
江夏区青龙山社区应急服务站
第三种实践模式是“特色能力共建”。新洲区徐古社区森林资源丰富,防火任务艰巨。该社区标杆站计划将一支正在组建的区级森林消防队伍整合进社区应急体系,有效弥补了社区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的能力短板,进一步拓展了“应消一体”模式在特殊灾害风险防控领域的应用场景与覆盖范围。
![]()
新洲区徐古社区应急服务站
目前,徐古社区应急服务站已组建“核心+基础”两层应急队伍,以37名社区应急队员(含森林灭火员、城管、环卫力量)、15名消防站专职消防员作为核心力量,负责日常隐患排查与民生险情处置工作;30名应急排民兵、1050名志愿者作为基础力量,负责特殊群体服务、协助应急等工作,形成“应急牵头排查、消防专业指导、民兵协助控制、志愿辅助服务”的协作格局。2025年,该社区累计处置民生应急事件43起,先期处置成功率100%。
成效:破解基层“能力弱”痛点
江夏区美加社区副主任、社区应急服务站站长舒帮建介绍,过去社区应急力量专业能力有限,一些大型救援设备不会使用。通过“应消一体”实战化运行,在消防救援专业力量的引领下,以专业带动业余,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江夏区美加社区停车棚建设的防火墙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应消一体”融合建设模式以整合社区应急与消防救援专业力量为核心,通过空间共用、指挥联通、预案协同等方式,将消防救援的专业优势——包括人员、装备和训练体系,与社区应急响应迅速、贴近基层的便捷优势紧密融合,有效破解基层“能力弱”的痛点。如江夏区美加社区、汉阳区徐湾社区等通过这一模式,实现了“应急处置+消防救援”双重效能的叠加提升。
“该模式适用于消防站周边人口密集社区,以及山区、林区等特定风险区域,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该负责人总结道。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