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立冬的时间相对固定,通常在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便为立冬。它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古人划分四季的重要节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明确记载:“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三

立冬
霜染万物,冬之伊始
![]()

01

水始冰
天地愈渐寒冷,水面便开始逐渐凝结,河面变得越来越纯净安宁。

02

地始冻
再五日,气温降到零度,土地表层开始冻结。

03

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冬时节正式开启。此时节,朔风渐起,气温骤降,万物敛藏,人间也迎来了藏养休整、积蓄能量的好时节。


01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补冬,不补嘴空”是流传最广的民俗谚语。古人认为,冬季阳气潜藏,是进补的最佳时机,通过补充营养可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北方多吃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形似耳朵,寓意保暖;南方则偏爱鸡鸭鱼肉,如台湾的“羊肉炉”、潮汕的“炣饭”,都是充满地域特色的补冬美食。

![]()
![]()
立冬
![]()

02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
酿黄酒

03

祭祖祀天,祈愿安康
立冬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帝王会率领群臣祭祀天地、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也会在这一天祭扫祖先陵墓,摆放供品,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同时祈求家族平安顺遂。
![]()


立冬
![]()
立冬养生核心在于“藏”——藏阳气、藏能量、藏精神,遵循“养藏之道”才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温补为主,忌生冷
饮食宜选用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红枣、桂圆、萝卜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驱寒暖身。同时要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食用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银耳等,缓解冬季干燥。


早睡晚起,养阳气
冬季昼短夜长,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待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背部、脚部等易受寒部位,防止寒气入侵。
![]()


心境平和,少躁动
冬季万物凋零,易使人产生低落情绪,应注重情志调养。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读书、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调节心情,让身心处于宁静舒适的状态。
![]()

大学生融媒体通讯社
新媒体工作室
排版 || 徐晨
审核 || 刘涛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