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 DONG
万物皆收藏也
![]()
![]()
朔风始起,万物敛藏。今日立冬,水始成冰,地始冻裂——大自然以凛冽的笔触,在天地间勾勒出冬的轮廓。而在中国传统工艺里,有一种纹样,将这冬日的“冰裂”定格成了永恒的艺术,它就是冰裂纹。
欢迎来到【纹YOUNG二十四节气】特别专栏。
由湖南卫视、芒果TV与湖南广电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联合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常德博物馆为您特别呈现。
![]()
(明)白釉开片窑变瓷梅瓶
冰裂纹梅瓶的制作,是一项集材料科学、火候控制与审美预见性于一体的极致工艺。
顾名思义,梅瓶是指瓶口极小,只能插一枝梅花的瓷器。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其小口、短颈、丰肩、瘦腹的形态,要求拉坯时必须一气呵成,线条流畅而富有内在张力。
冰裂纹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纹片的独特开裂,展示出化残缺为神奇的自然美。是雨过天青的淡,是冬日含黛的幽。指尖抚过冰裂纹,仿佛触到千年前窑火的余温。一器一韵,藏着江南的温润风骨。
常德博物馆珍藏的一对(明)白釉开片窑变瓷梅瓶,均为小圆口,厚唇外卷,短直颈,溜肩,长腹下收,矮圈足,平底微内凹。通体施白色釉且开片,胎厚,釉薄。整器给人丰满墩实之感。透过这对梅瓶,我们仿佛穿越数百年时空,聆听岁月的回响,看见诗画常德的昔日繁华景象。
![]()
当冰裂生光,当万物在冬日敛藏锋芒,不妨走进博物馆,或是跟随线上的文化视角,触摸这瓷瓶上的纹路——它不仅是古人对季节的艺术回应,更是传统美学在时光里生生不息的密码。
今日互动
![]()
![]()
朔风始起,万物敛藏
你喜欢「冰裂纹」吗?
不如在评论区,晒晒你拍下的冬日美景吧!
设计 | 李智丽
编辑 | 余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