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政坛发生了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34岁的祖赫兰·马姆达尼,一个在纽约街头打过工、干过说唱的移民之子,竟然当上了全美最大城市的市长。
在胜选演讲上,他直接对着话筒说,“调大音量,我知道特朗普你在看”,他在竞选中甚至还放话说自己就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
这句话不只是“语出惊人”,而是直接揭开了美国左右阵营之间那根早已绷紧的弦。不管怎么看,马姆达尼的胜选,确实打破了美国政坛的很多旧规则。
![]()
他一步步走到台前
马姆达尼并不是那种从小就被培养成“政治苗子”的人,他的家庭没有显赫背景,父母是移民到美国的普通人。
他和成千上万的移民家庭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一路摸爬滚打。
马姆达尼是在公立学校里接受教育,生活中充满了现实的压力,这些经历也让他对城市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更直接的体会。
他的职业轨迹也不走寻常路,年轻时他搞音乐,说唱是他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后来,他逐渐把兴趣转向公共事务,开始参与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最终走进政界。
![]()
几年前,他成功当选为州议员,虽然资历不算深,但他的行动方式很接地气。他不靠传统政客那一套,也不依赖大财团的资金,而是靠社交平台与年轻人互动,靠小额捐款维持竞选活动。
这种方式让他迅速聚集了一批忠实的支持者,尤其是在年轻人和城市底层群体中。
在这次市长选举中,他面对的是两位政坛老面孔,前纽约州州长科莫和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
![]()
一个是有多年实际执政经验的“老政客”,另一个是保守派阵营里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表现远不如马姆达尼来得鲜明。
马姆达尼在选战中并没有走温和路线,而是坚定站在进步派的立场,大胆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这些主张对那些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来说,是一种期待已久的改变信号。
他和特朗普的矛盾
马姆达尼当选市长后最引人注目的,不只是他本人的身份和背景,而是他在胜选后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特朗普。
![]()
在移民政策上,两人的分歧非常明显。马姆达尼强调纽约是一个充满移民历史的城市,认为移民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根基。
他是想继续维护纽约的庇护政策,为移民提供基本的居住和生活保障。而特朗普则长期主张收紧移民政策,强调边境安全和移民控制。在这个问题上,两人的立场几乎完全对立。
在城市政策方面,马姆达尼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争议的想法,比如降低房租、推动免费公交、提高高收入人群的税负等。
![]()
这些政策显然是为了缓解城市的不平等问题,但也引来了不少批评。一方面,大量普通市民对这些主张表示支持,认为终于有人敢于动真格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商界和中产阶级中不少人担心,这些政策可能会导致投资下降、企业搬迁,甚至冲击城市财政。
特朗普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点名批评马姆达尼,甚至说马姆达尼的胜利不是好事。
更深一层的矛盾,其实是两种价值观的对抗。特朗普代表的是保守派那一套,强调秩序、强调传统、强调国家利益。
![]()
而马姆达尼则更倾向主张多元,在如今美国社会高度撕裂的背景下,这种对立不仅存在于政客之间,也深植于选民群体中。
当上市长之后,问题才刚刚开始
当然,选举是一回事,真正执政是另一回事。马姆达尼虽然赢得了选票,但接下来该怎么兑现承诺,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题。
先是政策执行问题,他提出的几项主张,比如冻结租金和免费公交,表面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实施起来阻力重重。房东群体不满,房地产行业也反对。
![]()
如果政策推进过快,可能会引发法律诉讼,甚至对租赁市场造成冲击。
同样,免费公交涉及的财政支出极大,需要明确的资金来源,而纽约市本身的财政就不轻松,能否承受这样的开支,还要看他怎么拿出具体的预算方案。
其次是政治协作问题,虽然马姆达尼代表民主党,但民主党内部意见并不完全统一。他所在的进步派虽然近年来在城市政治中势头强劲,但中间派仍然掌握着不少话语权。
![]()
如果在政策上处理不当,很可能遭到党内掣肘,甚至影响党在未来全国大选中的整体战略布局。
另外,他的外交立场也可能带来不小的麻烦。早前他公开批评以色列政府,甚至提出应对某些领导人追责,这种言论在市议员身份下或许还可以被视为个人观点,但现在他是纽约市市长,很多外交敏感言论将被放大解读。
作为一个城市的行政首脑,他如何在坚持立场的同时,避免引发联邦层面的外交矛盾,将是一个考验。
![]()
而他个人的行政经验也是个问题,作为州议员时,他更多是参与立法,而不是统筹管理一个超过数百万人的大城市。
而纽约市的行政系统庞大复杂,涉及的利益团体众多,不仅有工会、商会,还有各类社区组织、宗教团体等。他需要在这些不同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改革推不动,矛盾反而更激化。
这场胜利,到底是新希望,还是新风险?
马姆达尼的当选,的确让很多人看到了政治变革的可能。一个来自普通背景的年轻人,可以靠理念和行动赢得选民支持。这在美国政治历史上,并不多见。
![]()
他的胜利,让人联想到一种新的政治动力,不再依靠传统党内结构,而是靠与民众之间的直接互动。
但与此同时,他也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在城市问题堆积如山的背景下,他如果做得好,不只是纽约会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民主党的选战方向。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加剧党内分裂,甚至给保守派反扑提供机会。
纽约市长这个位置,历来不只是城市治理者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政治试验场。马姆达尼的上台,是一次尝试,也是一种冒险。
![]()
他的出现,是一个信号,说明美国社会对传统政治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他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只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一个社会大方向的写照。
马姆达尼站上了一个关键的位置,也站在了一个复杂时代的交叉口。他的胜选给了很多人希望,也让不少人忧虑。
![]()
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社会情绪,一种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的力量。未来的路会怎么走,没人能打包票。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市长选举,而是美国社会深层变化的一次显现。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对这场变革真伪的检验。
参考信息:
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34岁印度裔,当过说唱歌手,自称是特朗普“最坏的噩梦”——红星新闻2025-11-05 13:33
马姆达尼靠“免费公交、加税建房”赢下纽约:为民主党找到对抗共和党的新路径——红星新闻2025-11-06 19: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