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胜利油田鲁明公司滨南采油管理区滨425-1注采站副站长杜正文在滨425-斜50井停下脚步,他左手扶稳压力表,右手用棉纱轻轻擦拭表盘,目光紧盯指针停留的数值,“再等一下,确认稳不稳定。”这看似简单动作,却是守护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如何让这些“简单的事”,成为最坚实的安全屏障?滨南采油管理区聚焦反“三违”专项整治部署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雷霆行动”,开展的一场“简单的工作怎么干”大讨论给出了答案——把简单的事做精、重复的事做专、日常的事做严,在岗位上用坚守与标准为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
标准化巡检更精准
“第13条,检查井口悬绳器插销及开口销是否齐全、完好。”在滨425-斜90井场,滨425-1注采站巡线员工高峰对照着手中的“油水井现场检查卡”逐项核对。
这张看似普通的小卡片,却将传统的“查、测、看、摸、听、比”六字诀升级为22项具体检查内容,覆盖了从井口装置、抽油机运行状态到管线阀门、设备的细节。它不仅明确了“查什么”,更规定了“怎么查”“标准是什么”,极大提升了巡检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以前凭经验,现在靠标准。”高峰深有感触。他们班站创新推出“外观检查、松紧度检测、运行状态监测”皮带巡检“三步法”,安装时必须达到“四点一线”规范,这让皮带平均寿命从3个月延长至7个月。
在日常实践中,滨425-1注采站还总结出“一看二摸三听声”等实操口诀,帮助员工快速判断皮带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裂纹、偏磨等隐患,避免小问题拖成大故障。
小创新解决大问题
抽油机保养、皮带更换、数据核对……日复一日的重复操作,是百里油区最为寻常的风景。如何让重复不麻木?滨南采油管理区各注采班站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
10月30日下午,滨425-2注采站员工丁逸龙在滨425-斜36井场上,边操作边复述:“检查井口流程压力、确认阀门开关状态。”这种“手指口述”操作法,实现了语言与动作双确认,有效避免了误操作。该站还总结“检查—润滑—紧固—测试”四步防错法,将注水泵保养分解为标准化动作,实现了高频次保养的“零差错”。
管理区主任技师马军为自喷井更换油嘴赋予了新内涵,他发明的自喷井可调式油嘴装置,一人即可高效完成更换、清理油嘴,减少停井时间,减轻员工劳动强度。
类似的现场管理小创新在管理区已经蔚然成风,这既包含消除现场隐患的接地极发出装置,还有解决油嘴脱落、泄压难、冲击大、不同心等问题的专用油嘴扳手……
小细节筑牢大安全
严管是厚爱。滨425集输站把“认真巡检”的要求细化为可量化的硬指标,让员工干得明白、查有依据,并建立“隐患零容忍”机制,哪怕是“疑似渗漏”“轻微异响”等问题,也纳入整改清单闭环管理。
该班站创新推行“五清交接法”,要求工艺参数、设备状态、工具物资、安全风险、任务指令等换班时必须交接清,以“不清不交”的铁规矩实现交接“零缝隙”。同时,他们还实行视频回看监督机制,定期抽检巡检,彻底剔除“走过场”现象,让敷衍无处遁形。
严管之外,更有正向激励。管理区通过常态化开展“低头捡黄金”隐患发现奖励,鼓励班站员工主动作为;将工作完成情况与个人积分考核挂钩,激发全员履职主动性。这种“严管+激励”的模式,让班站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从一张巡检小卡片的精准指引,到“手指口述”的重复坚守,再到“隐患零容忍”的细节严管,滨南采油管理区用实践印证: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不够极致的态度。
把简单的事做精,让标准成为习惯;把重复的事做专,让匠心融入日常;把日常的事做严,让细节筑牢根基。这些看似平凡的行动,汇聚成安全生产的坚实屏障,更成为推动管理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赵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