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古幼新 通讯员:陈斌
某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离职的方式,将该公司核心技术代码带走,并将代码给予竞争对手公司;某公司研发团队主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研究开发的新领域高科技产品及核心技术,转卖给同行业竞争对手。近日,武汉市商业秘密侵权预处理中心(以下简称“预处理中心”)组织召开专题案件分析会,为这两家高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商业秘密维权指导,助力企业在复杂侵权纠纷中找准方向、有效维权。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无形资产,其侵权案件常因举证难、周期长、专业门槛高而令企业维权陷入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3月,由市场监管、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组成了预处理中心,武汉光谷知识产权研究院承担中心秘书处工作,创新构建“联合问诊”机制,共同参与,实现跨部门、全链条的专业支撑。
分析会上,市检察院赵花蕊检察官、江岸区检察院甘雪懿检察官指导两家企业从复杂材料中精准提炼符合法律要求的商业秘密“密点”,厘清“什么是商业秘密”这一关键问题。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钟建军警官则直指企业在研发管理、权限设置、人员离职审计及物理隔离等方面的漏洞,提醒企业筑牢内部防线。市市场监管局价格和反不正当竞争处蒋鹏处长深度解读行政立案要点与证据收集规范,并要求区局提前介入指导,提升维权效率。
本次分析会是预处理中心从制度设计迈向高效运行的重要标志,逐步形成行政指导、刑事侦查、检察监督与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全链条闭环服务”模式。该机制不仅实现多部门协同研判与快速响应,也为处理同类复杂案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两家企业的代表表示,此次指导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导航图”、实用的“工具包”与风险防范的“预防针”,真切感受到武汉市服务企业、保护创新的决心与智慧。
下一步,预处理中心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维权指导活动,进一步织密商业秘密“保护网”,为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