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日本政坛再起风波。
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甫一上任,就甩出一份让市场“眼睛一亮、心里一紧”的大手笔:要在五年内激活17个关键产业,从半导体到造船,从AI到量子技术,全面“国家级下注”。
她在会上语气坚定地表示,政府将推行“负责任、积极型财政政策”,即通过战略投资来提升经济潜力和税收基础,而非单纯依靠提高税率来增加国家收入。
口号是响亮的:“不靠加税也要变强!”但账单谁来付?产业真能被点燃?
![]()
安全优先、技术自立:17大领域重新洗牌
从表面看,高市的“成长战略本部”像是一次产业升级的全面动员,实则更像一场“国家安全驱动”的经济重构。
这17个产业中,防卫、航空航天、网络安全等都紧贴美日安保合作的主轴。
原定2027年才完成的防卫预算目标,被她提前一年推进至本财年(2025 财年)达到GDP的2%,明显是在为“周边局势”提前做准备。
而在技术层面,半导体、AI、量子计算等成了重点突破口。日本当前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不足5%,目标是到2030年拿回10%。
![]()
这并不是简单“喊口号”,是要真金白银砸下去,回收技术主导权。过去日本在芯片制造上被台韩拉开距离,如今试图通过国家资本重新站上牌桌。
不过,钱从哪儿来?答案是国债。尽管日本政府债务已经超过GDP的250%,财政空间几近压缩饱和,但高市依然选择“先投资再算账”的思路。
这种“安全压倒效率”的策略,短期或许能稳住局势,但长期是否能转化为民用技术红利,还得看技术是否真能落地、市场是否愿意买单。
投资不靠加税?听起来很美,算起来不轻松
高市喊出“不靠加税也要变强”的口号,听起来像是对民众的“甜言蜜语”,实则隐藏着紧绷的财政神经。
![]()
她的理论依据是:只要投资带来增长,自然能扩大税基,税收就会跟着涨,不用再去提高消费税。
问题在于,这套逻辑需要一个前提——投资真的能带动增长。但现在的日本经济,年增长率还不到1%,消费疲软,通缩压力不减。
如果投资打不出回报,那这笔“未来税收”的账就成了空头支票。
更现实的挑战是财政赤字,2025年日本的财政赤字率控制在1.3%左右,但高市的新计划可能将其迅速推高至2%。利息支出也会相应上升,尤其在全球加息潮背景下,日本央行若放弃过去的宽松政策,财政压力将更上一层楼。
![]()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此前曾表示要修改日本银行联合声明,这种言论一度引发市场对其干预央行独立性的担忧。
虽然她上任后口风有所收敛,但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仍然笼罩东京金融圈。
而在民生层面,防卫预算的扩张可能进一步挤压社保开支。面对养老金、医疗等刚性支出,日本政府已经捉襟见肘。
高市冒险加码产业投资,可能会让普通民众的“钱包感受”更加吃紧。
![]()
说到底,“不加税强国”听起来像是政治口号,但背后其实是一场风险博弈:如果投资不能带动税基扩张,日本将走入“债务膨胀—税收停滞”的恶性循环,最终还是得回到加税这条老路上。
从岛国内循环到全球棋盘:日本能否成“棋手”而非“棋子”
高市的投资风暴不仅是国内经济的一次剧烈推动,更是日本在全球产业链大洗牌中的一次试图“上桌博弈”。
此前,她提出将对美投资以换取美方在贸易关税上的让步。这笔账,目前金额高达5500亿美元,但相关资金来源尚未明确。
![]()
她还积极推动建立“芯片联盟”,联手美台欧各国,共同打造半导体供应链。
不过,现实并不轻松。日本虽然在光刻胶、氟化氢等高端材料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仍然高度依赖中国。一旦地缘政治出现波动,这种依赖关系恐怕会成为短板。
以造船业为例,日本虽然计划投入1万亿日元升级船厂,发展环保船舶,并提出到2040年自主船舶占比50%的目标,但目前全球市场已被中韩牢牢占据,日本份额仅剩20%左右。
这种“逆势突围”,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革新与市场突破的双重支撑。
![]()
此外,高市政府还着手加强“技术民族主义”。她推动立法限制外资收购AI、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的日本企业,目的是防止核心技术外流。
但这也引发外界担忧:限制外资可能会减少国际合作的空间,削弱日本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开放性。
从整体来看,高市将经济问题“安全化”,确实能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凝聚国内共识、稳定投资信心。
但这种安全导向的经济路线,也可能让日本在中美科技竞争中,逐步被边缘化、工具化,成为“大国博弈中的棋子”而非拥有话语权的“棋手”。
![]()
小结:不靠加税的豪赌,能否打破“失落的30年”?
高市早苗甩出的这场投资风暴,从政治操作看,是一次“快速定调、集中资源”的典型战术。从经济逻辑看,是想用国家资本撬动私人投资,走出日本长期低增长的泥潭。
她赌的是:只要投资命中要害,增长自然会来,加税自然免谈。
但现实比口号复杂太多,17个产业方向众多,资源配置能否精准?财政压力是否可控?国债还能撑多久?这些问题一个都不能回避。
更重要的是,若没有结构性改革,比如打通劳动力市场、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光靠砸钱很难撬动真正的产业升级。
![]()
对日本来说,这是一次可能改变经济路径的机会,也是一次可能让财政陷入深水区的风险操作。
高市不靠加税的信心,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失落的三十年”之后,试图重新找回发展节奏的急切心态。
未来五年,是日本产业能否升级的窗口期,也是高市路线能否落地的考验期。这场赌局输赢未定,但赌注已经压上了整个国家的财政与未来。
参考来源:【环球财经】高市早苗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什么影响——2025年10月05日 16:37 中国金融信息网
国际观察|右倾加速 隐忧渐显——高市早苗首次接受日本国会质询显较强保守色彩——北京青年报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