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经20年!中国又造一条“长江”,惠及1.7亿人的超级工程有多牛

0
分享至

您知道吗?今天生活在北京的居民,拧开水龙头,十滴水里头,就有七滴,是来自1400多公里外的湖北丹江口水库。

您没听错,这水跨越了河南、河北,生生“调”进了北京。

这就是南水北调,一个从1950年代就开始酝酿,2002年正式开工,耗时20多年的世纪工程。

它到底有多牛?这么说吧,它干了两件违背“祖宗”物理的大事。



逆天改命的工程:“水往高处流”与“地铁下穿针”

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西线。最先开工的是东线和中线。

这哥俩的脾气,完全不一样。

中线工程,玩的是“技术流”,主打一个“精准”。

它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全长1432公里,全程靠地势落差“自流”。



听着简单,但它要过的第一关,就是黄河

水怎么过河?答案是,从河床底下过

工程硬是在黄河河床3450米的地下,挖了两条内径7米的巨大隧道,让长江水从黄河水下面悄悄溜过去。

过了黄河,到了北京,它还要过第二关:北京地铁

在繁忙的五棵松地铁站,这条输水隧洞,要从正在运营的地铁1号线正下方穿过去。



垂直距离有多近?仅仅3.67米

施工的时候,地铁里人来人往,地铁下“水龙”穿行。最终,地铁结构的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这创下了世界纪录。

如果说中线是“技术流”,那东线工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玄幻流”。

它的路线,是从江苏扬州取水,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

但问题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可这条线是“南低北高”。

从最低的长江边,到地势最高的山东东平湖,落差足足有40多米

这水怎么送?总不能用桶一桶一桶往上倒吧?

南水北调东线干的事,就是“水往高处流”。



怎么流?靠“泵”硬抽。

东线工程全长1467公里,沿途设置了13个梯级泵站,总共34座超级巨型泵站,像接力赛一样,一级一级地把长江水往上抬。

最终,硬生生把水抬高了65米

这已经不是调水了,这是在“搬运”长江。

更牛的是,这些超级工程,倒逼了中国自己的技术升级。

当年,我们为了挖中线的穿黄隧道,还得从德国进口昂贵的盾构机。



而到了2022年,我们自己研制的“中铁1144号”盾构机,已经成功反向出口到了德国

当年,我们渠道衬砌还是靠人工。通过南水北调的科研攻关,我们的混凝土机械化衬砌设备,也已经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等国。

“渴”与“生”:从濒死边缘到1.85亿人的“甜水”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甚至不惜“逆天改命”,非要干这个工程?

答案很简单:再不干,华北就要渴死了

21世纪初,北京的居民,其实对缺水“感受不到”。毕竟拧开水龙头,总还是有水的。

但水利专家们,已经急得火烧眉毛了。

1999年到2007年,北京遭遇了连续9年的干旱。

北京的“大水缸”密云水库,蓄水量当时只剩下10亿立方米左右,按这个速度,只够北京用不到一年



水从哪来?

唯一的办法:超采地下水

当时,北京三分之二的区域,都是靠着这些“应急水源工程”在玩命地抽地下水。

代价是什么?

到南水进京前,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已经比历史高点下降了近40米

地下抽空了,地面就开始沉降。很多建筑出现了整体下降和变形。

这不只是北京的问题。

当时的整个华北平原,因为地下水超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区”。



这个“深坑”的面积有多大?5800平方千米

当时有个词形容华北,叫“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不调水,就是死路一条。

从2014年中线通水算起,到2024年,整整十年了。

这条“人工长江”的回报,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就是“生”的希望。

先看民生

截至2024年,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了1.85亿

这水有多重要?

北京城区70%以上的供水,是南水。

天津主城区,几乎全部是南水。

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是南水。

北京的居民感受最明显:“以前烧水壶底一层厚厚的水垢,现在没了”。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南水进京后,北京自来水硬度从每升300毫克,降到了120至130毫克



在河北的黑龙港流域,500多万居民,世世代代喝的都是高氟水、苦咸水。

南水来了,他们终于喝上了“甜水”。

再看生态

这十年,南水北调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110多亿立方米。

这110亿立方米水,创造了“奇迹”。

永定河,这条北京的“母亲河”,已经干了整整25年。2021年,靠着南水补给,终于实现了全线通水



京杭大运河,近一百年来,首次实现了连续3年的全线贯通。

滹沱河拒马河潮白河……十几条断流多年的河流,全部复活。

“华北明珠”白洋淀,淀区面积恢复到近300平方公里,重新变回了“荷塘苇海、鸟类天堂”。

山东的南四湖(微山湖),当年因为污染,被叫“酱油湖”,水质是劣Ⅴ类。如今,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

最关键的,地下水回来了。

到2023年底,北京平原区的地下水位,累计回升了13.68米。那个下降了40米的“深坑”,正在被重新填满。

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得到了历史性的遏制。



“一江清水”的代价:被“暂停”的城市与百万故土

这股“甜水”,来之不易。

它的背后,是“深入”的另一面——水源地的巨大牺牲。

第一个代价,是“发展权”。

中线工程的水,取自丹江口水库。为了保证这“一江清水”能稳定达到地表水II类标准,水源地的发展,几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以陕西安康市为例,它是汉江(长江最大支流)的核心水源地。

为了保水,安康市91.9%的面积,被划定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

300多家污染企业被强制关闭。

这其中,包括当地曾经的支柱产业:黄姜皂素、旬阳县的铅锌矿、汞锑矿、氯化钠炼金产业等。

不准搞工业,搞环保总行吧?

安康建了12座县级和114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



可这些污水厂,全在巨额亏损

算笔账:安康居民缴的污水处理费是每吨1.2元。而实际处理一吨水的运营成本,高达2.7元

这个缺口谁来补?

一家运营公司坦言,光是欠他们的污水处理费,就高达1.1个亿

他们只能靠中央和省级的转移支付,勉强维持。

除了“自断经脉”,还得“刮骨疗毒”。

在安康的白河县,从1950年代起就靠开采硫铁矿为生。

结果,60年代开始,河水逐渐变黄,河里的鱼虾基本死绝。



2000年,矿区虽然关停,但遗留的矿洞和矿渣,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外流“磺水”(酸性废水)。

南水北调启动后,这成了最大的隐患。

2021年,国家总方案通过。工人们必须爬上绝壁,搭建“天梯”,用新技术把207处矿洞一个个彻底封死。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189处

第二个代价,是“故土”。

为了兴建和扩容丹江口水库,先后有近百万移民告别家园。



河南的淅川县,是全国最大的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区,也是移民第一大县。

全县先后动迁了36.8万人。

1960年代的第一批老移民,日子最苦。

74岁的全淅林,1966年从淅川迁到了350公里外的湖北钟祥大柴湖。

他回忆,刚到地方,一下船,看到的是“芦苇遮天憋日”。

住的房子是芦苇墙,“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早上起来,鞋都找不着,被屋里的水漂走了。

移民们硬是靠着双手,把荒芜的芦苇塘砍成了耕地。



到了2009年和2010年,又动迁了16.6万人。

金智勤,就是2010年从淅川稻河乡移民到许昌的。

她说,新家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老家好得多。

但无论搬到哪,总还是想回老家看看。

她的老家金营村,如今已经淹没在丹江口水库的水下。

四年前,强烈的思乡之情,让她和几个移民朋友决定,辞掉工作,集资300万贷款,回到丹江边,开了一家民宿。

她说,没想到,民宿的主要客人,都是像她们一样,从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地专程赶回来,只为“看一眼故乡”的移民。

“我感觉我们的那种对家的理解,是一个根在这里的感觉”。

如今,淅川县的香花镇,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辣椒城”,在耕地被淹没后,也因为生态的好转,开始重振辣椒产业。

参考资料:

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实现"水往高处流"的?澎湃新闻.2023-11-25

写在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20周年之际.网易.2022-12-27

全面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工程塑造我国水资源分配新格局.新华社.2024-12-13

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四条生命线"重要作用.求是网.2024-12-23

北京居民的一滴水70%来自汉江南水北调有多”解渴"?新华网2024.12.25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祖副院妻子太惊艳了!短发利落、气质干净,网友爆料更多

苗苗情感说
2025-11-09 02:30:24
为什么要坚定加入CPTPP呢?因为WTO组织已经被玩坏了……

为什么要坚定加入CPTPP呢?因为WTO组织已经被玩坏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7 14:42:30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追责,郑丽文摊牌两岸关系

解放军进台海,不到24小时,马英九开始追责,郑丽文摊牌两岸关系

影孖看世界
2025-11-08 18:25:45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boss外传
2025-11-08 06:00:03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1:03:20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跟普京斗气了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跟普京斗气了

影孖看世界
2025-11-08 18:18:49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02:53
福建舰舰长陈治国在《新闻联播》出镜

福建舰舰长陈治国在《新闻联播》出镜

政知新媒体
2025-11-08 20:12:08
朝鲜足球闪耀U17世界杯:女足连续2年杀进决赛 男足力压德国排第1

朝鲜足球闪耀U17世界杯:女足连续2年杀进决赛 男足力压德国排第1

风过乡
2025-11-08 21:20:35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8 15:01:49
《繁花》剧组提到古二长期滞留境外代表了什么?信息量有些大

《繁花》剧组提到古二长期滞留境外代表了什么?信息量有些大

可乐谈情感
2025-11-09 00:20:27
环球小姐爆炸现场!冠军带头罢走、佳丽集体退场,主办方全网道歉!

环球小姐爆炸现场!冠军带头罢走、佳丽集体退场,主办方全网道歉!

新欧洲
2025-11-06 21:37:11
8旬阿婆一口锅用了34年,对话“传家锅”老板:正筹备复工,紧密观察市场情况

8旬阿婆一口锅用了34年,对话“传家锅”老板:正筹备复工,紧密观察市场情况

红星新闻
2025-11-08 18:07:26
小学生给校车敬礼后续:官方通报,最让人恶心的一幕却在评论区

小学生给校车敬礼后续:官方通报,最让人恶心的一幕却在评论区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8 20:18:19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为何说德国的减丁政策,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凭阑听史
2025-11-08 16:43:01
3-1,40岁C罗腾空转体180度怒吼庆祝:制造2球,率队8连胜领跑

3-1,40岁C罗腾空转体180度怒吼庆祝:制造2球,率队8连胜领跑

侧身凌空斩
2025-11-08 23:44:04
空乘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东航空回应

空乘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东航空回应

大风新闻
2025-11-08 14:47:09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现代快报
2025-11-07 23:42:07
医院副院长与女同事不雅视频被曝光,拍摄传播者是否构成侵权?

医院副院长与女同事不雅视频被曝光,拍摄传播者是否构成侵权?

现代快报
2025-11-07 20:43:05
2025-11-09 07:03:00
双色球的方向舵
双色球的方向舵
一夜暴富不是梦
444文章数 72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你越吼,他越废

亲子要闻

权威医者说|肥胖对妊娠期孕妇有哪些危害?

旅游要闻

千年上海看七宝:我在这里感受独有的水乡韵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