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李晓晓)“一条消息在群里发出,没跑一趟腿,困扰我们许久的信用问题就解决了!”近日,邯郸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王经理对临漳县行政审批局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这得益于该县创新推出的“2311”信用修复机制,它如同一辆“直通车”,为企业畅通了信用修复的“高速路”。
此前,该企业因违反市场价格相关规定受到县市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导致在融资环节受限。正当企业一筹莫展时,临漳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通过主动摸排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将其纳入信用修复专项工作群,启动跨部门协同机制,全程帮办修复流程。
“从准备材料到对接处罚部门,都有工作人员全程代办,我们基本没操心。”王经理感慨地说。
“2311”机制是临漳县在信用修复领域的系统性创新,“2”是指“双书送达”,企业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即同步获取《信用信息修复告知书》,提前明确修复路径;“3”为“三次提醒”,通过函件、短信、电话三种方式梯次提示,推动企业应修尽修;两个“1”分别为“一次信用修复培训”,提升企业诚信意识与自主修复能力,以及“一个工作群”,对修复困难企业实行“专人指导、全程帮办”。
该机制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一网通办、只进一门”,构建了从告知、提醒到培训、帮办的信用修复全流程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成功为260余家企业完成330条信用修复,高效处理了多起跨省、跨县案例,它不仅是一套便捷的服务流程,更是一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举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