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最近,网络上又起波澜。关于“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在知乎、小红书、B站、微博全面开花。
一个神秘而敏感的问题“康熙是不是洪承畴的儿子?”,挑动了历史的神经。
在传闻中,康熙皇帝并非顺治之子,而是洪承畴与孝庄太后的私生子,真名洪玄烨。
孝庄从康熙的奶奶,变成了康熙的妈;康熙的血统不再是纯粹的满清血统,而有了一半汉人血统。
按照父系传承论,康熙是汉人无疑。
面对传闻,某位研究基因传承学的“权威副教授”拍案而起:“胡说八道!”
更多人淡淡一笑:“康熙真要是洪承畴的儿子,也算替汉人出了一口气。大汉奸的帽子可以摘了!”
这话相当解气,抹不掉明亡清兴神州陆沉给汉人心底蒙上的那层历史阴影。
![]()
一、为何传闻不断?
如果只看疆域,满清作为版图最大的王朝之一,值得尊敬。
但是,满清入关的血腥屠杀,坐稳江山后强迫汉人剃发易俗,大兴文字狱,二百多年禁锢文化发展,实行愚民统治,使中华文明自闭于工业革命之外,导致百年国耻。
如此种种,是满清不被更多人认同的原因。
正因如此,关于清廷皇帝康熙、乾隆是汉人血统的传闻持续了三百年而不衰。
面对这种民族情绪,不是所谓的砖家副教授轻飘飘几句话就能澄清的。
1642年松锦之战,13万明军血染关外全军覆没,洪承畴战败被俘。洪承畴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坚持了没几天,在大玉儿夜访之后剃发降清。
那一年,大玉儿29岁,美艳惊人。
一夜之后,洪承畴这位常把文天祥挂在嘴边的重臣,开始为清军入关全力筹谋。
这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史书无言,传闻却满天飞。
女真有以妻子宴宾的旧俗。
据说是皇太极为了天下,不惜借妾招降。如果真有其事,那么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与洪承畴的关系,恐怕远不止一场政治谈话。
如今,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画像看,康熙与洪承畴面部轮廓惊人相似长脸、高颧、细眼、丰耳。皇太极、顺治均为典型的满族圆脸特征,康熙及其后裔都是瘦长脸型。这种相貌突变,在满蒙稳定通婚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容易发生。
下图为:皇太极、孝庄、顺治、康熙画像
![]()
二、康熙身世谜团!
康熙出生于1654年八岁登基,十四岁(虚岁)亲政,在位一共六十二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朝鲜使臣曾经朝见康熙,留下的记载是,康熙“年虽八岁,貌似十二三”,明显早熟。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的第一个皇子是他13岁(虚岁十四)时出生,名为爱新觉罗·承瑞,只活了三年便夭折了。
这相当于康熙12岁时,妻子荣妃就受孕了。这在古代几乎不具有可能性,即便是皇家吃的好,早熟也熟不了这么快。
那么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康熙实际年龄比史书记载的更早!
清朝二百多年历史,多次爆发天花。24岁的顺治,19岁的同治都感染天花而死。一大批阿哥、格格也命丧天花之手。
当时,皇三子玄烨感染了天花。照顾皇三子玄烨的侍女孙氏将玄烨带到宫外西华门外的一座府邸之中悉心照料,最后得以痊愈。
顺治生有8个皇子,最宠幸董鄂妃。
董鄂妃生了皇四子,皇四子感染天花,不久去世。
在这过程中,董鄂妃感染了天花,顺治也感染了天花。
当时顺治23岁,天花太过凶猛,顺治卧床不起。
顺治8个皇子,老大夭折,老四夭折,其余孩子都小,继承人在老二和老三之间选择。
顺治中意二皇子福全,孝庄皇太后中意三皇子玄烨。
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说,皇三子玄烨得过天花,但是治愈了,终生再不会被感染。
于是,顺治立皇三子玄烨为皇位继承人。
一个侍女带患病的皇子出宫照顾,这种传奇剧情听起来很魔幻。
一大票人都熬不住,一个侍女却带着皇子渡过大劫,这种奇迹想起来更魔幻。
这段经历如今被网络描述为狸猫换皇子的关键阶段,据说长达数年的宫外生活足以完成身份替换。
孝庄死后拒绝与皇太极合葬的异常行为,同样留下诸多历史谜团。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皇后去世。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前后,都得跟“丈夫”合葬。然而第二年,她的灵柩没有合葬于皇太极的昭陵。孙子康熙迟迟没有将她的遗体下葬,一直在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的清孝陵西侧殿内停放了37年,最终在孝庄的曾孙雍正皇帝继位之后下旨将她安葬。
这个极其反常的情节,更是无法解释。
孝庄辞世对康熙的身心刺激很大痛哭失声,三日不食。
康熙母亲去世,他淡然处理。孝庄死了30年后,年过花甲的康熙帝和大臣们言及祖母,仍然泪如雨下。
满清真是给了后世一个又一个反常。
据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关于甄贾宝玉的描述,是影射宫廷秘闻。更关键的是,曹雪芹的祖母是康熙的,正是她把康熙带到宫外养病。
有观点认为,康熙兴起的文字狱,也是掩盖身世秘密的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当然没有任何确凿证据支持康熙是洪承畴之子的说法,主流史学界依然将这种说法称为网络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
下图为:孝庄、洪承畴、康熙画像
![]()
三、黄拙吾何许人也?
在《我随溥仪十四年》一书中,描述了溥仪在长春伪满皇宫供奉的佛神和牌位,大概有这些角色:“各种佛,天地神祇,关帝圣君,王爹爹王妈妈,神杆,满族历代祖先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神位。满清祭祀王爹爹王妈妈,具体是谁呢?有传闻说是万历爹爹和万历妈妈。如今又有人说黄、王的读音很相似,故王爹爹很可能就是黄拙吾。
黄拙吾,又称龙袍干尸。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出土了一具清代干尸,干尸身长1.73米、左脚长有六趾,头上盘有发髻,推测年龄为50岁左右,出土时尸体还保有一定的弹性。
在出土的棺椁的棺头上所记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等字,根据这些字推测身份可能为清朝康熙年间的中宪大夫,名为黄拙吾。现存历史文献中未发现任何关于黄拙吾的记载。
黄拙吾干尸身穿补服绣有麒麟图案的武官官服,官服内还穿着一件上衣下裳式绣有十二条行龙十二条正龙的青色龙袍,还有一件龙袍随葬,经检测两件龙袍做工和用料确定是清朝宫廷服饰,黄拙吾干尸头上还留有发髻。
按照清代官服制度,文官补服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中宪大夫为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应该绣有鸳鸯补子。黄拙吾干尸身上所穿补服上绣的却是麒麟的图案,这是一品武官官服。
干尸身上的龙袍样式也与清朝皇帝赏赐给高级官员、宗室的四团龙补服不同。最重要的是,即使是四团龙补服一般也不得随葬。
清代发式为前面坤发,后面辫子,黄拙吾所留发髻发式与清朝的剃发令不符。经检查黄拙吾生前剃头留辫,死后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入葬。
为什么一个能得到龙袍赏赐的高级官员在清朝文献中毫无记载?一个四品中宪大夫文官为什么会被赏赐一品武官官服及龙袍且还能带着龙袍下葬?
墓主复原像与洪承畴画像相似度极高。洪承畴是六个脚趾,这个黄拙吾也恰好是六个脚趾。
墓志铭主名为黄拙吾,音近为皇出吾。
如果真是洪承畴之墓,那“皇出吾”岂非暗语:皇帝出自我?
这是否意味着康熙亲自以帝礼葬生父?
下图为:黄拙吾复原像
![]()
四、笑对历史八卦!
历史本来就是一个个八卦。
如此种种的历史阴谋论,后人当然拿不到证据,毕竟红学这么一本书就产生了无数解读,更何况历史中的现实。
很多人动不动以史书为依据,但是历代史书有多少春秋笔法,又有多少为尊者讳。在发展过程中,大众认可度也就成了历史传承的重要因素。
一位搞基因研究的副教授指出,通过Y染色体比对,努尔哈赤、康熙、雍正、弘昼确属同一父系,属于C2b1a2b1F14751支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闻彻底终结。因为测试样本有限,只及弘昼后代;
样本链条虽可信,但无法排除个别断层或代际变更;清廷后裔的真实样本仍然是个谜。
科学暂时无法证明洪承畴是康熙之父,但也无法彻底否定。
事实上,信与不信,背后是民族心理的裂痕
这场争论的焦点,从来不是康熙是谁的儿子。
真正刺痛汉人心的,是那段血腥的屈辱史。
从扬州十日到嘉定三屠,从剃发令到文字狱,满清入关史就是汉人的噩梦。哪怕这场换种论毫无根据,许多人仍愿意相信,那位让天下归心的康熙,流着汉人的血。
这不是虚荣,而是一种心理补偿,是文明被践踏后,试图找回尊严的本能。
所以,当有人急着辟谣时,不妨先问一句:
谁才是权威?
哪怕永远没有真相,汉人仍然有权想象。
或许真有一个汉人,用另一种方式,让汉室江山悄悄延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