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气干燥
不少人都用上了加湿器
在加湿器中加入精油会导致肺炎?
警惕!这些常见的错误用法
可能让“保湿”变“致病”↓
加湿器使用不当
易引发“肺炎”
加湿器能增加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在适合人体的范围内时,并不会导致健康问题。
为何有人使用加湿器后,出现了呼吸道感染、鼻塞、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
以常见的超声波加湿器为例,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雾化片将水“打碎”成微小水滴并吹入空气。这意味着,一旦水中含有细菌、病毒,或是人为添加了精油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也会随之雾化,直接被人吸入导致感染,有发生肺炎的风险。
专家介绍,往加湿器中添加有味道或有刺激性的化学成分后,通过雾化吸入,可能会导致过敏性肺炎,也叫“加湿器肺”。
此外,加湿器推荐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不提倡使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一定成分的矿物质,也可能有细菌存在,吸入之后或引发疾病。
“加湿器肺炎”
不当使用是元凶
01
加湿器不洗就用
加湿器内部易滋生细菌,如不定期清洗,细菌会随水雾进入空气中,人体吸入后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患。
02
加湿器中加点“料”
消毒剂:消毒剂被雾化后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给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伤害。
醋:食用醋浓度低,加入加湿器无法达到很多人想象中的“杀菌”目的,反而可能刺激呼吸道。
精油:精油等挥发性产品含有化学成分,同样可能刺激呼吸道,过敏体质者易引发哮喘。
03
24小时使用加湿器
长时间使用加湿器会导致室内湿度过高,降低人体抵抗力,可能引发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的病情。
人体一般适应的湿度为40%~60%,一旦湿度超过70%或者低于30%,就会感觉不舒服。因此,使用加湿器时一定要监测室内湿度的变化。
湿度温度多少合适?
记住这个“黄金区间”!
秋冬供暖或开空调时,不仅要注意调节湿度,小心“加湿器肺炎”,还要警惕别让“暖气病”找上门。
“暖气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而是由于室内温度大于25℃、湿度小于30%以及通风不良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统称。通常表现为呼吸道不适、口干舌燥、头晕胸闷等。
专家介绍,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区间在18℃~24℃左右,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干燥、闷热的环境不仅会使呼吸道不适,还会威胁心血管健康。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起血压下降以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秋冬季虽寒冷,但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长的开窗通风,建议每日上午9点至11点或下午2点到4点之间,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防止细菌在屋内滋生,危害身体健康。
(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