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5年李登辉绕过美国政府,通过游说国会,如何实现窜访美国?

0
分享至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1995年5月美国为台湾的李登辉发放访美签证及1996年3月大陆为震慑台独势力所进行的导弹演习,既是两岸关系中的大事,也是中美关系中的大事。

1、与《与台湾关系法》的波折

从70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克服重重阻力,经过十几年的曲折发展,到90年代初,无论在人员往来、经贸关系、文化科学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此基础上,1991年3月,台湾方面成立了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著名的国民党人、企业家辜振甫出任会长。12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成立,由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出任会长。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汪道涵和辜振甫于1993年4月下旬在新加坡成功地举行了会谈。会议产生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文件,从此打开了两会协商的管道,在海峡关系的发展中“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由于台独势力的阻挠等原因,在此后一年中,两会协商进展甚微。

1993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的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强调指出:

“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原来一直困扰台湾的各种问题,都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下得到合理解决。”

但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却于1993年9月声明说,只有“中国问题”,没有“台湾问题”,没有对白皮书做出积极回应。

克林顿大选成功使台湾当局感到发展美台关系有了新的希望。1992年12月中旬,台湾“副外长”陈锡藩表示,克林顿总统曾四次访问台湾,对台湾有感性了解。

他希望新总统采取两方面措施改善美台关系:

一、取消卡特政府时期做出的有关行政指示,即禁止助理国务卿和部长助理的官员访问台湾,禁止台湾官员访问国务院;二、对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和美国在台协会重新命名。

改变对台政策的压力来自国会。1993年,新一届国会伊始,一些参议员和众议员就纷纷提出各种有关台湾的议案。最有影响的是参议员穆考斯基提出的对《与台湾关系法》的修正案。7月5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以20对0票通过这一议案,议案称,《与台湾关系法》第三节甲、乙两款的规定“取代了”1982年8月17日中美联合公报中有关的规定。

国务院起先力图阻止该修正案的通过,但参议院还是同意了外交委员会的提议,将这一条列入了《1994-1995国务院授权法》。可是众议院通过的《授权法》中没有这一条。随后,参众两院讨论《授权法》中的分歧。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李·汉密尔顿的干预下,两院会商委员会于4月19日达成妥协:将参议院《授权法》中的有关条文,改为国会对《授权法》的声明。国务院还与国会就措辞进行了交涉。国务院不赞成“取代”这个词,认为使用这个词实际意味着8月17日公报失效。经过一再讨价还价,结果使用了“优于”这个词。



4月3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国会两院28日通过的《1994-1995财年对外关系授权法》。

《授权法》附有国会的一则声明:

“《与台湾关系法》的第三节优于政府的政策声明,包括公报、规定、指令以及基于上述声明制定的政策”。

《授权法》还主张美内阁级官员访台,并要求总统在美国作为成员国的多边国际组织中“支持台湾”。《授权法》还要求总统大幅度提升美台关系,并要求国务院允许在台湾出生的美国公民以“台湾”而不是以“中国”作为他们的出生地。5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约见美国大使芮效俭,就《授权法》中的这一声明和其他反华条款提出强烈抗议。

2、克林顿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审议

几乎与此同时,还发生了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到南美访问在美国过境的问题。从1994年起,李登辉发起了“度假外交”。2月间,他访问了印尼、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5月,李登辉又要去南美访问,并参加曼德拉就任南非总统的就职仪式。台湾方面起先要求,李登辉要在夏威夷过一夜,打一场高尔夫球。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警告说,如果李登辉踏上美国土地,就会引起“严重后果”。

助理国务卿帮办汤姆森认为李道豫的警告是认真的,国务院不想因为李登辉过境而给中美关系增加麻烦,决定不让李登辉的飞机在火奴鲁鲁降落。台湾表示强烈反对。结果达成妥协,美国同意李登辉的飞机降落在夏威夷加油,但在加油时,李登辉只能去美国空军基地候机厅,而不能离开候机厅。结果李登辉故意不下飞机。事后,台湾方面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国务院不让李登辉下飞机。尽管助理国务卿洛德一再向记者和国会议员解释,但一些国会议员仍然就此事对国务院进行猛烈抨击。



与此同时,克林顿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审议出台。这次审议是从中美两国建交15年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对台政策审议。

具体内容是:

台湾驻美代表处由原来的“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改名为“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在华盛顿),设在美国别处的称为“台北经济文化处”;台湾代表得以在美国政府机关会见美国相同层级的官员,国务院、白宫和白宫西翼除外;建立次内阁级的经济官员对话处理重要的双边经济问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内阁一级的会议处理经济和技术问题;允许美国经济和功能机构的内阁一级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的领导人、副领导人、“行政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在美国作过境停留,但时间不得过长,也不允许他们在美国做私人访问;虽然美国不支持台湾加入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但支持在这些国际组织中“让台湾的声音能被听到”,并支持台湾加入并非以主权国家为先决条件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

9月7日,助理国务卿洛德在国务院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些调整。他同时说,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没有改变美国对中国的基本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的政策。

9月10日,刘华秋副外长约见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奉命就美国政府提升美台关系提出强烈抗议。

他再次强调了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台湾问题如处理不当,中美关系不仅要停滞,而且会倒退。我们要求美国政府严肃地、认真地对待台湾问题,切不可存在任何幻想,更不要错误地认为,美国延长最惠国待遇之后就可以在台湾问题上为所欲为,中国就会吞下这一苦果。”



一些国会议员远远不满足于上述调整,他们批评这次调整具有“化妆品的性质”。穆考斯基称:“政府应当采取更大胆和更有实质性的步骤来承认美国与台湾之间的比较成熟的关系。”台湾希望得到的远不止这些。10月6日,李登辉公开评论说:“如此微小的调整,是无法摆正美在亚太地区应有的角色。”他还公开表示,希望克林顿到台湾访问,并期待他“明天能跨出一大步。”

3、1995年李登辉访美来龙去脉

1995年1月30日,中国领导人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国家统一问题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讲话提出了八项主张,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讲话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4月8日,李登辉就此做出六点回应,强调“两岸分治的现实”,但迫于当时的整个气氛,他的语气还显得比较缓和。其实老谋深算的李登辉正在策划破坏两岸关系的新的更大的举动。

冷战结束后,台湾当局利用形势的变化,凭借其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了在美国的游说活动。台湾当局重金聘用美国专业游说团体和政治顾问,竭尽全力争取国会议员;联络各州政府、州议员、有影响的前政府官员、商会负责人、学术界代表人物,和其他各界头面人物加强联系,邀请他们访问台湾;利用经贸活动,争取对台湾的支持;赞助美国文化事业和美国思想库,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发展与美国舆论界的关系,等等。

这些活动中最臭名昭著的是卡西迪公关公司的活动。

李登辉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校友,他1955年在该校获得农业经济博士学位。1994年,一群自称“李登辉之友”的人向该校捐献了250万美元设立了李登辉国际研究教授职位。从1995年初起,台湾官员就在寻求李登辉重访康奈尔大学的机会。

但当时国务院的立场是明确的:不同意向李登辉发放签证。洛德在1994年9月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作证时表示,政府现行的台湾政策“使政府强烈反对国会试图为台湾领导人访美采取立法手段”。

1995年2月15日,克里斯托弗在国会作证时被问到,政府是否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他说:允许这样做“与我们(指美国与台湾)之间关系的非官方性质是不一致的”。



但台湾当局却并不罢休。他们绕开政府,通过种种手段,包括所雇佣的卡西迪公关公司在国会大肆活动。1995年3月初,参众两院的主要成员同时提出了两项内容相同的“国会意向”决议案,其中说,台湾是美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它从美国的进口相当于中国大陆的两倍;它是世界上第二大外汇储备拥有者;“台湾是正在发展中的民主的模范”,而“支持外国的民主和人权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总统应该立即表明,欢迎李登辉的私人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校友聚会。

1995年4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会议期间会见克里斯托弗。后者向中国外长保证,美国政府将不向李登辉发放签证。但克里斯托弗同时表示,这是很难的,国会中要求给李登辉发放签证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5月2日,众议院对上述决议案进行表决,结果以360对0票通过。一星期后,5月9日,参议院以96对1票通过了类似的决议案。自然,这两项决议是没有约束力的国会意向。但一些国会议员指出,如果行政当局忽视他们的决议,他们将采取立法行动。这些国会议员大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不甚了解,大多不知道中美之间的三个公报为何物。

国务院确实在想方设法地避免李登辉访问这种局面的出现。他们甚至建议李登辉访问火奴鲁鲁,他不但可以打高尔夫球,而且可以进行私人的学术交流。但是,白宫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一问题的决策中,国务院已经被边缘化了。

克林顿总统在任阿肯色州州长时已经四次访问过台湾。他是从美国的价值观来看待这次访问的。他强烈主张,李登辉有权访问母校。他同意在完全是私人性质和非政治性的基础上向李登辉发放签证,李登辉将不会见任何政府官员,直接去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地),然后直接回去。

5月17日,当他与克里斯托弗、国防部长佩里共进早餐时,三人达成一致意见:给李登辉发放签证,同时尽量缩小此事对中美关系的伤害。



当然,在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仍然有人强烈主张拒绝李登辉的请求。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斯坦伯格及其副手龙伯格向克里斯托弗提出,应该拒绝李登辉的请求,因为这对中美关系的潜在破坏太大。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伯杰持相同的意见。但克里斯托弗和莱克拒绝了他们的意见说,不同意李登辉访美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当时,洛德正在东亚访问。这就是说,国务院一些官员一直在抵制李登辉的访问,但高层决心已下。

5月19日,美方通知台湾当局,李登辉可以访问美国。但国务院官员同时告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的代表鲁肇忠,李登辉的访问纯粹是私人性质的,他不能举行记者招待会,或进行其他的政治活动,在机场不能有挥舞旗帜的欢迎,他在康奈尔大学的讲话也是非政治性的,美国政府官员将不去会见他。

他可以在洛杉矶停留一夜,然后飞抵远离纽约市区的锡拉丘兹机场。鲁肇忠点头称是。李登辉得到访美签证显然鼓舞了台湾当局。在李登辉动身前往美国之前,台湾当局就宣布准备花10亿美元来使台湾加入联合国。5月20日,莱克和副国务卿塔尔诺夫约见中国大使李道豫,向他通报了李登辉即将访美的消息。他们说,李登辉的访问纯属私人性质,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有什么改变。李道豫对美国政府的决定表示强烈抗议。他讽刺地问道:美国政府是否也能给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以同样的到美国做私人访问的自由呢?

6月7日至11日,李登辉在台副“外长”陈锡藩等人陪同下,动身对美国进行访问。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兹透露,国务院对李登辉访问该大学提出的指导原则是,此行完全是“私人的,非官方的,不得悬挂国旗,播放国歌”。

8日,穆考斯基、达马托等三名参议员赶到纽约锡拉丘兹机场欢迎李登辉,并送给他参议院以97比1票通过的允许李访美的决议的复印件。9日,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欧林讲座发表了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讲,宣传台湾的“经济奇迹”、“政治奇迹”,声称不应低估“台湾经验在国际上的重大意义”,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要“帮助中国大陆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他表示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打破外交上的孤立”,希望此行为美台合作开创新机会。李登辉在讲话中多次使用了“中华民国”的说法,他的讲话是高度政治性的。



事先,台湾官员应国务院的要求承诺,李的讲话只是对他在康奈尔的生活的回忆和关于台湾的经济改革。因此,国务院官员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洛德从此以后拒绝再见鲁肇忠。

4、美国的善后

6月8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接见李道豫大使。克林顿重申,李登辉访美“是私人的非官方的访问”,表示他重视中美关系,“在许多问题上需要(中国)更广泛的参与”。李道豫指出,李登辉访美破坏了中美关系的基础。6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鉴于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中国政府已决定召李道豫大使回国述职。同日,美国大使芮效俭在华任期已满,离任回国。他已被任命为驻印尼大使。这样,在1995年的夏天,有三个月在中美两国的首都没有对方国家的大使,这是从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所没有过的。

在李登辉访问之后,美国国务院与台湾取得了新的谅解:台湾方面如果有什么抱怨和要求,直接向政府提出,而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国会身上,利用国会来向政府施压,把政府击败。政府不想再一次处于尴尬的地位。克林顿政府同意,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和台湾的“国安会顾问”可以在纽约举行会晤,商谈共同关心的问题。

同时,美国政府也希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7月28日,克里斯托弗在启程前往亚洲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前在华盛顿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为实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亚太地区的美国战略》的讲话。

谈到美中关系时,他强调了美中关系对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性,强调了要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对中国的政策。他说美国一直没有,现在也没有谋求改变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是一项符合我们大家的最大利益的政策…从1972年以来,“一个中国”的政策就是我们接触的基础。我们前后一贯地遵循在1972年的《上海公报》、1979年的建交公报和1982年关于转让武器的公报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些文件,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承认中国的立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重申,我们无意倡导或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在克里斯托弗赴文莱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之前,国务院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共同准备了一份材料,以表明李登辉的访问并不意味着美国政策的改变。材料提出了四项标准:类似的访问将是私人性质的,包括健康和家庭的考虑;它们将严格地是非官方的;所有的申请将按照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国务院也预计这样的访问将是“极少的”。



8月1日,中美两国外长趁在文莱举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机会举行会晤。钱其琛说,这次会晤是在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刻进行的,中国希望双方保持一种正常和良好的关系,但关系的发展是有原则的,这就是三个公报确定的原则,其核心问题就是台湾问题。

李登辉访美给中美关系造成了恶果。他同时对克里斯托弗在7月27日的讲话中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表示肯定,但指出,除了言论必须要有行动。克里斯托弗重申了他在7月27日讲话中阐述的对台湾政策,并表示将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或支持台湾在任何国际组织中发挥官方的作用。克里斯托弗还表示,今后这样的事情完全是私人的、非官方的、非政治性的、次数极少的、而且要个案处理。他还转交了克林顿总统给江泽民主席的一封信。克林顿在信中保证,美国将反对和抵制台湾争取独立的努力,将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个中国与一个分离的台湾,将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克林顿还表示欢迎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

克里斯托弗还表示希望恢复暂时中断的两国之间在核不扩散、军控、地区安全等方面的对话,希望派副国务卿塔尔诺夫去北京继续这种努力。钱其琛欢迎塔尔诺夫去中国访问。

克里斯托弗的感觉显然没有错。两国外长的会晤和克林顿给江泽民的信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事件,由于给李登辉发放访美签证跌入低谷的中美关系在双方都作出努力后开始恢复。

8月底,塔尔诺夫访华,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举行会谈。塔尔诺夫在访问结束时告诉记者,他在会谈中一再强调,美国“远不是要孤立中国,我们希望在一系列广泛的领域与中国接触,希望中国与我们及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的关系”。



不久,中国大使李道豫返回华盛顿任所。9月下旬,中国政府认可尚慕杰为新任驻华大使。国防部长迟浩田也准备派代表出席9月在珍珠港举行的纪念活动。两国关系逐渐得到恢复。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好险!网友差点拿40万接盘小区超市,评论区高手仗义挽救一个家庭

好险!网友差点拿40万接盘小区超市,评论区高手仗义挽救一个家庭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1 22:40:25
重庆垫江县委书记毛平转任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重庆垫江县委书记毛平转任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澎湃新闻
2025-11-10 16:24:32
刚地弓形虫的诡计:控制人思维的虫子有多狠?为啥猫也参与其中?

刚地弓形虫的诡计:控制人思维的虫子有多狠?为啥猫也参与其中?

向航说
2025-11-08 00:35:03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极品小牛肉
2024-08-21 16:10:07
斯诺克最新排名:吴宜泽夺冠创新高,赵心童升2位,中国5人进前16

斯诺克最新排名:吴宜泽夺冠创新高,赵心童升2位,中国5人进前16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0 07:34:19
普京万万想不到,俄乌冲突打三年多,还能引发新型“婚姻诈骗”?

普京万万想不到,俄乌冲突打三年多,还能引发新型“婚姻诈骗”?

通文知史
2025-11-09 20:55:03
16GB+1TB 1800元,这些手机价格全崩了

16GB+1TB 1800元,这些手机价格全崩了

刘奔跑
2025-11-10 23:49:41
水果一哥蒸发642亿,创始人被带走,阿里这次跌了大跟头

水果一哥蒸发642亿,创始人被带走,阿里这次跌了大跟头

毒sir财经
2025-11-02 19:50:59
王曼昱赢了!刚看完这场球,我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王曼昱赢了!刚看完这场球,我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0-09 19:00:03
曾医生事件最痛的不是当事人!俩孩子扛下一切 10 岁娃要遭多少议论

曾医生事件最痛的不是当事人!俩孩子扛下一切 10 岁娃要遭多少议论

户外小阿隋
2025-11-11 01:29:20
不要脸!比曾医生事件更恶心的,是那些拼命为她洗白的观众

不要脸!比曾医生事件更恶心的,是那些拼命为她洗白的观众

热点菌本君
2025-11-08 15:41:08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孩子将来有没有“官禄命”,不需看八字,只看出生时的4个斤两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09:10:57
难绷,土媒:穆帅离开土耳其时没付居住了一年多的酒店账单

难绷,土媒:穆帅离开土耳其时没付居住了一年多的酒店账单

懂球帝
2025-11-11 02:26:09
花800元就能开滴滴内部账号,多接好单、大单:钱上午交的,人是下午跑的

花800元就能开滴滴内部账号,多接好单、大单:钱上午交的,人是下午跑的

网约车观察室
2025-11-10 11:32:26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小猎豹把小姨子送给圈内大佬

小猎豹把小姨子送给圈内大佬

毒舌扒姨太
2025-08-29 23:12:59
女人早晨上班去买包子,刚吃第一口立马报警:这包子有问题

女人早晨上班去买包子,刚吃第一口立马报警:这包子有问题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8 16:05:26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鋭娱之乐
2025-11-10 15:38:08
70岁豪宅业主一天扔18次垃圾,邻居察觉不对报警,警方破门后吐了

70岁豪宅业主一天扔18次垃圾,邻居察觉不对报警,警方破门后吐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1-10 13:46:47
第二条“南北高架” 蓝图曝光!哪些板块将借势迎来蜕变?

第二条“南北高架” 蓝图曝光!哪些板块将借势迎来蜕变?

乐居财经官方
2025-11-10 17:03:44
2025-11-11 02:52:49
瞻史
瞻史
历史是一个宝库,里面藏着无数智慧和启示。学习历史,就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
3739文章数 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看!这百张中国传统纹样,让你大开眼界!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