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零下18℃,排队的人把巷子口堵死,就为一口牦牛肉?
![]()
”——别怀疑,贾小旧院去年冬天靠这锅红汤牦牛火锅,把抖音同城榜直接干到前三。
![]()
老板没花一分钱买流量,只靠一句“牦牛肉当天宰,冻了算我输”,评论区全是“打飞的也要吃”。
真吃上了才发现,套路不止肉。
进店先递一小杯青稞酒,52度,一口下去喉咙起火,再喝一口牦牛汤,秒变“冰火两重天”。
拍照发圈,定位自带“西宁最会整活的苍蝇馆子”,点赞蹭蹭涨。
老板笑出一脸褶子:酒免费,但喝完想打包?
不好意思,青稞酒只卖散装,5斤起跳,带不走你的胃就留下你的心。
往东两公里,马尔沙牛杂在城东开了第一家“正经”分店。
别被玻璃门骗了,锅里还是三十年老汤,非遗牌匾往墙上一挂,瞬间把苍蝇馆子的逼格拉到“官方认证”。
最骚的是出了真空礼盒,牛杂按斤封袋,汤另装,坐飞机回广州,落地还能涮出西宁味。
代购圈直接炸锅:168一盒,限购五盒,黄牛转手卖268,仍有人抢——毕竟“青海非遗”四个字,比手办还难抢。
凌晨一点,别的城市准备收摊,艾罕默德鲜记才刚开锅。
第三代小哥把胡子剃成流行八字,手里还是爷爷那把削面刀。
洋芋抓面在滚水里三起三落,0:30端上桌,配一碗羊骨清汤,吃完出门风都像开了暖风机。
听说他们正申报市级非遗,小哥一边擦汗一边吐槽:“申遗慢点行不?
一挂牌又要涨价,我怕老客骂我忘本。
烤肉界卷王马相卿更离谱,去年砸了20万装透明厨房,师傅穿串像跳街舞,抖音直播24小时不断电。
家庭套餐直接摆成“九宫格”,一次撸遍羊、牛、骆驼,送拍立得合照。
评论区最高赞:“在西宁吃出了演唱会的感觉。
”地标美食榜单下来那天,老板把奖牌挂门口,红绸子被风沙吹得猎猎响,像告诉全西宁:苍蝇馆子也能高大上。
最佛系的马家包子,终于学会上网了。
微信小程序提前下单,到店扫码取餐,队不用排,但包子还是老面发酵,褶子数都固定18个。
新品“高原菌菇素包”绿得发光,咬一口菌汁滋出来,健身女孩直接放弃沙拉。
最近被《中国早餐地理》写进青海篇,编辑部悄悄透露:编辑吃完打包20个上高铁,冷气车厢里全是包子味,隔壁乘客问链接——这广告比投地铁灯箱划算多了。
政府也没闲着,老字号保护计划一出,装修补贴、非遗培训、线上流量、税收优惠一条龙。
苍蝇馆子们突然发现:只要味道不翻车,官方亲自给你递话筒。
于是你在抖音刷到贾小旧院老板直播唱花儿,马尔沙大叔穿西装跳锅庄,艾罕默德小哥用rap介绍抓面——土味与潮流齐飞,点赞共牦牛肉一色。
想打卡?
记住三句暗号:
1 别睡懒觉,十点前到马尔沙,牛杂第一锅最鲜。
2 凌晨去艾罕默德,记得带现金,凌晨两点后扫码系统容易崩。
3 马家包子线上预约只放80号,秒没,定闹钟比抢演唱会门票还刺激。
最后提醒:这些店没服务、没环境、没停车位,但就是让人甘愿排队。
西宁的寒风刮脸,一碗牛杂下肚,突然明白:所谓城市温度,就是苍蝇馆子里永远滚着的那锅老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