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本是中企在欧洲的一笔重要投资,如今却被荷兰政府拉进了政治戏码中。
中方已经表示会恢复对部分产品的发货,但荷兰总部却紧盯付款问题,并坚持不让被撤职的中国籍CEO回到岗位。
这背后的博弈,不只是一次管理权之争,更反映出中资企业在海外运营时,在欧洲遭遇的一场政治化围堵。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发货谁付款,而在于,谁来掌握这家中资企业的命脉。
![]()
以“国家安全”名义接管
安世半导体原是荷兰企业,前几年已经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但没想到,就在今年的9月底,这个本该走市场路线的企业开始被政治干预拉入漩涡。
荷兰政府打出“国家安全”这张牌,要求调整企业管理层。这实际效果却是直接改写了安世的架构。原本由中方主导的管理权,被荷兰总部一步步强行夺走。
最明显的动作,是让中国籍CEO张学政离开岗位。之后,矛盾逐渐升级,荷兰方面指责中国子公司“操作不规范”,但相关指控缺乏具体依据。
![]()
这种模糊的说法,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很难让人信服。对外指责的同时,荷兰总部还逐步把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收紧,限制中方对公司日常事务的决策权。
这不仅是一次管理层的更换,明显更是对中资在海外企业掌控力的实质削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将“国家安全”无限放大,把本应由董事会、股东会议决定的事务,变成了政治干预下的安排。
中方答应发货,荷方反手设置障碍
在对企业管理权上,中方并不想将矛盾激化,然而荷兰政府仍然嘴硬。
尽管企业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但中国考虑到产业、供应链的稳定,率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中方是想以稳定供应链的方式缓和局势,这是一个明确的姿态,说明中方希望把事情拉回商业轨道。
但荷兰总部的做法却并没有朝这个方向靠拢,中方答应会发货,荷兰那边却要求支付晶圆采购费用。
这些晶圆的采购和生产本就是中方工厂操作的项目,怎么到了荷兰人手里反倒成了“先付款、后供货”的模式?
![]()
更重要的是,采购费用本就属于企业内部资金流转的一部分,通常可以通过账期、对账等方式解决。这怎么看都不是单纯的财务安排,更像是借机施压。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11月5日,荷兰总部也在官网上否认恢复张学政的职务。
荷兰总部一方面用财务手段设置障碍,一方面在人事安排上想彻底排除中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稳固荷兰方面在企业内部的主导地位。
荷兰方面选择在这个时候加码,既暴露了其对企业控制权的执念,也说明了它对中企在欧洲市场地位的某种不安。
![]()
安世半导体事件不是孤例,而是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海外频繁遭遇管理权冲突的缩影。
在安世事件中,中方在收购完成后并没有强行改变企业文化或运作流程,也没有对荷兰总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反而是在维持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融合,希望用市场逻辑实现双赢。但荷兰方面对中资控制的警惕远远超过预期,一有机会就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干预公司运营,最后把一场生意变成了政治对抗。
![]()
这类事件之所以频发,是因为中企在海外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最大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没有以平等正常的态度对待跟中方的合作,不发展自己的技术,反倒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方式来打压中企。
中方稳住供应链,荷方加紧控制权
安世中国在现在的局面下,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一方面,继续履行发货义务,确保全球客户不会因企业纷争而受到波及。另一方面,也在内部做出调整,启动替代方案,逐步减少对荷兰总部的依赖。
但荷兰总部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它不仅没有寻求缓和,反而加速推动去中资化,试图借合同、制度、人事安排等方式,最大程度排除中国方面的参与。
![]()
这背后的逻辑很明显,不信任、不合作、不让步。如果荷兰仍然没有认识到错误,那么所谓“合作”就成了空谈。
安世中国已经在做出调整,逐步减少对荷兰方面的依赖。无论是在采购、生产,还是供应链管理上,都有自主化的措施可以应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方完全放弃合作。但合作必须建立在对等、尊重的基础上。如果对方一味地限制、打压,中方也不会妥协。
![]()
企业不是外交工具,政治干预终将反噬自己
其实荷兰政府在这场事件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它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企业事务,实际上把本应独立运营的商业机构拉入了政治博弈。
这种模式,长期看会破坏荷兰的营商环境。企业外部投资者看到的是不确定性,是政策随时变脸的风险。
如果现在能撤掉一个中国CEO,将来是否也能以同样的理由限制美资、日资?一旦这种预期形成,外资对荷兰的信任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投资吸引力。
![]()
商业是一盘长期棋,靠行政命令赢不了。只有在互信、契约、市场规则的基础上,企业合作才有可能走得长远。任何将商业当作政治工具的做法,最终都会反噬自己。
安世半导体的争端,是一次商业合作在政治干预下的失调表现。中方已经展现出足够的灵活和善意,但荷兰方面的持续强硬,说明这场博弈已不再只是企业内部矛盾。
![]()
荷兰若继续用政治手段干预市场,付出的代价或许将远不止一家企业的控制权。这场局,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谁能看清商业的本质,走得更远。
参考信息:
商务部回应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央视新闻2025-11-01 09:15:00
事关安世半导体、稀土、中欧投资协定,商务部最新回应——央视新闻2025-11-06 17:21
荷兰方面停供半导体晶圆后,安世中国发声:库存供应充足——南方网2025-11-02 11:30
荷兰安世半导体回应供应链恢复进展 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财联社2025-11-06 11:4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