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政坛又闹起了不小的风波,几位参议员联名抛出“战争权力决议案”,明确要求总统对委内瑞拉动武前必须得到国会宣战或特别授权,否则就得终止所有军事行动。
这事儿看着是针对委内瑞拉局势,实则把美国宪政框架下总统与国会的军权之争,摆到了台面上。
![]()
提案撞宪法军权边界起纠葛
提出这份决议案的有TimKaine、AdamSchiff和RandPaul等参议员,他们的核心诉求很明确,总统不能绕过国会就对委内瑞拉动用武力。
但美国宪法第二条写得清清楚楚,总统是三军统帅,握有军事行动的最终决策权,国会虽然名义上独享宣战权,可自1942年之后,这一权力就没真正行使过。
![]()
这宪法条文写得挺明白,可现实中却被玩出了不一样的花样,更有意思的是1973年通过的《战争权力法案》,这法案要求总统对外用兵前得跟国会商量,60天内没得到同意就得撤军。
本来想这法案能好好平衡军权,后来发现总统们根本不买账,从尼克松开始,几乎每任总统都质疑它的合宪性,里根当年直言“我们认为这不合法”,奥巴马在利比亚行动时也没等国会授权。
![]()
如此看来,这法案更像是国会一厢情愿的约束,实际效力实在有限。
历史惯例总统动武少问国会
历史上,总统未经国会授权就动武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托马斯・杰斐逊当年打击巴巴里海盗,没跟国会打招呼,肯尼迪封锁古巴,也是单方面拍板,里根出兵格林纳达,老布什1989年派兵推翻巴拿马总统诺列加,都没经过国会事先批准。
![]()
这些案例不是偶然,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国会也不是完全没辙,它有个杀手锏——掐断资金来源,1975年国会削减对南越的援助,直接导致北越统一了南越。
后来80年代,国会还曾限制里根对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援助,也起到了实际作用,除了掐钱,国会还有弹劾这招。
![]()
但弹劾需要超多数票数支持,现实中很难实现,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威慑,国会和总统的这种拉扯,其实早就成了美国政治的常规操作,只是每次触发的事件不同而已。
委国局势利益与政治交织
这次争议的导火索,是委内瑞拉的局势,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加勒比海集结了舰队,对外宣称是打击毒品走私,可外界普遍猜测真实目标是委内瑞拉的马杜罗政权。
![]()
2024年委内瑞拉民主派赢得选举,这让美国看到了干预的机会,从美国的角度看,帮助民主派推翻马杜罗,既能维护美洲的安全秩序,也能让大量流亡的委内瑞拉人返乡。
更重要的是,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丰富,地缘政治意义重大,这背后的利益考量不言而喻,但反对军事干预的参议员们,并没有直接表态反对推翻马杜罗。
![]()
他们转而指责特朗普“非法用兵”,这种操作怕是最有体会其中的政治算计——既不用直面争议立场,又能讨好选民,可谓一举两得。
宪政核心权责对等是关键
这场军权之争,本质上是美国宪政设计的核心议题,总统作为三军统帅,宪法赋予的权力理应得到尊重,否则国家安全决策效率会大打折扣。
![]()
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统可以为所欲为,重大军事行动前与国会沟通,向公众解释理由,都是必要的流程。
国会的制衡权也该用在刀刃上,通过预算控制等合法手段表达立场,比单纯抛出决议案更有实际意义,很显然,把535名议员都变成“统帅”,只会让决策变得混乱。
![]()
毫无疑问,宪政设计的初衷是权责对等,总统拥有军权的同时,必须承担军事行动失败的全部责任,这场围绕委内瑞拉的军权博弈,说到底是要在维护宪政原则和保障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美国的军权制衡之争不会就此结束,未来在海外军事行动中,总统与国会的拉扯还会继续,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偏离宪法框架的核心逻辑,否则只会陷入无尽的内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