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健身达人的日常分享、还是各类“减脂干货”视频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句话:“想要肌肉线条明显,先控盐。”
但为什么健身就要低盐?盐的多少会影响健身的哪些方面?它和我们肌肉的形态又有什么关系?盐是越少越好吗?
我们吃的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它不仅让食物更有味道,更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来源。
作为健身者来说,低盐饮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控制身体内水分分布。
首先,我们体内的水分分布分成两大部分:细胞内液(细胞内) 和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间液)。钠离子(Na⁺)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阳离子,它决定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当摄入过多的盐,细胞外液的钠浓度上升时,细胞外液变“浓”,会把细胞内的水抽到细胞外来稀释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
细胞内的水是在肌肉“里面”的水,相当于肌纤维吸饱了水,肌肉更鼓、更“撑”,就像充气气球;
细胞外的水是在肌肉“外面”的水,相当于在气球外面裹了一层水膜,看起来光滑但不立体。
所以,肌肉线条是否清晰,主要取决于皮下与肌肉外层是否堆积了太多“细胞外水”。
而且,体内钠离子浓度上升,身体会启动一个“自我补救机制”——留水。身体为了“稀释”血液中的钠,会保留更多的水分,而不是尿出体外。
结果是:
- 皮下组织和肌肉间隙的水分增加,人看起来肿胀
- 体重上升,但那并不是肌肉,而是喝进身体的水被保留在体内;
- 肌肉的线条被掩盖,看起来不结实、不紧致
这就是健身人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辛苦练出的肌肉,最后被“盐水”模糊掉了。
![]()
当降低盐摄入时,身体会慢慢排出多余的钠和水分。浮肿消退,肌肉纹理更加清晰,腹肌、三角肌、手臂线条都会更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健美运动员在比赛前几天会“控盐+多喝水”。控盐可以理解,那多喝水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如果只控盐不喝水,反而达不到效果。低盐状态下,大量喝水能加速“排钠”。生理机制上,肾脏排出钠离子时需要充足的水参与。如果你减少盐同时又不喝水,身体会认为“外界缺水”,于是通过抗利尿激素锁住水分不让排出,那么此时身体里的盐分也就一并无法排出了。所以在健身控盐阶段,多喝水是帮助排盐。
但“低盐”并不是“无盐”,需要强调的是:完全不吃盐是危险的。尤其在高温环境或高强度训练时,大量出汗会带走钠离子。这时如果继续低盐甚至“无盐”,身体的电解质平衡会被打乱。因此,健身时要“控盐”,但要动态调节。
所以,低盐饮食的目标不是剥夺盐,而是调控水。盐太多,水肿浮现;盐太少,身体失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