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在文章中使用“红军城”这个名称,它是乌克兰前线城市波克罗夫斯克在前苏时代的名称,我一直称之为“波克罗夫斯克”是为了强调它是乌克兰的领土。今天把它放到标题中,是为了使标题更简短,在正文中仍然使用它本名。
我相信,波克罗夫斯克永远不会再使用“红军城”这个名称。
11月4日,泽连斯基亲赴火线后在讲话中说,如果丢失阵地但保存了部队和士兵,仍然是成功的,干得棒;如果为了硬守阵地而牺牲士兵的生命,是错误的战术。(我评介此事的文章只存活了5个小时)
泽连斯基这番话,为乌军撤出波克罗夫斯克埋下了伏笔。
11月31日下午,布达洛夫亲自指挥情报局特种兵乘3架黑鹰直升机降落在城市北部;我昨天的文章里提到乌第425突击团的突击小组在波克罗夫斯议会大楼插上乌克兰国旗。
很多挺乌自媒体称之为“反攻”。
这是误判。
3架直升机上只有20多人,哪怕他们个个都如好莱坞大片里的英雄那般神勇,也不可能肃清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的侵略兵;突击小组的行动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城内现在有多少侵略兵呢?乌方此前称超过260人,实际可能已经达到4、5000人。
不妨看一下波克罗夫斯克战役的时间线——
2024年春,俄军攻下阿夫迪夫卡之后就向此城进军,于今年年初抵达城郊,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自杀式进攻;从8月份就开始采用渗透战术,每天派出100个左右的3人小组,分散往城内渗透。其中约有一半人会被乌军无人机打死在路上。
下图中模糊的影子,就是被遗弃的侵略兵尸体,其密集程度之高令人咋舌。
![]()
这些逃过无人机袭击的零散侵略兵入城后并不寻求交火,而是找个废弃建筑物躲起来,当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出来袭击乌军。
这么长的时间,侵略兵人数不可能少于5000,有观察人士认为可能超过1万人,甚至达到2万。
所以,乌方特种兵的战术目标是:通过突击行动迫使侵略兵不敢露头,从而掩护城内乌军撤退。
除此之外,乌军还使用“调虎离山”计。
11月6日,西尔斯基指挥乌军向波克罗夫斯克北部的多布罗皮利亚城郊发起进攻,袭击在该区域被半包围的侵略兵,同时利用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展开行动。如果俄军不救,这些侵略兵将被全歼;如果俄方派兵增援,则可以减轻波克罗夫斯克的压力。
![]()
乌军无人机操作员还在FPV无人机上安装了扬声器,低空飞越侵略兵战壕,通过广播发布投降指令。昨天一天就有数十名侵略兵扔掉枪走出来投降。
“调虎离山”计奏效了!
因为许多俄军士兵选择投降,侵略军指挥部担心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乌军全面突破防线,从而使侵略兵整个北部侧翼暴露无遗。为了防止主要包围圈被摧毁,侵略军正从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调集预备队,试图增援多布罗皮利亚被半包围的侵略兵。
但是,由于正处于秋季泥泞期,援兵的装甲车和补给卡车都陷入了泥泞之中。乌军则使用海马斯火箭炮攻击这些车队,无人机也从空中向车队扔炸弹,导致很多车辆被摧毁。
瑟尔斯基的计划是为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的乌克兰守军争取时间。如果这个区域的乌军能够坚持到冬季来临,那么波克罗夫斯克战场就会被“冻结”,来年春天再战。
目前尚不清楚侵略军会如何选择——要么从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战区调兵前往多布罗皮利亚,要么放弃那部分侵略兵,集中力量继续争夺波克罗夫斯克。
请看下图:我用绿色字体标注的“1”是波克罗夫斯克,用“2”标注的是多布罗皮利亚,用“3”标注的是米尔诺赫拉德。
![]()
如果侵略军集中力量攻下波克罗夫斯克,就会失去多布罗皮利亚;如果分兵救援,就无法将乌军赶出波克罗夫斯克。
双方都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局面。
我估计,俄方有可能弃多布罗皮利亚于不顾,集中力量夺取波克罗夫斯克,准备在入冬前将乌军赶出城,从而以此向川普证明:俄方有能力通过战斗夺取整个顿涅斯克州。
那么,乌军最好的选择就是撤出波克罗夫斯克,然后在北部构筑新的防线——侵略军下一个进攻方向必定是其北方的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
很多评论者认为,一旦波克罗夫斯克失守,乌军可能面临战略性失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乌方早在2024年底就不再将其作为后勤枢纽来使用,早就建立起新的运输线。波克罗夫斯克失守,不过是丢掉一个城市而已。
当初巴赫穆特失守、阿夫迪夫卡失守,都曾有过这样的论调,但现实证明,侵略军并未取得战略性成果。
请注意:波克罗夫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之间,是广阔的田野。事实上,乌军已经开始在田野北部构筑新的防线。
可以预见,当侵略军向北进攻时,那片广阔的田野会成为他们的新坟场。
下图中右边中间的小方框内,就是那片田野。
![]()
当然,侵略军并不在乎损失多少人。他们有可能再将10万、20万人的代价,拿下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到那时,侵略军就几乎占领了顿涅茨克全境。
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准备就此开始“和平”谈判,还是继续进攻。
但无论如何,这都不能称之为“胜利”。
近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携同9位欧洲智库主任和2位资深专家撰写的分析报告指出,侵略国“面临的是永久孤立,而不是暂时的战争混乱”。
它们将这个状况称为“伊朗化”。它的意思是,某国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之后,现代化程度陷入长期停滞,油价下跌和严厉制裁使其经济岌岌可危,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科技技术和经济仅靠某一个国家的支撑,并长期与欧洲保持对抗。
而欧洲则变得更加团结。
报告指出,尽管侵略国仍具备作战能力,但欧洲在空中、海上、太空和网络空间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侵略国仅凭借兵力、火力以及核威慑在陆地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下图中,四个蓝框指的是欧洲的四个优势;两条红框指的是侵略国的两个优势:陆地战争和核威慑。
![]()
军事平衡仍然明显有利于欧洲。
与其相比,无论侵略国从乌克兰夺取多少领土,都得不偿失。
我在战争初期就说过:侵略国败了,或许有机会实现社会转型,通过10-20年时间修复战争的创伤;如果胜了,则需要几代人付出沉重的代价,直到某一天实现社会转型才看到希望。
侵略国想避免这样的命运,唯一的机会就是川普。
但是很显然,川普有心无力。
从11月第一个星期二开始的美国地方选举中,川普团伙已经败得如落花流水一般。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昨天表示,川普的任期或将于2026年结束。
他的本意也许是共和党将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失去参、众两院的多位席位,川普将因此成为“跛脚鸭”,再也不能撒谎不打草稿地信口雌黄、胡作非为、助纣为虐。但实际上,川普被弹劾成功也不是不可能。
无论结果怎样,中期选举后,川普将很难再对侵略国有所帮助和支持。
失去了川普,侵略国将如被剁掉爪子的困兽。乌克兰和欧洲只要坚持到明年这个时候,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