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遭遇背叛后,要花多久才能真正的走出来?”
很多来访者几乎都会问我相同的问题:
"老师,我已经努力三个月了,为什么一想到他还是会心绞痛?"
"是不是等我彻底忘了这件事,才算真正走出来?"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反复煎熬,请先明白:
所有的痛苦和反复,都不是退步,而是自我修复的必经之路。
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词:
1、多久;
2、真正的。
“多久”是时间问题,“真正的”是本质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被困在时间问题里,反复被痛苦折磨,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或者愿力不够强,而是因为从来没深究过“走出背叛痛苦”的本质是什么?到底何为走出来?
如果你的心情已经慢慢平复,但别人觉得你输惨了,算走出来吗?
如果别人认为你已经华丽转身,但你总在无人处崩溃痛哭,算走出来吗?
如果你已经摆脱过去重新出发,但从此无法再爱上任何人,算走出来吗?
如果你不再追究背叛的种种,但默默下定决心把伴侣当空气、当死人,又算走出来吗?
但凡真正凝视过深渊,就会明白,痛苦之所以难以消除,根源在于你的注意力总被各种情绪、评价、不耐受等人事物牵扯,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
很多人不懂,成长并非痛苦的附带赠品。
当你身处人生的至暗时刻,又拒绝凝视这份黑暗时,身体便会以“痛苦”这种最原始本能的方式提醒你——危险尚未过去。
在这里,“危险”不是特指现实层面的出轨行为还会持续发生,而是指主观层面应对风险的心智化能力尚未形成。
如果我们把“摆脱背叛阴影”当做一项任务去理解,缺乏心智化能力的人就相当于一辆GPS失灵的汽车,你连目的地都定位不准,还谈什么抵达的效率呢?
换句话说,相比人的心智化能力,“痛苦”是一种更为粗糙原始的反应机制。它不够精确细腻,但胜在存在感强,通过不断“哔哔哔”的报错,希望当事人能意识到自己的GPS失灵了。
不过可惜的是,大部分人的努力方向不是去检查GPS哪里有问题、如何升级调整,而是执着于钻研如何让警报声停止、让痛苦消失,是不是很荒谬呢?
所以,在纠结“多久能走出来”这个时间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解决“何为真正的走出来”这个本质的问题。
从背叛中“真正的”走出来是论心不论迹的,是向内成长,只有你自己体验的到。你不再向外寻求证明,不再受外在流言蜚语的影响,而是向内安住于当下的真实。
或许在旁人眼中,你依然会为某个熟悉的场景突然失神,会在深夜的朋友圈写下又删掉一些文字,会在听到那首老歌时眼眶微红。
在那些看得见的"迹"上,你似乎还没有完全释怀。
但在无人看见的内心深处,你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当回忆来袭时,你不再与之搏斗,而是学会了与它共存,像容纳一条穿过身体的河流。看着它的能量如何在你体内起伏、流经,然后消散。
![]()
就像你的心被扎了一刀,它开始修复,从停止流血开始,先长好内部组织,然后长出外部组织,恢复好所有机能。
这个过程,根据受伤程度和个人体质,可能持续几个月或者数年不等,在恢复当中,你会痛,会难受,会有其他连带反应。
痊愈的过程中,你会像那个受伤的猴子一样,不断的翻伤口对别人说:
“你看我这里长出来了”;
“快看,我不流血了”。
你会这样吗?你需要这样去证明自己好了吗?
你根本不需要,不是吗?
可有些人会的,可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好的慢,好不了。甚至像那只翻伤口猴子一样,最后死掉了。
后来,你终于痊愈了,但你留疤了,看上去不再和以前一样了。
那个疤看起来挺丑的,但你痊愈了吗?
你痊愈了。
之后有人指着你的疤问你,你这是怎么了?你笑一笑,说起那段往事,说起那些痛,那些难受的日子。别人听的又是皱眉又是摇头,显得很心痛的样子,你淡淡的说:“没什么,已经过去了,我现在不活蹦乱跳吗?”
又之后,有人在背后蛐蛐你:“哇,快看,那个人那个疤好丑哦”你也只是头也不回的离开。
可能刚痊愈的你看上去还挺脆弱,在别人看来好惨的样子,但别人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你知道自己“真正的”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现在的你内心充盈,充满力量。这样的你,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去看,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才是“真正的”走出来,是向内长好血肉,生发出力量,最终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
它从来不需要观众,不需要用忙碌掩盖疼痛、用成就证明价值、用新欢替代旧爱。它外在平凡,内在丰盈,能安然独处、能自我确认、能真实感受。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走出来,而不是“假装的”“自我催眠的”走出来。
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因为纠结于“时间”问题、急着“走出来”而陷入亲手编织的陷阱。
陷阱一:报复性新生
所谓“报复性”新生,是由怨恨驱动的改变,带着"我要让他后悔!"的执念。
爽剧里往往有这样的桥段,遭遇背叛后,女主角带着恨意大喊“我会让你后悔的!”然后开始对自己疯狂的改造,成为大女主。有钱有颜牵着帅气的新男友,跑到前任那里羞辱一番,然后前任痛苦流涕求原谅。
但这样的剧本也会有另一个结局:
当你“报复性”新生之后,想要看对方后悔的样子,结果人家根本不care,脱口而出一句:“你谁啊”。
一瞬间,你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笑话,你崩溃了。
这才是现实,你的成长变成表演,开演却发现无人在意。
陷入这个陷阱的人,往往有着深刻的完美主义倾向。
她们难以接受人生中的"失败",将伴侣的背叛视为个人价值的否定。于是,用看似积极向上的改变来掩盖内心的羞耻感,用外在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走出这种陷阱关键,是重建内在评价体系。
生在东亚教育体系下,我们从小开始就深受外在评价体系的桎梏。
“父母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的"这次考试排名",社会的"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这些声音逐渐内化,让我们习惯了他人的目光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
而当遭遇伴侣背叛时,那个曾经给我们"好评"的人,突然给出了最残酷的"差评"。于是我们疯狂地想要修复这个评分。
可这个世界已经很难了,为什么亲密关系也要交给对方去评价呢?我们不可以成为自己感情生活的唯一评判者吗?
去收回你交到对方手里的遥控器,将注意力从"他怎么看"转向"我怎么感受"。
去创造、去体验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丰富生命的其他意义——比如增加体力劳作、培养兴趣爱好、给予身边的人一些微小的帮助。
去拓宽生活的边界,你人生从来不需要只围着婚姻打转,除了婚姻,工作、事业、爱好、社交,只要你愿意,都是可以成为你体验人生的途径。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再需要观众,他人的肯定也好、嘘声也罢,都是调味剂,体验不同的事物带来的不用感受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陷阱二:逃避性替代
用新欢覆盖旧爱,用工作填满时间,用酒精麻痹痛苦……
听着是不是很熟悉?
可这样做,不过是把你的价值感、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
表面上,你走出了上一段关系;实际上,你只是把依赖的对象从一个人换成另一个人,从一段关系换到另一段关系。
伤口依旧在,没有被治愈,只是被暂时遮盖、遗忘。
陷入这种陷阱的人,往往将自我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伴侣的爱曾是她们确认自我价值的镜子,当这面镜子破碎,她们急需找到另一面镜子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这种深层的价值感缺失,让她们无法忍受独处的空虚。
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内心的空洞,是走出陷阱的关键。
不要逃避,学会独处,去接纳自己。放下所有对抗,完全地沉入这种感觉。
我有多久没有好好和自己呆在一起了?
我一个人的时候感受到什么?
我焦虑吗?我的身体感受到这份情绪了吗?
我脆弱吗?我为什么不能允许自己脆弱呢?
森林不抗拒落叶,河流不抗拒转弯,季节不抗拒更替。我们的内在生态同样需要这种智慧。
陷阱三:表演性释怀
我又称之为“体面的陷阱”:
在社交平台上展示"我很好",在朋友面前表演"不在乎",甚至强迫自己"原谅",反复催眠自己“我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好像习惯带上了“坚强”的面具,却与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这是真假自我的博弈:
“真自我”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假自我”拿起盾牌变成骑士,面对恶龙,守护受伤的“公主”。但你要知道,骑士的盔甲下没有人,轻轻一推,就会变成一地碎片。
我们能在这具空壳下躲多久呢?
如果真自我不停止哭泣,不站起身来,最终只会被黑暗吞噬。
而且这种表演消耗的能量,远大于真实面对痛苦所需的力量。
会陷入表演性释怀陷阱的人,通常原生家庭是比较破碎和混乱的。当个体在童年时期所处的现实环境或者情感环境过于动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长成一个稳定的自我。
拥抱完整的自己,是走出来的关键。
我们要像收集碎片一样,重新认识被自己否定的部分:
我们总在追求"变得完整",却忘了真正的完整包含所有的破碎。
那个渴望爱的孩子,那个会受伤的大人,那个明亮的面庞,那个阴暗的角落。
无力的、自我批判的、骄傲的、嫉妒的、纯真的……
当我们停止评判这个空间为"不好",它便开始展现真实的样貌——那是旧有模式瓦解后的新生之地。
就像日本的金缮艺术,裂痕不是需要隐藏的瑕疵,而是独特生命纹理的一部分。
真实永远比完美更美好,当你学会拥抱自己的每一部分,你便开始体验真正的完整,就不再需要用表演来保护自己。
当我们走出这些陷阱,与自我相连,你会发现:
真正的释怀不需要证明,就像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你吃饱了一样。
当你能够在痛苦中问出"这段经历对我意味着什么"时,成长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你即将走出被背叛的阴霾。
当你能平静地说出"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并且真心相信时,你的创伤经历已经有机地融入个人的生命叙事中,帮你塑造起现在这个更完整、更有深度的自我。
这,就是真正的"走出来":
提起往事如同讲述别人的故事;
他的消息再也掀不起内心波澜;
新的生活和身份已经完全建立。
那块曾经的伤,变成了疤,变成了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你生命的勋章。
不要羡慕那些快速进入新恋情的人;
不要焦虑自己的愈合进度;
不要用别人的时间表来要求自己。
走得慢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要记住:
治愈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带领你走向成长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