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响应“两小”勇闯金融改革新路诞生在街道的川南城市信用社,到1995年整合而立的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再到如今屹立浦江两岸、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一代代上海银行人怀揣热忱、勇毅前行,在上海金融改革的浪潮中,“建基上海、立业中华”,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岁月流转,变的是日益壮大的规模与版图,不变的是“金融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传承。
金融有温度,是心系小微企业的雪中送炭;金融有力量,是助推地方发展的坚实臂膀;金融有情怀,是与城市同频共振的不懈坚守。
回望卅载深耕路,我们循着“金融改革之花”的绽放轨迹,重拾共同记忆,共话初心使命,更将以过往为序,续写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共荣的新篇章。
1997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提出“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确保养老金发放”。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上海市政府希望在全国率先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上海城市合作银行积极争取,承担起了试点任务,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首家养老金代发行。
![]()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1997年之前,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每月到单位领取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通俗讲就是把“单位管钱发钱”改为“社保管钱、银行代发”。这不仅能减轻单位的社会事务负担,更能保障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但这事儿具体怎么做在全国没先例,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勇于探索争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
勇挑重担,“市民银行”为市民。对当时我行来说,是否争取这项目,实为重大而艰难的决择:我行成立初期个人客户稀少,养老金代发能快速获得批量稳定的个人客户群、提升知名度,但每月数十万老人集中领取,将对网点资源和客群结构形成巨大冲击;养老金代发涉及系统改造、网点扩容和柜员增配等大量投入,短期内经济账划不来。行长室权衡再三最终拍板:“做!而且要做到全国最好!”。因为城市合作银行就是“市民银行”,保证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有重大的社会效应,为改革铺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市民服务责无旁贷。
摸着石头过河,从“一张白纸”到全国首家代发行。养老金代发关乎国计民生,社保系统数据怎么对接?发放流程如何设计......如何保障代发工作平稳开展?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市社保局指导下,我们于1997年10月选择杨浦区第一丝织厂作为首家试点单位启动养老金发放,当月成功代发2855户、合计金额150余万元。从此,我行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首家代发行,开启了全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序幕。
![]()
精心设计,争取大规模代发。1998年,市政府下达文件,提出上海三年达到全部社会化发放的目标,为了适应大规模代发任务,个人金融部会同公司金融部、会计结算部、科技部和营业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完善工作方案,数易其稿,最终确定了“四专”方案,即:专用账户,专设养老金虚拟机构网点,改造卡折产品,设置“养老金账户”,方便管理和服务;专用平台,开发专用平台与社保局对接数据,改进交易系统并对服务器扩容、升级;专属模式,建立“集中开户、集中制卡、分散制折”的模式,使效率最大化;专设科室,总行营业部设中间业务科专门对口社保中心,随时响应业务需求。
![]()
试点的成功和方案的完善,给了有关政府部门对我行开展养老金代发业务能力的信心,1998年8月,市社保局正式委托我行承担老市区和浦东新区的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工作。
随着规模化代发放量,我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考,所幸全行上下齐心协力,打胜了这场保障社会民生的攻坚战!
闯“效率关”:我们充分发挥一级法人优势,形成了“总对总、区对区、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即总行集中数据和资金管理,区域管理部负责对口区营销拓展,全行网点发放高峰日加开储蓄窗口,开足马力提供窗口取款服务。创新设计的“集中开户、集中制卡、分散制折”模式,快速实现养老金账户的批量开立,总行营业部加派人手和设备通宵达旦打印存折,与银行卡和密码信封一一核对匹配,安排专车迅速派送各区社保中心,及时交付到离退休职工手中。
闯“数据关”:当时还没有现在的网络传输,每月发放前,社保中心送来的信息资料,就像送来了“民生军令状”。之后,我们实现了专线数据传输,开发了专用平台用于账户开立和代发数据的导入、校验、解析等处理,并按日期逐个拆分成批量代发数据文件,导入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批量处理。为确保每一笔养老金准时到账,相关科室常常灯火通明。
![]()
闯“服务关”:当时大家都不富裕,靠养老金过日子,一到发放日,网点总是挤满了人。为了让老人们尽快领到钱,网点提前备足5元、10元等小面值钞票,储蓄窗口全部启动;我们党团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在大堂维持秩序,提供咨询。我们还推出了很多便民服务,比如在网点开设养老金发放专窗,添设登折机、余额查询POS机等设备;在社区增设养老金代发服务点,进而联合农信社推出“柜面通存通兑”业务等,弥补网点空白。
![]()
1998年底,我行代发养老金近35万户,2000年超百万户。市政府和社保局领导多次来网点视察,都纷纷点赞,我行也因此荣获“市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探新路
从“代发养老金”到“服务千万家”
做改革“同行者”
“到上海银行领养老金”这句口头禅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上海银行的品牌知晓度。代发养老金,不仅让我们协助政府推进了改革进程,也让我们找到了“市民银行”的发力方向——跟着改革的步子走、围着市民的需求干。
织密民生服务网,渗透市民生活。从代发养老金开始,我们慢慢拓展出一片服务领域,陆续承接了动迁款代发、失业金代发、医保结算等服务,开通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电话通讯费等代扣代缴,人们不用多头跑,在一个银行网点就能搞定。“代发+”“代扣+”的服务生态,让我们从服务一位老人,延伸到服务一个家庭,“市民银行”的牌子,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勇闯更多“试验田”,助力改革提速。养老金代发的成功,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参与更多国家改革试点。后来住房制度改革,我们快速取得公积金中心支持推出个人住房组合贷款,帮老百姓圆“买房梦”;医疗保险改革,我们又配套提供医保结算服务方便市民就医,并提供市总工会个人补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 每一次改革,我们都冲在前面,力争用金融力量,助力改革开放的步子走得更快、更稳。
如今,当年的 3寸软盘早已被数字洪流取代,打卡机的轰鸣声也淹没在智慧金融的浪潮里,但那段 “摸着石头过河” 的日子,那份 “市民银行为市民”的坚守,早已成为上海银行前行的底气。
早期播下的种子,在今天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从代发2000多户到数十万再到如今上百万户,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AUM)也连年增长,在全行零售客户综合资产占比近50%,在代发基础上拓展出来的“金融+非金融”服务,也让养老金融成为上海银行战略重点之一。
这段历程也告诉我们:真正的改革先锋,从来不是追着风口走,而是迎着需求上;真正的金融力量,从来不是计较一时得失,而是扛起时代责任。养老金代发只是改革开放壮阔画卷中的一笔,而上海银行,也始终带着这份初心,在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民生幸福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勇毅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