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湾新区。
![]()
智能交互创新赛全国总决赛上,滨海湾发出“青春合伙人”邀约。
从能帮助老人管理用药的AI智能长者关怀引擎,到让学习效率更高的智能交互学习书桌,再到为残障朋友设计的视障安全导引实时响应系统……11月2日,由浙江大学、OPPO及东莞滨海湾新区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智能交互创新赛全国总决赛举行,一批极具创意的项目同台竞技。
这是今年以来滨海湾承接的又一场高水平人工智能赛事,也是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在地方的鲜活落地。滨海湾正以赛事为纽带,打破“办赛即终点”的局限,打开人才通道,凭借完善的产业生态、优质的服务保障,成为青年人才扎根湾区、实现创业梦的沃土。
赛事破圈 全球青年才智的“竞技场”
智能交互创新赛是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八大板块赛事之一,自创办以来,已成为面向高校学生的重要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本届赛事以“面向移动终端的AI智能体创新”为核心赛题,参赛团队以智能体为核心,构思并呈现了众多兼具创意与实用价值的创新方案,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开发者在智能交互领域的前沿思考与实践能力。
大赛面向全球高校在校生,报名高校数量与参赛队伍均创历史新高,共吸引3626支队伍,4939人报名,覆盖全国及海外共477所高校,其中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覆盖率94%,原42所“双一流”覆盖率100%。
“与前三届相比,大家对智能体的认知更高了,作品就更聚焦更具象了。”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智能交互创新赛组委会副主任、OPPO产学研事务总监秦征点评道,当下不少AI创新团队都是由年轻人组成,甚至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被认为是“AI原住民”,对AI的理解往往比传统的计算机工作者理解更深,经常能做出一些惊艳的作品,“本次大赛的多个作品,我们都认为很有落地的基础。”
最终,浙江大学《音乐伴旅》、同济大学《CoEdit——风格自适配的智能视频剪辑引擎》、山东大学《绘语梦园》、郑州轻工业大学《乳安通——基于微流控与边缘AI的乳品安全检测终端》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生态筑基 从“赛事举办地”到“创业孵化场”
今年以来,滨海湾深度参与并支持多场人工智能大赛的举办,除了本次的智能交互创新赛之外,还有稍早前的第十届“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九届“创客广东”大赛、AIGC创新赛的举行,接下来这里还将举行2025年工业AI应用创新挑战“百景大赛”。
对创新者而言,站上赛事领奖台绝非终点——从创意作品到市场产品的跨越,需产业协同铺路、资本活水滋养、技术迭代支撑、人才梯队补给,这正是众多人工智能大赛选择扎根滨海湾的深层逻辑。
“首次把比赛从浙江大学搬出来,放到校外。我们希望比赛的团队了解东莞,了解滨海湾。”秦征表示,东莞是制造业之都,产业链尤其是消费电子产业发达,既拥有需求方也拥有供给方,这样的环境对创新者尤其是基于硬件、互联网或AI技术的创新者而言,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大湾区活跃的经济土壤更能为创意迭代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正是凭借这“能落地、好成长”的优势,滨海湾主动突破“赛事举办地”单一身份,为青年创业梦想搭建全周期成长平台,助力当下的“小创意”转化为明天改变生活的“大创新”。
作为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与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滨海湾正处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去年以来,省、市全力支持滨海湾建设AI领域的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就在近期,滨海湾还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将在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智能终端领域,推进AI与制造的深度融合,这些都有利于青年人才在真实产业场景中锤炼和提升技术攻坚、问题解决能力。
与此同时,这里加快构建“龙头引领+生态培育+服务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新格局,OPPO、vivo等龙头引领,雷赛智能、中图仪器等项目落地,周边200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让创新项目能快速连接上下游资源。就在近期,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一起加入滨海湾,产业生态圈持续壮大。
滨海湾还在科创生态与空间载体上持续发力: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全球跨境技术贸易中心连接全球资源,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将培育后备人才;灵犀岛、AI未来大厦等“AI系”产业空间,为不同阶段的创业团队量身定制成长沃土。
服务保障 “投资于人”的青年友好之城
产业是基,人才是魂。在搭建完善产业生态的同时,滨海湾进一步将“投资于人”的理念落到实处,用贴心服务解决青年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今年8月,滨海湾针对性推出“滨海湾新区青春合伙人计划”,提供项目落地10万元奖励、三年的免费办公空间、每月2000元综合生活补贴、实习最长30天免费住宿、人才公寓租赁优惠、政府基金绿色投融资通道、知识产权指导服务等,从资金启动、科技创新资源、信息服务等十个方面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全力支持年轻人创新创业。
这份诚意,在智能交互创新赛全国总决赛期间便收获积极响应。“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到大湾区发展。”来自浙江大学的《轻绘AI》项目团队成员汪睿涵表示,早前参与大赛集训时,对滨海湾的规划留下深刻印象,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湾区的多个创新中心,尤其在了解滨海湾的人才政策后,也萌生出到湾区发展的想法,“我愿意融入到湾区发展中,推动新技术的落地,更好地服务大众,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只滨海湾的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这里的生态环境也给参赛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滨海湾建成了东莞黄金海岸、东宝公园、文体公园、沙涌及苗涌生态长廊、“滨海湾·花海里”花卉公园等一批项目,打造了绿意盎然、时尚健康、青年人友好的户外空间。
“生态非常好,是适合年轻人的地方”。来自山东大学的《绘语梦园》项目团队成员缪延瑞对滨海湾的生态大为赞赏,在了解未来规划后更认定“这里是一片投资热土”,尽管仍是在校生,但滨海湾会是未来就业考察的目的地之一。
从赛事中的创意碰撞,到落地后的产业实践,滨海湾以赛事为“桥”,汇聚全球青年才智;以产业为“基”,搭建创新转化平台;以政策为“暖”,留住人才扎根之心,走出了一条“以赛聚才、以产留才、以情育才”的特色路径。
未来,随着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建设推进、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投入使用、“AI系”产业空间完善,这里将成为更多青年实现创业梦的“梦工厂”,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推广
文:梁锦弟 制版:黄亚岚 邹虹香 刘蔡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