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亚迪干了一件没有背刺老车主的技术升级,公布了一项“车辆对电池包的修复方法和充电桩对电池包的修复方法”的专利,可在充电或停车时实现电池包的原位自动修复,无需拆卸或前往4S店。
![]()
这样一来,老车主们直接可以通过充电就能对车子电池容量衰减等问题进行智能修复,不仅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续航里程,提高车子的保值率。
这项公布的专利号 CN120863420A的技术专利,是比亚迪今年9月28日申请了,10月31日就公布了,属于电池维护领域,聚焦的是“原位修复”,这就与退役电池修复有着很大的不同。
论改,比亚迪还布局了电池系统优化专利(如 CN120327289A),通过双电池包协同(储能包+输出包)提升能效,未来或与修复技术形成互补。
其实,针对老车主在电池和续航方面的担心,比亚迪一直在行动,此前通过OTA降低10%说明了比亚迪“软件定义生态”的决心,而通过提升智能策略降低电耗、修复电池提升续航能力。此外,比亚迪的三电质保,尤其是免费更换不达标电池方面,其实都让老车主们很安心。
![]()
但是,面对越来越长的纯电续航,其实老车主们还是有很多焦虑。市场上就有给比亚迪车型短纯电续航加装“车用充电宝”的业务,也让不少车主行心动。但是因为是第三方业务,很多车主还是不敢贸然尝试。尤其担心加装之后的安全性能,以及影响质保等问题。
![]()
现在比亚迪电池的产能也上来了,不仅能供自己使用,还能外供。甚至在两轮车、三轮车市场都推出了标准电池包。其实比亚迪应该听听老车主的心声,从官方角度,用技术鱼池里的技术保障,推出一些类似于“汽车充电宝”的加装服务。
这样不仅让以前选择了短续航的车主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也让比亚迪与老车主的关系更进一步。现在有不少第三方都打出“55公里变220公里”的诱人的后备箱电池广告,其实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
比亚迪要么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老车主们的需求。要么也要积极发声,对这种乱象做出科学的评价。不可否认的是,市场需求很旺盛,但是如果没有被重视,老车主们为了满足需求,采用了第三方方案,出了问题,最终影响的还是比亚迪的商誉。
与其被动,倒不如积极行动,看看55公里的DM-i版本车型到底有没有加装电池的能力,或者前几代插混车型能不能提升一下纯电续航之类。曾经车主们很喜欢55km的纯电,但是几年过去了,他们更加喜欢1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其实是比亚迪主动出击的一个好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