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
近日,赛迪顾问编制完成《2025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研究报告》。报告从市场规模、产品结构、竞争态势等维度系统分析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发展现状,并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随着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从技术验证全面迈向规模化业务落地,企业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正从“能跑模型”转向“高效、安全、低成本运行复杂AI应用”。AI Infra平台作为贯通底层异构算力与上层智能应用的工程化桥梁,已成为支撑企业构建自主AI能力、实现智能体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规模达34.5亿元,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67.3亿元,同比增长95.1%。这一高速增长主要源于行业用户对私有化部署、异构算力高效管理及推理服务稳定性的迫切需求。尤其在金融、政务、制造等对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要求严苛的领域,依托内部数据和核心业务流的私有化AI Infra平台正成为主流选择。报告强调,当前AI Infra平台已形成“算力管理层—模型管理层—应用管理层”三层能力体系。其中,算力管理层占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达64.6%,但应用管理层占比持续提升,反映出AI应用正从探索走向深度集成。
图1 2023-2026年中国AI Infra平台市场规模及预测
![]()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09
展望未来,报告提出五大发展趋势:一是软硬协同重要性凸显,异构算力精细化纳管正成为AI Infra平台“标配”;二是AI Infra平台正强化对业务数据的原生支持能力,AI与数据深度融合成为驱动智能应用落地的主要路径;三是高价值应用场景挖掘催生AI应用服务厂商的生态繁荣;四是AI Infra平台安全性与稳定性跃升为企业级AI规模化应用的核心要求;五是开源组件、标准化接口将成为主流,AI Infra平台开放生态加速构建。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